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后策薨,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。建安年,权表治为()真太守,行扶义将军;割娄、由拳、无锡、毗陵为奉邑,置长吏。征讨夷越,佐定东南,擒截黄巾余类陈败、万秉等。黄武元年,封毗陵侯,领郡如故。年,拜安国将军,金印紫绶,徙封故鄣。权历位上将,及为吴王;治每进见,权常亲迎,执版交拜。飨宴赠赐,恩敬特隆,至从行吏皆得奉贽私觌:其见异如此。初,权弟翊,性峭急,喜怒快意。治数责数,喻以道义。权从兄豫章太守贲,女为曹公子妇。及曹公破荆州,威震南土。贲畏惧,欲遣子入质。治闻之,求往见贲,为陈安危;贲由此遂止。权常叹治忧勤王事。

【原文】

后策薨,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。建安七年,权表治为(九)真太守,行扶义将军;割娄、由拳、无锡、毗陵为奉邑〔1〕,置长吏〔2〕。征讨夷越〔3〕,佐定东南,擒截黄巾余类陈败、万秉等。

黄武元年,封毗陵侯,领郡如故。二年〔4〕,拜安国将军〔5〕,金印紫绶〔6〕,徙封故鄣。权历位上将〔7〕,及为吴王;治每进见,权常亲迎,执版交拜〔8〕。飨宴赠赐,恩敬特隆,至从行吏皆得奉贽私觌〔9〕:其见异如此。

初,权弟翊,性峭急〔10〕,喜怒快意〔11〕。治数责数〔12〕,喻以道义。权从兄豫章太守贲〔13〕,女为曹公子妇〔14〕。及曹公破荆州,威震南土。贲畏惧,欲遣子入质。治闻之,求往见贲,为陈安危;〔一〕贲由此遂止。权常叹治忧勤王事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毗陵:县名。县治在今江苏常州市。

〔2〕置长吏:自行任命各奉邑县的行政长官。这是当时享有奉邑者的一项特权。

〔3〕夷越:指东南地区的少数族。

〔4〕二年:黄武二年(公元 223)。

〔5〕安国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
〔6〕金印紫绶:金质官印配以紫色丝绳。当时官印的材质和上面所系丝绳的颜色,随官位的高低而不同,金印紫绶是最高一等。

〔7〕上将:高级将领。指孙权担任过的车骑将军、骠骑将军。

〔8〕版:即手版。交拜:相互行跪拜礼。执手版行跪拜礼是下属见上司的举动。孙权虽然是朱治的君主,但是他曾被朱治举为孝廉,按当时的观念朱治又是他的上司,所以二人都向对方执版跪拜。

〔9〕至:以至于。贽(zhì):见面礼。私觌(dí):私人之间的见面。

〔10〕峭急:严厉急躁。

〔11〕快意:随意。

〔12〕责数:责备。朱治又曾举孙翊为孝廉,是孙翊的上司,所以有资格责备他。

〔13〕贲:即孙贲。传见本书卷五十一。

〔14〕子妇:儿媳妇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江表传》载治说贲曰:“破虏将军昔率义兵入讨董卓,声冠中夏:义士壮之。讨逆继世,廓定六郡;特以君侯骨肉至亲,器为时生;故表汉朝,剖符大郡,兼建将校,仍关综两府:荣冠宗室,为远近所瞻。加讨虏聪明神武,继承洪业;揽结英雄,周济世务;军众日盛,事业日隆。虽昔萧王之在河北,无以加也;必克成王基,应运东南。故刘玄德远布腹心,求见拯救。此天下所共知也。前在东,闻道路之言,云将军‘有异趣’,良用怃然!今曹公阻兵,倾覆汉室,幼帝流离;百姓元元,未知所归。而中国萧条,或百里无烟;城邑空虚,道殣相望;士叹于外,妇怨乎室;加之以师旅,因之以饥馑。以此料之,岂能越长江与我争利哉!将军当斯时也,而欲背骨肉之亲,违万安之计,割同气之肤,啖虎狼之口;为一女子,改虑易图;失机毫厘,差以千里:岂不惜哉!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