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【原文】
二年春正月丙寅〔1〕,立皇后全氏,大赦。庚午〔2〕,王昶等皆退。二月,军还自东兴,大行封赏。三月,恪率军伐魏。
夏四月,围新城〔3〕。大疫,兵卒死者太半。
秋八月,恪引军还。
冬十月,大飨〔4〕。武卫将军孙峻,伏兵杀恪于殿堂〔5〕。大赦。以峻为丞相,封富春侯。
十一月,有大鸟五,现于春申〔6〕。明年改元。
【注释】
〔1〕丙寅:旧历初一日。
〔2〕庚午:旧历初五日。
〔3〕新城:城名。即合肥新城。在今安徽合肥市西北。
〔4〕大飨:君主设酒宴犒劳臣下。
〔5〕武卫将军:官名。率领宫廷卫队,保卫皇帝。
〔6〕春申:地名。在今江苏苏州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