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后备诣京见权,求都督荆州〔1〕;惟肃劝权借之,共拒曹公。〔一〕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〔2〕,方作书,落笔于地。
周瑜病困〔3〕,上疏曰:“当今天下,方有事役;是瑜乃心,夙夜所忧。愿至尊先虑未然,然后康乐。今既与曹操为敌;刘备近在公安,边境密迩〔4〕,百姓未附:宜得良将以镇抚之。鲁肃智略足任,乞以代瑜。瑜殒踣之日〔5〕,所怀尽矣!”〔二〕
即拜肃奋武校尉〔6〕,代瑜领兵。瑜士众四千余人,奉邑四县〔7〕,皆属焉。令程普领南郡太守。
肃初住江陵,后下屯陆口〔8〕,威恩大行。众增万余人,拜汉昌太守,偏将军〔9〕。
十九年〔10〕,从权破皖城,转横江将军。
【注释】
〔1〕都督荆州:指在南郡的治所江陵设置府署。赤壁之战后,南郡被孙吴占据。南郡控扼长江,北可攻中原,西可进益州,战略价值极大。刘备为了得到这一军事要地,就向孙权提出请求,把自己的荆州牧兼左将军府署,从公安(今湖北公安县西北)移到南郡的治所江陵,实际上就是要借用南郡。由于此前荆州的治所襄阳在南郡境内,所以这里把借用南郡说成都督荆州。周瑜生前不同意借南郡与刘备。周瑜死后,在鲁肃的促成下,刘备才得到南郡。后世的文艺作品以此为素材,演绎为“刘备借荆州”的故事,并误以为是借用整个荆州的地域。
〔2〕业:资助。
〔3〕病困:病势危重。
〔4〕密迩:接近。
〔5〕殒踣(bó):死亡。
〔6〕奋武校尉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〔7〕四县:指原来周瑜所享有的下隽、汉昌、刘阳、州陵四县。
〔8〕陆口:地名。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。南郡借给刘备,鲁肃即从江陵移屯下游的陆口。
〔9〕汉昌:郡名。治所在陆口。
〔10〕十九年:建安十九年(公元 214)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汉晋春秋》曰:“吕范劝留备,肃曰:‘不可!将军虽神武命世,然曹公威力实重;初临荆州,恩信未洽,宜以借备,使抚安之。多操之敌,而自为树党:计之上也。’权即从之。”
〔二〕《江表传》载:“初瑜疾困,与权笺曰:‘瑜以凡才,昔受讨逆殊特之遇,委以腹心;遂荷荣任,统御兵马;志执鞭弭,自效戎行。规定巴蜀,次取襄阳;凭赖威灵,谓若在握;至以不谨,道遇暴疾;昨自医疗,日加无损。人生有死,修短命矣,诚不足惜;但恨微志未展,不复奉教命耳。方今曹公在北,疆埸未静;刘备寄寓,有似养虎。天下之事,未知终始;此朝士旰食之秋,至尊垂虑之日也。鲁肃忠烈,临事不苟,可以代瑜。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;傥或可采,瑜死不朽矣!’”按此笺与本传所载,意旨虽同,其辞(乖)〔微〕异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