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瑜弟皎,字叔朗。始拜护军校尉,领众千余人。是时曹公数出濡须,皎每赴拒,号为精锐。迁都护,征虏将军,代程普督夏口。黄盖及兄瑜卒,又并其军。赐沙羡、云杜、南新市、竟陵为奉邑;自置长吏。轻财能施,善于交结。与诸葛瑾至厚,委庐江刘靖以得失,江夏李允以众事,广陵吴硕、河南张梁以军旅:而倾心亲待,莫不自尽。皎尝遣兵候,获魏边将吏美女,以进皎。皎更其衣服,送还之,下令曰:“今所诛者曹氏,其百姓何罪?自今以往,不得击其老弱!”由是江淮间多归附者。尝以小故与甘宁忿争,或以谏宁。宁曰:“臣、子例:征虏虽公子,何可专行侮人邪!吾值明主,但当输效力命,以报所天;诚不能随俗屈曲矣!”权闻之,以书让皎曰:“自吾与北方为敌,中间年;初时相持,年小,今者且矣!孔子言‘而立’,非但谓经也。授卿以精兵,委卿以大任,都护诸将于千里之外;欲使如楚任昭奚恤,扬威于北境:非徒相使逞私志而已。近闻卿与甘兴霸饮,因酒发作,侵陵其人;其人求属吕蒙督中。此人虽粗豪,有不如人意时;然其较略大丈夫也:吾亲之者,非私之也。我亲爱之,卿疏憎之;卿所为每与吾违,其可久乎?夫居敬而行简,可以临民;爱人多容,可以得众。者尚不能知,安可董督在远,御寇济难乎?卿行长大,特受重任;上有远方瞻望之视,下有部曲朝夕从事:何可恣意有盛怒邪?人谁无过?贵其能改;宜追前愆,深自咎责!今故烦诸葛子瑜重宣吾意。临书摧怆,心悲泪下!”皎得书,上疏陈谢,遂与宁结厚。后吕蒙当袭南郡,权欲令皎与蒙为左、右部大督。蒙说权曰:“若至尊以征虏能,宜用之;以蒙能,宜用蒙。昔周瑜、程普,为左、右部督,共攻江陵;虽事决于瑜,普自恃久将,且俱是督,遂共不睦,几败国事:此目前之戒也!”权悟,谢蒙曰:“以卿为大督,命皎为后继。”擒关羽,定荆州,皎有力焉。建安年卒。权追录其功,封子胤为丹杨侯。胤卒,无子。弟晞嗣,领兵;有罪自杀,国除。弟咨、弥、仪,皆将军,封侯。咨,羽林督;仪,无难督。咨为滕胤所杀,仪为孙峻所害。

【原文】

瑜弟皎,字叔朗。始拜护军校尉〔1〕,领众二千余人。是时曹公数出濡须,皎每赴拒,号为精锐。迁都护〔2〕,征虏将军,代程普督夏口。黄盖及兄瑜卒,又并其军。赐沙羡、云杜、南新市、竟陵为奉邑〔3〕;自置长吏。

轻财能施,善于交结。与诸葛瑾至厚,委庐江刘靖以得失,江夏李允以众事,广陵吴硕、河南张梁以军旅〔4〕:而倾心亲待,莫不自尽〔5〕。皎尝遣兵候〔6〕,获魏边将吏美女,以进皎。皎更其衣服,送还之,下令曰:“今所诛者曹氏,其百姓何罪?自今以往,不得击其老弱!”由是江淮间多归附者。

尝以小故与甘宁忿争〔7〕,或以谏宁。宁曰:“臣、子一例〔8〕:征虏虽公子〔9〕,何可专行侮人邪!吾值明主,但当输效力命〔10〕,以报所天;诚不能随俗屈曲矣!”

权闻之,以书让皎曰〔11〕:“自吾与北方为敌,中间十年〔12〕;初时相持,年小,今者且三十矣!孔子言‘三十而立’,非但谓五经也。授卿以精兵,委卿以大任,都护诸将于千里之外;欲使如楚任昭奚恤〔13〕,扬威于北境:非徒相使逞私志而已。近闻卿与甘兴霸饮〔14〕,因酒发作,侵陵其人;其人求属吕蒙督中。此人虽粗豪〔15〕,有不如人意时;然其较略大丈夫也〔16〕:吾亲之者,非私之也。我亲爱之,卿疏憎之;卿所为每与吾违,其可久乎?夫居敬而行简,可以临民;爱人多容〔17〕,可以得众。二者尚不能知,安可董督在远,御寇济难乎?卿行长大,特受重任;上有远方瞻望之视,下有部曲朝夕从事:何可恣意有盛怒邪?人谁无过?贵其能改;宜追前愆〔18〕,深自咎责!今故烦诸葛子瑜重宣吾意〔19〕。临书摧怆〔20〕,心悲泪下!”

皎得书,上疏陈谢,遂与宁结厚。后吕蒙当袭南郡,权欲令皎与蒙为左、右部大督〔21〕。蒙说权曰:“若至尊以征虏能〔22〕,宜用之;以蒙能,宜用蒙。昔周瑜、程普,为左、右部督,共攻江陵;虽事决于瑜,普自恃久将,且俱是督,遂共不睦,几败国事:此目前之戒也!”权悟,谢蒙曰:“以卿为大督,命皎为后继。”擒关羽,定荆州,皎有力焉。

建安二十四年卒。权追录其功,封子胤为丹杨侯。胤卒,无子。弟晞嗣,领兵;有罪自杀,国除〔23〕。弟咨、弥、仪,皆将军,封侯。咨,羽林督〔24〕;仪,无难督〔25〕。咨为滕胤所杀,仪为孙峻所害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护军校尉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
〔2〕都护:官名。孙吴给少数重要将领的一种加衔。享有者可以指挥长江一大段防区的驻守将领。有时分置左右都护,职权相同。征虏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
〔3〕云杜:县名。县治在今湖北京山市。南新市:县名。县治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北。竟陵:县名。县治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。奉邑:一种可以收取民户上交的租税以供私人享用的县。奉邑制度是孙吴特有的制度,实施于孙权尚未称王自立之前的建安时期。这一时期孙吴大力扩展地盘,为了笼络立有大功的重要将领,孙权下令赐给他们奉邑。奉邑都靠近将领的驻守地;少者一县,多者可达四县;受赐者可以收取奉邑中民户上交的租税供自己享用;受赐者如果死亡,奉邑将转给继任的将领,而不是由子弟承袭;受赐者的驻守地发生变动,奉邑也随之变动;受赐者还可以自行任命奉邑的县令、县长,不必经过中央批准。总之,奉邑制即来源于东汉的封爵制,但又有所不同。孙权称王自立后,袭用东汉的封爵制,奉邑制即不再实行。

〔4〕河南:郡名。即河南尹。是东汉京城洛阳所在的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。

〔5〕自尽:尽自己的力量。

〔6〕兵候:侦察兵。

〔7〕甘宁:传见本书卷五十五。

〔8〕臣、子一例:君主的臣僚和君主的公子在地位上是一样的。语出《公羊传》僖公元年。

〔9〕征虏:指担任征虏将军的孙皎。公子:即公族子弟。公族指诸侯的家族。这里指孙氏家族。

〔10〕输效力命:贡献力量和以生命报效。

〔11〕让:责备。

〔12〕中间:指历时。

〔13〕昭奚恤:战国时楚国的大臣。楚宣王让他领兵镇守北部边境,中原各国都很畏惧。事见《战国策·楚策》一。

〔14〕甘兴霸:甘宁字兴霸。

〔15〕粗豪:粗鲁。

〔16〕较略:大体上(算是)。

〔17〕容:容忍。

〔18〕迫:追悔。愆:过失。

〔19〕诸葛子瑜:诸葛瑾字子瑜。

〔20〕摧怆:伤悲。

〔21〕大督:官名。即大都督,各路军队的总指挥官。发动大战役时设立,不常置。

〔22〕至尊:对君主的尊称。

〔23〕国除:封地被撤销。

〔24〕羽林督:官名。孙吴皇帝卫队指挥官之一,统领羽林分队。

〔25〕无难督:官名。孙吴皇帝卫队指挥官之一,统领无难分队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