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
董刘马陈董吕传

董允字休昭。掌军中郎将和之子也。先主立太子,允以选为舍人。徙洗马。后主袭位,迁黄门侍郎。丞相亮将北征,住汉中;虑后主富于春秋,朱紫难别;以允秉心公亮,欲任以宫省之事。上疏曰:“侍中郭攸之、费祎、侍郎董允等,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”;“至于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其任也”;“愚以为宫中之事,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;必能裨补阙漏,有所广益”;“若无兴德之言,则责允等以彰其咎”。亮寻请祎为参军;允迁为侍中,领虎贲中郎将,统宿卫亲兵。攸之性素和顺,备员而已;献纳之任,允皆专之矣。允处事为防制,甚尽匡救之理。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,允以为“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;今嫔嫱已具,不宜增益”,终执不听;后主益严惮之。尚书令蒋琬领益州刺史,上疏以让费祎及允;又表“允内侍历年,翼赞王室,宜赐爵土以褒勋劳”。允固辞不受。后主渐长大,爱宦人黄皓。皓便辟佞慧,欲自容入。允常上则正色匡主,下则数责于皓;皓畏允,不敢为非。终允之世,皓位不过黄门丞。允尝与尚书令费祎、中典军胡济等,共期游宴;严驾已办,而郎中襄阳董恢,诣允修敬。恢年少官微,见允停出,逡巡求去。允不许,曰:“本所以出者,欲与同好游谈也。今君已自屈,方展阔积;舍此之谈,就彼之宴,非所谓也。”乃命解骖,祎等罢驾不行。其守正下士,凡此类也。延熙年,加辅国将军。年,以侍中守尚书令,为大将军费祎副贰。年,卒。

  • 1页10条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包公案
又名《龙图公案》

明代的公案小说,讲述包公破案的故事,是中国古代文学三大公案之一。影响较大。作品描写包公运用自己的智慧、经验和胆识,或根据生活常识,或探究人情物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