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二十(一)年〔1〕,增封三百户,并前八百户。还击武都氐、羌下辩〔2〕,收氐谷十余万斛。太祖西征张鲁,渊等将凉州诸将、侯、王以下〔3〕,与太祖会休亭〔4〕。太祖每引见羌胡,以渊畏之。会鲁降,汉中平;以渊行都护将军〔5〕,督张郃、徐晃,等平巴郡〔6〕。太祖还邺,留渊守汉中,即拜渊征西将军。
二十三年〔7〕,刘备军阳平关;渊率诸将拒之,相守连年〔8〕。
二十四年正月〔9〕,备夜烧围鹿角〔10〕;渊使张郃护东围,自将轻兵护南围。备挑郃战,郃军不利。渊分所将兵半,助郃;为备所袭,渊遂战死。谥曰愍侯。初,渊虽数战胜,太祖常戒曰:“为将当有怯弱时,不可但恃勇也〔11〕!将当以勇为本,行之以智计。但知任勇,一匹夫敌耳。”
渊妻,太祖内妹〔12〕。长子衡,尚太祖弟海阳哀侯女,恩宠特隆。衡袭爵,转封安宁亭侯。黄初中,赐中子霸;太和中,赐霸四弟爵:皆关内侯。霸,正始中为讨蜀护军、右将军〔13〕,进封博昌亭侯。素为曹爽所厚,闻爽诛,自疑,亡入蜀。以渊旧勋,赦霸子,徙乐浪郡。〔一〕霸弟威,官至兖州刺史。〔二〕威弟惠,乐安太守。〔三〕惠弟和,河南尹。〔四〕衡薨,子绩嗣,为虎贲中郎将。绩薨。子褒嗣。
【注释】
〔1〕二十年:建安二十年(公元 215)。
〔2〕下辩:武都郡的治所。
〔3〕王:指少数族的首领。
〔4〕休亭:地名。具体位置待考。
〔5〕都护将军:官名。为全军的总协调人。
〔6〕巴郡:郡名。治所在今重庆市。
〔7〕二十三年:建安二十三年(公元 218)。
〔8〕相守:相互对峙。
〔9〕二十四年: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 219)。
〔10〕围:军营外面的屏障。鹿角:军事上的防御物。用带枝杈的树木连成一排,枝杈的尖端朝向敌人来犯的方向,形状像鹿的头角,故名。
〔11〕但:只是。夏侯渊战死的地方在定军山,位于陕西勉县城南约 5 公里,东西绵延数十公里,主峰约800 米,是古代争夺汉中这一军事要地的著名古战场。后世曾有大量箭镞、铜铁蒺藜(俗称扎马钉)等古代兵器出土。
〔12〕内妹:妻子的妹妹。
〔13〕讨蜀护军:官名。进攻蜀汉时各军的协调人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魏略》曰:“霸字仲权。渊为蜀所害,故霸常切齿,欲有报蜀意。黄初中,为偏将军。子午之役,霸召为前锋;进至兴势围,安营在曲谷中。蜀人望知其是霸也,指下兵攻之。霸手战鹿角间,赖救至,然后解。后为右将军,屯陇西。其养士、和戎,并得其欢心。至正始中,代夏侯儒为征蜀护军,统属征西:时征西将军夏侯玄,于霸为从子;而玄于曹爽为外弟。及司马宣王诛曹爽,遂召玄,玄来东。霸闻曹爽被诛而玄又征,以为祸必转相及,心既内恐;又霸先与雍州刺史郭淮不和,而淮代玄为征西;霸尤不安,故遂奔蜀。南趋阴平而失道,入穷谷中。粮尽,杀马步行。足破,卧岩石上;使人求道,未知何之。蜀闻之,乃使人迎霸。初,建安五年,时霸从妹,年十三四,在本郡。出行樵采,为张飞所得。飞知其良家女,遂以为妻;产息女,为刘禅皇后。故渊之初亡,飞妻请而葬之。及霸入蜀,禅与相见,释之曰:‘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,非我先人之手刃也。’指其儿子以示之曰:‘此夏侯氏之甥也。’厚加爵宠。”
〔二〕《世语》曰:“威字季权。任侠,贵历荆、兖二州刺史。子骏,并州刺史。次庄,淮南太守。庄子湛,字孝若;以才博文章,至南阳相、散骑常侍。庄,晋景(阳)〔羊〕皇后姊夫也。由此一门侈盛于时。”
〔三〕《文章叙录》曰:“惠字稚权。幼以才学见称,善属奏议。历散骑、黄门侍郎。与钟毓数有辩驳,事多见从。迁燕相、乐安太守。年三十七卒。”
〔四〕《世语》曰:“和字义权。清辩有才论。历河南尹、太常。渊第三子称,第五子荣;从孙湛为其序曰:‘称字叔权。自孺子而好合聚童儿,为之渠帅。戏必为军旅战阵之事,有违者,辄严以鞭捶,众莫敢逆。渊阴奇之,使读《项羽传》及兵书,不肯,曰:“能则自为耳,安能学人!”年十六,渊与之田,见奔虎,称驱马逐之。禁之不可,一箭而倒,名闻太祖。太祖把其手喜曰:“我得汝矣!”与文帝为布衣之交。每宴会,气陵一坐,辩士不能屈。世之高名者,多从之游。年十八,卒。弟荣,字幼权。幼聪慧,七岁能属文,诵书日千言,经目辄识之。文帝闻而请焉。宾客百余人,人一奏刺;悉书其乡邑、名氏,世所谓爵里刺也。客示之,一寓目,使之遍谈,不谬一人。帝深奇之。汉中之败,荣年十三,左右提之走;不肯,曰:“君亲在难,焉所逃死!”乃奋剑而战,遂没阵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