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【原文】
景耀六年,后主从谯周之计,遣使请降于邓艾;其书,正所造也。
明年正月,钟会作乱成都,后主东迁洛阳。时扰攘仓猝〔1〕,蜀之大臣无翼从者〔2〕;惟正及殿中督汝南张通,舍妻子单身随侍。后主赖正相导宜适〔3〕,举动无阙;乃慨然叹息,恨知正之晚。时论嘉之。赐爵关内侯。
泰始中,除安阳令〔4〕,迁巴西太守。〔一〕(泰始八年诏曰:“正,昔在成都,颠沛守义,不违忠节;及见受用,尽心干事,有治理之绩。其以正为巴西太守。”)咸宁四年卒。凡所著述诗论赋之属,垂百篇。
【注释】
〔1〕扰攘:混乱。
〔2〕翼从:扶助随从。
〔3〕宜适:言语举止上的妥当合适。
〔4〕安阳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南安阳市南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泰始八年诏曰:“正,昔在成都,颠沛守义,不违忠节;及见受用,尽心干事,有治理之绩。其以正为巴西太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