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大司农沛国桓范闻兵起,不应太后召〔1〕;矫诏开平昌门〔2〕;拔取剑戟,略将门候〔3〕;南奔爽。宣王知,曰:“范画策,爽必不能用范计。”范说爽,使车驾幸许昌,招外兵。爽兄弟犹豫未决,范重谓羲曰:“当今日〔4〕,卿门户求贫贱,复可得乎〔5〕!且匹夫持质一人,尚欲望活;今卿与天子相随,令于天下,谁敢不应者?”羲犹不能纳。
侍中许允、尚书陈泰说爽,使早自归罪。爽于是遣允、泰诣宣王,归罪请死;乃通宣王奏事。〔一〕遂免爽兄弟,以侯还第。〔二〕
【注释】
〔1 〕不应太后召:这是掩饰的话,实际上是不支持司马懿。
〔2〕矫诏:假造皇帝的诏命。平昌门:洛阳城门名。是南面向东第二座城门。
〔3〕略将:胁迫。
〔4〕当今日:时至今日。
〔5〕求贫贱:指放弃权位回家平平安安过普通人的日子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干宝《晋书》曰:“桓范出赴爽,宣王谓蒋济曰:‘智囊往矣!’济曰:‘范则智矣;驽马恋栈豆,爽必不能用也。’”《世语》曰:“宣王使许允、陈泰解语爽,蒋济亦与书达宣王之旨;又使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谓爽‘唯免官而已’,以洛水为誓。爽信之,罢兵。”《魏氏春秋》曰:“爽既罢兵,曰:‘我不失作富家翁。’范哭曰:‘曹子丹,佳人;生汝兄弟,犊耳!何图今日,坐汝等族灭矣!’”
〔二〕《魏末传》曰:“爽兄弟归家。敕洛阳县:发民八百人,使尉部围爽第四角;角作高楼,令人在上望视爽兄弟举动。爽计穷愁闷,持弹到后园中,楼上人便唱言:‘故大将军东南行!’爽还厅事上,与兄弟共议,未知宣王意深浅。作书与宣王曰:‘贱子爽哀惶恐怖,无状招祸,分受屠灭。前遣家人迎粮,于今未反;数日乏匮,当烦见饷,以继旦夕。’宣王得书大惊,即答书曰:‘初不知乏粮,甚怀踧踖。令致米一百斛,并肉脯、盐豉、大豆。’寻送。爽兄弟不达变数,即便喜欢,自谓不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