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评曰:董和蹈《羔羊》之素;刘巴履清尚之节;马良贞实,称为令士;陈震忠恪,老而益笃;董允匡主,义形于色:皆蜀臣之良矣。吕乂临郡则垂称,处朝则被损:亦黄、薛之流亚矣。

【原文】

评曰:董和蹈《羔羊》之素〔1〕;刘巴履清尚之节;马良贞实,称为令士;陈震忠恪〔2〕,老而益笃;董允匡主,义形于色:皆蜀臣之良矣。吕乂临郡则垂称〔3〕,处朝则被损:亦黄、薛之流亚矣〔4〕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羔羊:小羊。《诗经》中有《羔羊》一篇。素:白色。《诗经·羔羊》有“羔羊之革,素丝五 ”的句子,古人认为是赞美周文王时官员节俭正直,品德像小羊皮毛一般洁白。但现今学者的理解与此不同。

〔2〕忠恪:忠诚谨慎。

〔3〕垂称:留下美名。

〔4〕黄:指黄霸(?—前 51)。字次公。淮阳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县)人。西汉宣帝时任扬州刺史、颍川郡太守,政绩评为天下第一。后调中央任御史大夫、丞相,表现远不如从前。传见《汉书》卷八十九。薛:指薛宣。字赣君。东海郡郯县(今山东郯城县西北)入。西汉成帝时,任临淮、陈留二郡太守,又任左冯翊(píng yì),政绩突出。后调中央任御史大夫、丞相,因表现平平,被免职削爵。传见《汉书》卷八十三。流亚:同样的人物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