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章武年春,先主于永安病笃;召亮于成都,属以后事。谓亮曰:“君才倍曹丕,必能安国,终定大事。若嗣子可辅,辅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”亮涕泣曰:“臣敢竭股肱之力,效忠贞之节,继之以死!”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:“汝与丞相从事,事之如父。”建兴元年,封亮武乡侯;开府治事。顷之,又领益州牧;政事无巨细,咸决于亮。南中诸郡,并皆叛乱。亮以新遭大丧,故未便加兵;且遣使聘吴,因结和亲,遂为与国。年春,亮率众南征。其秋,悉平:军资所出,国以富饶;乃治戎讲武,以俟大举。

【原文】

章武三年春,先主于永安病笃〔1〕;召亮于成都,属以后事。谓亮曰:“君才十倍曹丕,必能安国,终定大事。若嗣子可辅,辅之;如其不才〔2〕,君可自取〔3〕。”亮涕泣曰:“臣敢竭股肱之力〔4〕,效忠贞之节,继之以死!”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:“汝与丞相从事〔5〕,事之如父。”〔一〕

建兴元年,封亮武乡侯〔6〕;开府治事〔7〕。顷之,又领益州牧;政事无巨细,咸决于亮。南中诸郡,并皆叛乱。亮以新遭大丧,故未便加兵;且遣使聘吴,因结和亲〔8〕,遂为与国〔9〕。〔二〕

三年春〔10〕,亮率众南征〔11〕。〔三〕其秋,悉平:军资所出〔12〕,国以富饶;〔四〕乃治戎讲武,以俟大举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病笃:病重。

〔2〕不才:不成才。

〔3〕自取:自己选取(处置办法)。意指可以废黜刘禅另立皇子为君。通常理解为刘备要诸葛亮自立为皇帝,恐怕与情理不合。首先,蜀汉与曹魏之所以势不两立,就在于曹氏以臣代君篡夺皇权,如果要诸葛亮取代刘禅,则是又出一个曹丕,岂不与蜀汉奉行的政治原则完全矛盾?给予诸葛亮废立君主的权力,如同从前的霍光,也就算敬重信任到极点了。东晋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如桓温,对此的理解也不是取代刘禅。其次,取字理解为取而代之,不免有增加文字以作训诂之嫌。而选取则是常用之义。详见拙文《刘备遗嘱“君可自取”句辨释》,载《魏晋南北朝史研究》,湖北人民出版社,1996 年;《刘备遗嘱再考察》,《成都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,2008 年第 6 期。

〔4〕股肱之力:大臣辅佐君主的力量。诸葛亮回答的这几句话,本于春秋时晋国大夫荀息之语,见《左传》僖公九年。

〔5〕从事:相处。

〔6〕武乡:县名。西汉时属琅邪郡,后撤销。

〔7〕开府:设立丞相府署。

〔8〕结和亲:结成和睦亲善的关系。

〔9〕与国:相互友好相处的国家。

〔10〕三年:建兴三年(公元 225)。

〔11〕南征:指平定南中。

〔12〕军资:据《华阳国志》卷四《南中志》记载,当时从南中调运出来的军用物资有金、银、丹砂、漆以及牛马等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孙盛曰:“夫杖道扶义,体存信顺,然后能匡主济功,终定大业。语曰‘弈者举棋不定,犹不胜其偶’,况量君之才否而二三其节,可以摧服强邻囊括四海者乎?备之命亮,乱孰甚焉!世或有谓备欲以固委付之诚,且以一蜀人之志。君子曰:‘不然!苟所寄忠贤,则不须若斯之诲;如非其人,不宜启篡逆之途。’是以古之顾命,必贻话言:诡伪之辞,非托孤之谓。幸值刘禅暗弱,无猜险之性;诸葛威略,足以检卫异端。故使异同之心,无由自起耳。不然,殆生疑隙不逞之衅。谓之为权,不亦惑哉!”

〔二〕《亮集》曰:“是岁,魏司徒华歆、司空王朗、尚书令陈群、太史令许芝、谒者仆射诸葛璋,各有书与亮:陈天命人事,欲使举国称藩。亮遂不报书,作《正议》曰:‘昔在项羽,起不由德;虽处华夏,秉帝者之势;卒就汤镬,为后永戒。魏不审鉴,今次之矣;免身为幸,戒在子孙。而二三子各以耆艾之齿,承伪指而进书;有若崇、竦称莽之功,亦将逼于元祸苟免者邪?昔世祖之创迹旧基,奋羸卒数千,摧莽强旅四十余万于昆阳之郊;夫据道讨淫,不在众寡。及至孟德,以其谲胜之力,举数十万之师,救张郃于阳平;势穷虑悔,仅能自脱,辱其锋锐之众,遂丧汉中之地;深知神器不可妄获,旋还未至,感毒而死。子桓淫逸,继之以篡。纵使二三子多逞苏、张诡靡之说,奉进|兜滔天之辞;欲以诬毁唐帝,讽解禹、稷:所谓徒丧文藻,烦劳翰墨者矣:夫大人君子之所不为也!又《军诫》曰:“万人必死,横行天下。”昔轩辕氏整卒数万,制四方,定海内;况以数十万之众,据正道而临有罪,可得干拟者哉?’”

〔三〕诏赐亮金鈇钺一具,曲盖一,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,虎贲六十人。事在《亮集》。

〔四〕《汉晋春秋》曰:“亮至南中,所在战捷。闻孟获者,为夷、汉所服,募生致之。既得,使观于营阵之间,问曰:‘此军何如?’获对曰:‘向者不知虚实,故败;今蒙赐观看营阵,若只如此,即定易胜耳!’亮笑,纵使更战。七纵七擒,而亮犹遣获;获止不去,曰:‘公,天威也!南人不复反矣。’遂至滇池。南中平,皆即其渠率而用之。或以谏亮,亮曰:‘若留外人,则当留兵;兵留,则无所食。一不易也;加夷新伤破,父兄死丧;留外人而无兵者,必成祸患。二不易也;又夷累有废杀之罪,自嫌衅重;若留外人,终不相信。三不易也。今吾欲使不留兵,不运粮;而纲纪粗定,夷、汉粗安,故耳。’”

下一篇:年,率诸军北驻汉中。临发,上疏曰: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,今天下分,益州疲弊: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然待卫之臣不懈于内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盖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也。诚宜开张圣听,以光先帝遗德,恢弘志士之气;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,以塞忠谏之路也。宫中、府中俱为体;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;不宜偏私,使内外异法也。侍中、侍郎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,此皆良实,志虑忠纯,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。愚以为宫中之事,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;必能裨补阙漏,有所广益。将军向宠,性行淑均,晓畅军事;试用于昔日,先帝称之曰能,是以众议举宠为督。愚以为营中之事,悉以咨之;必能使行阵和睦,优劣得所。亲贤臣,远小人,此先汉所以兴隆也;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。先帝在时,每与臣论此事,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、灵也。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,此悉贞良死节之臣,愿陛下亲之信之,则汉室之隆,可计日而待也。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;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;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;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;奉命于危难之间:尔来有年矣。先帝知臣谨慎,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来,夙夜忧叹,恐托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;故月渡泸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;当奖率军,北定中原;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;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此臣所以报先帝,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至于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攸之、袆、允之任也。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;不效,则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之灵。若无兴德之言,则责攸之、祎、允等之慢,以彰其咎。陛下亦宜自谋,以咨诹善道,察纳雅言,深追先帝遗诏。臣不胜受恩感激;今当远离,临表涕零,不知所言!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