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俄而表卒。琮闻曹公来征,遣使请降。先主在樊闻之,率其众南行,亮与徐庶并从;为曹公所追破,获庶母。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:“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,以此方寸之地也。今已失老母,方寸乱矣;无益于事,请从此别。”遂诣曹公。先主至于夏口,亮曰:“事急矣!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。”时权拥军在柴桑,观望成败。亮说权曰:“海内大乱,将军起兵据有江东;刘豫州亦收众汉南:与曹操并争天下。今操芟夷大难,略已平矣;遂破荆州,威震海。英雄无所用武,故豫州遁逃至此。将军量力而处之:若能以吴、越之众与中国抗衡,不如早与之绝;若不能当,何不案兵束甲,北面而事之?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,而内怀犹豫之计;事急而不断,祸至无日矣!”权曰:“苟如君言,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?”亮曰:“田横,齐之壮士耳,犹守义不辱;况刘豫州王室之胄,英才盖世,众士慕仰,若水之归海?若事之不济,此乃天也;安能复为之下乎!”权勃然曰:“吾不能举全吴之地,万之众,受制于人。吾计决矣!非刘豫州,莫可以当曹操者;然豫州新败之后,安能抗此难乎?”亮曰:“豫州军虽败于长坂,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,精甲万人;刘琦合江夏战士,亦不下万人。曹操之众,远来疲弊;闻追豫州,轻骑日夜行百余里。此所谓‘强弩之末,势不能穿鲁缟’者也。故兵法忌之,曰‘必蹶上将军’。且北方之人,不习水战;又荆州之民附操者,逼兵势耳,非心服也。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,与豫州协规同力,破操军必矣!操军破,必北还;如此则荆、吴之势强,鼎足之形成矣。成败之机,在于今日!”权大悦,即遣周瑜、程普、鲁肃等水军万,随亮诣先主,并力拒曹公。曹公败于赤壁,引军归邺。先主遂收江南,以亮为军师中郎将;使督零陵、桂阳、长沙郡,调其赋税,以充军实。

【原文】

俄而表卒。琮闻曹公来征,遣使请降。先主在樊闻之,率其众南行,亮与徐庶并从;为曹公所追破,获庶母。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:“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,以此方寸之地也〔1〕。今已失老母,方寸乱矣;无益于事,请从此别。”遂诣曹公。〔一〕

先主至于夏口〔2〕,亮曰:“事急矣!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〔3〕。”

时权拥军在柴桑〔4〕,观望成败。亮说权曰〔5〕:“海内大乱,将军起兵据有江东;刘豫州亦收众汉南:与曹操并争天下。今操芟夷大难〔6〕,略已平矣;遂破荆州,威震四海。英雄无所用武〔7〕,故豫州遁逃至此。将军量力而处之:若能以吴、越之众与中国抗衡〔8〕,不如早与之绝;若不能当,何不案兵束甲〔9〕,北面而事之〔10〕?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,而内怀犹豫之计;事急而不断,祸至无日矣!”

权曰:“苟如君言,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?”亮曰:“田横〔11〕,齐之壮士耳,犹守义不辱;况刘豫州王室之胄,英才盖世,众士慕仰,若水之归海?若事之不济,此乃天也;安能复为之下乎!”

权勃然曰:“吾不能举全吴之地,十万之众,受制于人。吾计决矣!非刘豫州,莫可以当曹操者;然豫州新败之后,安能抗此难乎?”亮曰:“豫州军虽败于长坂,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,精甲万人;刘琦合江夏战士,亦不下万人。曹操之众,远来疲弊;闻追豫州,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。此所谓‘强弩之末〔12〕,势不能穿鲁缟’者也〔13〕。故兵法忌之,曰‘必蹶上将军’〔14〕。且北方之人,不习水战;又荆州之民附操者,逼兵势耳,非心服也。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〔15〕,与豫州协规同力,破操军必矣!操军破,必北还;如此则荆、吴之势强〔16〕,鼎足之形成矣。成败之机,在于今日!”

权大悦,即遣周瑜、程普、鲁肃等水军三万,随亮诣先主,并力拒曹公。〔二〕曹公败于赤壁,引军归邺。

先主遂收江南〔17〕,以亮为军师中郎将;使督零陵、桂阳、长沙三郡,调其赋税,以充军实〔三〕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以:凭着。方寸之地:指心。古人认为思考问题的器官是心。

〔2〕夏口:地名。在今湖北武汉市长江南岸。见《晋书》卷十五《地理志》下“武昌郡”条。

〔3〕孙将军:指孙权。当时被汉朝任命为讨虏将军。

〔4〕拥军:率军。柴桑:县名。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。

〔5〕说(shuì):劝说。

〔6〕芟(shān)夷:削除。大难:指袁术、吕布、袁绍等割据势力。

〔7〕无所用武:指无法与曹操抗衡。

〔8〕吴、越:均先秦国名。吴国的中心在今江苏苏州市,越国的中心在今浙江绍兴市。孙权占领的江东,即吴、越的故地。

〔9〕案兵束甲:放下兵器,捆起铠甲。

〔10〕北面:指称臣。古代君主的位置坐北朝南,臣下朝见君主面向北方。

〔11〕田横(?—前 202):临淄郡狄县(今山东高青县东南)人。战国时齐国的王族成员。秦末,随兄田荣起兵反秦,据有齐国故地。后田荣自立为齐王,不久被项羽击败,死,田横又自立为齐王。刘邦建立西汉王朝,召他到洛阳。他不愿做刘邦的下属,在将要到达洛阳的途中自杀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九十四《田儋列传》。

〔12〕末:指到达最大射程最后一小段时的飞箭。这两句见于《汉书》卷五十二《韩安国传》。

〔13〕鲁缟:鲁国出产的细绢。很容易刺破。

〔14〕必蹶上将军:《孙子·军争篇》认为实施长途的奔袭,既可能取胜,也可能遇到危险,所以有“五十里而争利,则蹶上将军,其法半至”的句子。意思是飞奔五十里去争利(一旦遇到意外),先头部队的将领将会受挫折,队伍只有半数能赶到目的地。

〔15〕诚:确实。

〔16〕荆:指在荆州的刘备势力。吴:指在江东的孙权势力。

〔17〕江南:指荆州的江南部分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魏略》曰:“庶先名福。本单家子。少好任侠击剑。中平末,尝为人报仇,白垩突面,被发而走;为吏所得,问其姓字,闭口不言。吏乃于车上立柱维磔之,击鼓以令于市廛;莫敢识者,而其党伍共篡解之,得脱。于是感激,弃其刀戟,更疏巾单衣,折节学问。始诣精舍,诸生闻其前作贼,不肯与共止。福乃卑躬早起,常独扫除,动静先意;听习经业,义理精熟。遂与同郡石韬相亲爱。初平中,中州兵起,乃与韬南客荆州;到,又与诸葛亮特相善。及荆州内附,孔明与刘备相随去;福与韬,俱来北。至黄初中,韬仕历郡守、典农校尉;福至右中郎将、御史中丞。逮(大)〔太〕和中,诸葛亮出陇右,闻元直、广元仕才如此,叹曰:‘魏殊多士邪!何彼二人不见用乎?’庶后数年病卒,有碑在彭城,今犹存焉。”

〔二〕《袁子》曰:“张子布荐亮于孙权,亮不肯留。人问其故,曰:‘孙将军可谓人士,然观其度:能贤亮,而不能尽亮。吾是以不留。’”臣松之以为:袁孝尼著文立论,甚重诸葛之为人;至如此言,则失之殊远。观亮君臣相遇,可谓希世一时;终始之分,谁能间之?宁有中违断金,甫怀择主?设使权尽其量,便当翻然去就乎?葛生行己,岂其然哉!关羽为曹公所获,遇之甚厚,可谓能尽其用矣;犹义不背本,曾谓孔明之不若云长乎?

〔三〕《零陵先贤传》云:“亮,时住临烝。”

上一篇:由是先主遂诣亮;凡往,乃见。因屏人曰:“汉室倾颓,奸臣窃命,主上蒙尘。孤不度德量力,欲信大义于天下;而智术短浅,遂用猖獗。至于今日,然志犹未已,君谓计将安出?”亮答曰:“自董卓以来,豪杰并起,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。曹操比于袁绍,则名微而众寡;然操遂能克绍,以弱为强者:非惟天时,抑亦人谋也。今操已拥百万之众,挟天子而令诸侯:此诚不可与争锋。孙权据有江东,已历世;国险而民附,贤能为之用: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。荆州北据汉沔,利尽南海,东连吴、会,西通巴、蜀;此用武之国,而其主不能守:此殆天所以资将军,将军岂有意乎?益州险塞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;高祖因之,以成帝业。刘璋暗弱,张鲁在北;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,智能之士思得明君。将军既帝室之胄,信义著于海,总揽英雄,思贤如渴;若跨有荆、益,保其岩阻,西和诸戎,南抚夷、越;外结好孙权,内修政理。天下有变,则命上将将荆州之军,以向宛、洛;将军身率益州之众,出于秦川: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?诚如是,则霸业可成,汉室可兴矣!”先主曰:“善!”于是与亮情好日密。关羽、张飞等不悦。先主解之曰:“孤之有孔明,犹鱼之有水也。愿诸君勿复言!”羽、飞乃止。刘表长子琦,亦深器亮。表受后妻之言,爱少子琮,不悦于琦。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,亮辄拒塞,未与处画。琦乃将亮游观后园,共上高楼;饮宴之间,令人去梯,因谓亮曰:“今日上不至天,下不至地;言出子口,入于吾耳:可以言未?”亮答曰:“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,重耳在外而安乎?”琦意感悟,阴规出计;会黄祖死,得出,遂为江夏太守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