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转为司徒。时屡失皇子,而后宫就馆者少。朗上疏曰:“昔周文而有武王,遂享子之祚,以广诸姬之胤。武王既老而生成王,成王是以鲜于兄弟。此王者,各树圣德,无以相过;比其子孙之祚,则不相如。盖生育有早晚,所产有众寡也。陛下既德祚兼彼圣,春秋高于姬文育武之时矣;而子发未举于椒兰之奥房,藩王未繁于掖庭之众室。以成王为喻,虽未为晚;取譬伯邑,则不为夙。《周礼》,宫内官百人;而诸经常说,咸以为限。至于秦、汉之末,或以千百为数矣。然虽弥猥,而就时于吉馆者或甚鲜。明‘百斯男’之本,诚在于意,不但在于务广也。老臣"",愿国家同祚于轩辕之;而未及周文之,用为伊邑。且少小常苦被褥太温,太温则不能便柔肤弱体;是以难可防护,而易用感慨。若常令少小之缊袍,不至于甚厚;则必咸保金石之性,而比寿于南山矣。”帝报曰:“夫忠至者辞笃,爱重者言深。君既劳思虑,又手笔将顺,复德音,欣然无量。朕继嗣未立,以为君忧,钦纳至言,思闻良规。”朗著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周官》传,奏议论记,咸传于世。太和年薨。谥曰成侯。子肃嗣。初,文帝分朗户邑,封子列侯;朗乞封兄子详。

【原文】

转为司徒。时屡失皇子〔1〕,而后宫就馆者少〔2〕。朗上疏曰:“昔周文十五而有武王,遂享十子之祚,以广诸姬之胤〔3〕。武王既老而生成王,成王是以鲜于兄弟〔4〕。此二王者,各树圣德,无以相过;比其子孙之祚,则不相如〔5〕。盖生育有早晚,所产有众寡也。陛下既德祚兼彼二圣,春秋高于姬文育武之时矣;而子发未举于椒兰之奥房〔6〕,藩王未繁于掖庭之众室〔7〕。以成王为喻,虽未为晚;取譬伯邑〔8〕,则不为夙〔9〕。《周礼》,六宫内官百二十人;而诸经常说,咸以十二为限。至于秦、汉之末,或以千百为数矣。然虽弥猥〔10〕,而就时于吉馆者或甚鲜〔11〕。明‘百斯男’之本〔12〕,诚在于一意〔13〕,不但在于务广也〔14〕。老臣""〔15〕,愿国家同祚于轩辕之五五〔16〕;而未及周文之二五〔17〕,用为伊邑〔18〕。且少小常苦被褥太温,太温则不能便柔肤弱体〔19〕;是以难可防护,而易用感慨〔20〕。若常令少小之缊袍〔21〕,不至于甚厚;则必咸保金石之性,而比寿于南山矣。”

帝报曰:“夫忠至者辞笃〔22〕,爱重者言深。君既劳思虑,又手笔将顺,三复德音,欣然无量。朕继嗣未立,以为君忧,钦纳至言,思闻良规。”

朗著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周官》传〔23〕,奏议论记,咸传于世。〔一〕太和二年薨。谥曰成侯。

子肃嗣。初,文帝分朗户邑,封一子列侯;朗乞封兄子详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失:死亡。

〔2〕就馆:指到产房生孩子。

〔3〕姬:周王族的姓。

〔4〕鲜(xiǎn)于兄弟:兄弟很少。

〔5〕相如:相似。

〔6〕发:周武王的名字。椒兰:古代后妃的居室用椒泥涂壁,取其温暖芳香而多子。又常以兰花装点居室。奥:深幽。

〔7〕掖庭:宫廷。

〔8〕伯邑:周武王大哥的名字。周武王是文王的次子,出生时文王十五岁,所以生伯邑时文王还不到十五岁。

〔9〕夙:早。

〔10〕弥猥:更多。

〔11〕吉馆:宫廷中后妃生孩子的产房。

〔12〕百斯男:一百个男孩。据说周文王的妻妾为他生了一百个男孩。其中嫡妻太姒所生的有十个。

〔13〕一意:情意专注。

〔14〕务广:务求妻妾人多。

〔15〕""(lóu lóu):忠心的样子。

〔16〕国家:指皇帝。五五:二十五。据说轩辕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。

〔17〕二五:十。

〔18〕伊邑:担忧。

〔19〕便:有利于。

〔20〕感慨:受到外感。这里指外感风寒。

〔21〕缊(yùn):新绵与旧絮的混合物。

〔22〕忠至:忠诚到极点。

〔23〕《孝经》:书名。宣扬封建孝道与孝治思想的儒家经典。分古文和今文两种。古文本二十二章,孔安国注,南朝萧梁时散亡,隋刘炫伪造孔注传世。今文本十八章,郑玄注。唐玄宗召集诸儒重注,下令颁行,成为通行至今的本子,收入《十三经注疏》。《周官》:书名。即《周礼》。原称《周官经》或《周官》。传(zhuàn):儒家经典的注释,王朗长于经学,所以为《周易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周官》作注释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魏略》曰:“朗,本名严,后改为朗。”《魏书》曰:“朗高才博雅,而性严整慷慨,多威仪。恭俭节约,自婚姻中表,礼贽无所受。常讥世俗有好施之名,而不恤穷贱,故用财以周急为先。”

上一篇:明帝即位,进封兰陵侯;增邑百,并前千百户。使至邺,省文昭皇后陵,见百姓或有不足,是时方营修宫室。朗上疏曰:“陛下即位以来,恩诏屡布;百姓万民,莫不欣欣。臣顷奉使北行,往返道路。闻众徭役,其可得蠲除省减者甚多。愿陛下重留日昃之听,以计制寇。昔大禹将欲拯天下之大患,故乃先卑其宫室,俭其衣食;用能尽有州,弼成服。勾践欲广其御儿之疆,馘夫差于姑苏,故亦约其身以及家,俭其家以施国;用能囊括湖,席卷江,取威中国,定霸华夏。汉之文、景,亦欲恢弘祖业,增崇洪绪,故能割意于百金之台,昭俭于弋绨之服,内减太官而不受贡献,外省徭赋而务农桑;用能号称升平,几致刑措。孝武之所以能奋其军势,拓其外境;诚因祖考蓄积素足,故能遂成大功。霍去病中才之将,犹以匈奴未灭,不治第宅。明恤远者略近,事外者简内。自汉之初,及其中兴,皆于金革略寝之后,然后凤阙猥闶,德阳并起。今当建始之前,足用列朝会;崇华之后,足用序内官;华林、天渊,足用展游宴。若且先成阊阖之象魏,使足用列远人之朝贡者;修城池,使足用绝逾越,成国险。其余切,且须丰年。以勤耕农为务,习戎备为事;则国无怨旷,户口滋息,民充兵强:而寇戎不宾,缉熙不足,未之有也。”
下一篇:肃字子雍。年,从宋忠读《太玄》,而更为之解。黄初中,为散骑、黄门侍郎。太和年,拜散骑常侍。年,大司马曹真征蜀。肃上疏曰:“前志有之:‘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;樵苏后爨,师不宿饱。’此谓平途之行军者也。又况于深入阻险,凿路而前?则其为劳,必相百也。今又加之以霖雨,山坂峻滑;众逼而不展,粮悬而难继:实行军者之大忌也!闻曹真发已逾月而行才半谷,治道功夫,战士悉作。是贼偏得以逸而待劳,乃兵家之所惮也。言之前代,则武王伐纣,出关而复还;论之近事,则武、文征权,临江而不济。岂非所谓顺天知时,通于权变者哉?兆民知圣上以水雨艰剧之故,休而息之;后日有衅,乘而用之:则所谓‘悦以犯难,民忘其死’者矣。”于是遂罢。又上疏:“宜遵旧礼,为大臣发哀,荐果宗庙。”事皆施行。又上疏陈政本曰:“除无事之位,损不急之禄,止浮食之费,并从容之官;使官必有职,职任其事,事必受禄,禄代其耕:乃往古之常式,当今之所宜也。官寡而禄厚,则公家之费鲜,进仕之志劝;各展才力,莫相倚仗。敷奏以言,明试以功’;能之与否,简在帝心。是以唐、虞之设官分职,申命公卿,各以其事;然后惟龙为纳言,犹今尚书也,以出纳帝命而已。夏、殷,不可得而详。《甘誓》曰‘事之人’,明卿亦典事者也。《周官》则备矣:日视朝,公卿大夫并进,而司士辨其位焉。其《记》曰:‘坐而论道,谓之王公;作而行之,谓之士大夫。’及汉之初,依拟前代,公卿皆亲以事升朝。故高祖躬追反走之周昌,武帝遥可奉奏之汲黯,宣帝使公卿日朝。成帝始置尚书人,自是陵迟,朝礼遂阙。可复日视朝之仪,使公卿、尚书,各以事进。废礼复兴,光宣圣绪,诚所谓名美而实厚者也。”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