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范长子先卒,次子据嗣。据字世议。以父任为郎。后范寝疾,拜副军校尉,佐领军事。范卒,迁安军中郎将。数讨山贼,诸深恶剧地,所击皆破。随太常潘濬讨溪,复有功。朱然攻樊,据与朱异破城外围;还,拜偏将军。入补马闲右部督。迁越骑校尉。太元元年,大风;江水溢流,渐淹城门。权使视水,独见据使人取大船以备害。权嘉之,拜荡魏将军。权寝疾,以据为太子右部督。太子即位,拜右将军。魏出东兴,据赴讨有功。明年,孙峻杀诸葛恪;迁据为骠骑将军,平西宫事。凤年,假节,与峻等袭寿春;还遇魏将曹珍,破之于高亭。太平元年,帅师侵魏。未及淮,闻孙峻死,以从弟 自代;据大怒,引军还,欲废綝。綝闻之,使中书奉诏,诏文钦、刘纂、唐咨等,使取据;又遣从兄(虑)宪,以都下兵逆据于江都。左右劝据降魏,据曰:“耻为叛臣!”遂自杀。夷族。

【原文】

范长子先卒,次子据嗣。据字世议。以父任为郎。后范寝疾,拜副军校尉〔1〕,佐领军事。

范卒,迁安军中郎将〔2〕。数讨山贼,诸深恶剧地〔3〕,所击皆破。随太常潘濬讨五溪,复有功。朱然攻樊,据与朱异破城外围;还,拜偏将军。入补马闲右部督〔4〕。迁越骑校尉。太元元年,大风;江水溢流,渐淹城门。权使视水,独见据使人取大船以备害。权嘉之,拜荡魏将军〔5〕。权寝疾,以据为太子右部督〔6〕。

太子即位,拜右将军。魏出东兴,据赴讨有功。明年,孙峻杀诸葛恪;迁据为骠骑将军,平西宫事〔7〕。

五凤二年,假节,与峻等袭寿春;还遇魏将曹珍,破之于高亭。

太平元年,帅师侵魏。未及淮,闻孙峻死,以从弟2 自代〔8〕;据大怒,引军还,欲废綝。綝闻之,使中书奉诏〔9〕,诏文钦、刘纂、唐咨等,使取据;又遣从兄(虑)〔宪〕,以都下兵逆据于江都〔10〕。左右劝据降魏,据曰:“耻为叛臣!”遂自杀。夷三族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副军校尉:官名。辅助主将指挥军队。

〔2〕安军中郎将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
〔3〕剧地:社会动荡剧烈而难以治理的地区。

〔4〕马闲右部督:官名。统领马闲营的骑兵,保卫京城。

〔5〕荡魏将军:官名。领兵与曹魏作战。

〔6〕太子右部督:官名。太子卫队中右部支队的指挥官。

〔7〕平西宫事:官名。负责处理西宫的事务。西宫是指孙吴西都武昌的皇宫。

〔8〕自代:代替自己。自己指孙峻。

〔9〕中书:官名。这里指中书郎。负责传达皇帝诏令。

〔10〕都下兵:京都地区的驻军。逆:迎面攻取。

下一篇:朱桓字休穆,吴郡吴人也。孙权为将军,桓给事幕府。除余姚长,往,遇疫疠,谷食荒贵。桓分部良吏,隐亲医药;飧粥相继,士民感戴之。迁荡寇校尉,授兵千人,使部伍吴、会郡。鸠合遗散,期年之间,得万余人。后丹杨、鄱阳山贼蜂起,攻没城郭,杀略长吏,处处屯聚。桓督领诸将,周旋赴讨,应皆平定。稍迁裨将军,封新城亭侯。后代周泰为濡须督。黄武元年,魏使大司马曹仁步骑数万,向濡须。仁欲以兵袭取州上;伪先扬声,欲东攻羡溪。桓分兵将赴羡溪;既发,猝得仁进军距濡须里问。桓遣使追还羡溪兵,兵未到而仁奄至。时桓手下及所部兵,在者千人;诸将业业,各有惧心。桓喻之曰:“凡两军交对,胜负在将,不在众寡!诸君闻曹仁用兵行师,孰与桓邪?兵法所以称客倍而主人半者,谓俱在平原,无城池之守,又谓士众勇怯齐等故耳。今仁既非智勇;加其士卒甚怯,又千里步涉,人马疲困。桓与诸君,共据高城;南临大江,北背山陵;以逸待劳,为主制客:此百战百胜之势也。虽曹丕自来,尚不足忧;况仁等邪!”桓因偃旗鼓,外示虚弱,以诱致仁。仁果遣其子泰攻濡须城;分遣将军常雕督诸葛虔、王双等,乘油船别袭中洲。中洲者,部曲妻子所在也。仁自将万人留橐皋,复为泰等后拒。桓部兵将攻取油船,或别击雕等;桓等身自拒泰。泰烧营而退,遂枭雕,生虏双,送武昌。临阵斩溺,死者千余。权嘉桓功,封嘉兴侯,迁奋武将军,领彭城相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