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刘表死,肃进说曰:“夫荆楚与国邻接,水流顺北;外带江、汉,内阻山陵,有金城之固;沃野万里,士民殷富。若据而有之,此帝王之资也。今表新亡,子素不辑睦;军中诸将,各有彼此。加刘备天下枭雄,与操有隙;寄寓于表,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。若备与彼协心,上下齐同;则宜抚安,与结盟好。如有离违,宜别图之,以济大事。肃请得奉命吊表子,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;及说备使抚表众,同心意,共治曹操。备必喜而从命。如其克谐,天下可定也。今不速往,恐为操所先!”权即遣肃行。到夏口,闻曹公已向荆州,晨夜兼道。比至南郡,而表子琮已降曹公;备惶遽奔走,欲南渡江。肃径迎之,到当阳长坂,与备会。宣腾权旨,及陈江东强固,劝备与权并力:备甚欢悦。时诸葛亮与备相随,肃谓亮曰:“我子瑜友也!”即共定交。备遂到夏口,遣亮使权。肃亦反命。

【原文】

刘表死,肃进说曰:“夫荆楚与国邻接〔1〕,水流顺北;外带江、汉〔2〕,内阻山陵,有金城之固〔3〕;沃野万里,士民殷富。若据而有之,此帝王之资也。今表新亡,二子素不辑睦〔4〕;军中诸将,各有彼此〔5〕。加刘备天下枭雄,与操有隙〔6〕;寄寓于表,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。若备与彼协心,上下齐同;则宜抚安,与结盟好。如有离违〔7〕,宜别图之,以济大事。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,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〔8〕;及说备使抚表众,同心一意,共治曹操。备必喜而从命。如其克谐〔9〕,天下可定也。今不速往,恐为操所先!”

权即遣肃行。到夏口,闻曹公已向荆州,晨夜兼道。比至南郡,而表子琮已降曹公;备惶遽奔走,欲南渡江。肃径迎之,到当阳长坂〔10〕,与备会。宣腾权旨〔11〕,及陈江东强固,劝备与权并力:备甚欢悦。

时诸葛亮与备相随,肃谓亮曰:“我子瑜友也〔12〕!”即共定交。备遂到夏口,遣亮使权。肃亦反命〔13〕。〔一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荆楚:指当时的荆州。国:指孙权占领的江东。

〔2〕外带:外面环绕。

〔3〕金城:金属铸造的城墙。比喻城的坚固。

〔4〕二子:指刘表的大儿子刘琦、小儿子刘琮。辑睦:和睦。

〔5〕彼此:亲疏。指有的亲附刘琦,有的亲附刘琮。

〔6〕有隙:有仇。

〔7〕离违:背离。

〔8〕用事:当权。

〔9〕克谐:能够成功。

〔10〕长坂:地名。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北。

〔11〕宣腾:转达。

〔12〕子瑜:诸葛亮哥哥诸葛瑾的字。

〔13〕反命:执行使命后回去报告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臣松之按:刘备与权并力,共拒中国,皆肃之本谋。又语诸葛亮曰:“我子瑜友也!”则亮已亟闻肃言矣。而《蜀书·亮传》曰:“亮以连横之略说权,权乃大喜。”如似此计,始出于亮。若二国史官,各记所闻,竟欲称扬本国容美,各取其功;今此二书,同出一人,而舛互若此,非载述之体也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