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转为司徒。时屡失皇子〔1〕,而后宫就馆者少〔2〕。朗上疏曰:“昔周文十五而有武王,遂享十子之祚,以广诸姬之胤〔3〕。武王既老而生成王,成王是以鲜于兄弟〔4〕。此二王者,各树圣德,无以相过;比其子孙之祚,则不相如〔5〕。盖生育有早晚,所产有众寡也。陛下既德祚兼彼二圣,春秋高于姬文育武之时矣;而子发未举于椒兰之奥房〔6〕,藩王未繁于掖庭之众室〔7〕。以成王为喻,虽未为晚;取譬伯邑〔8〕,则不为夙〔9〕。《周礼》,六宫内官百二十人;而诸经常说,咸以十二为限。至于秦、汉之末,或以千百为数矣。然虽弥猥〔10〕,而就时于吉馆者或甚鲜〔11〕。明‘百斯男’之本〔12〕,诚在于一意〔13〕,不但在于务广也〔14〕。老臣""〔15〕,愿国家同祚于轩辕之五五〔16〕;而未及周文之二五〔17〕,用为伊邑〔18〕。且少小常苦被褥太温,太温则不能便柔肤弱体〔19〕;是以难可防护,而易用感慨〔20〕。若常令少小之缊袍〔21〕,不至于甚厚;则必咸保金石之性,而比寿于南山矣。”
帝报曰:“夫忠至者辞笃〔22〕,爱重者言深。君既劳思虑,又手笔将顺,三复德音,欣然无量。朕继嗣未立,以为君忧,钦纳至言,思闻良规。”
朗著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周官》传〔23〕,奏议论记,咸传于世。〔一〕太和二年薨。谥曰成侯。
子肃嗣。初,文帝分朗户邑,封一子列侯;朗乞封兄子详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失:死亡。
〔2〕就馆:指到产房生孩子。
〔3〕姬:周王族的姓。
〔4〕鲜(xiǎn)于兄弟:兄弟很少。
〔5〕相如:相似。
〔6〕发:周武王的名字。椒兰:古代后妃的居室用椒泥涂壁,取其温暖芳香而多子。又常以兰花装点居室。奥:深幽。
〔7〕掖庭:宫廷。
〔8〕伯邑:周武王大哥的名字。周武王是文王的次子,出生时文王十五岁,所以生伯邑时文王还不到十五岁。
〔9〕夙:早。
〔10〕弥猥:更多。
〔11〕吉馆:宫廷中后妃生孩子的产房。
〔12〕百斯男:一百个男孩。据说周文王的妻妾为他生了一百个男孩。其中嫡妻太姒所生的有十个。
〔13〕一意:情意专注。
〔14〕务广:务求妻妾人多。
〔15〕""(lóu lóu):忠心的样子。
〔16〕国家:指皇帝。五五:二十五。据说轩辕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。
〔17〕二五:十。
〔18〕伊邑:担忧。
〔19〕便:有利于。
〔20〕感慨:受到外感。这里指外感风寒。
〔21〕缊(yùn):新绵与旧絮的混合物。
〔22〕忠至:忠诚到极点。
〔23〕《孝经》:书名。宣扬封建孝道与孝治思想的儒家经典。分古文和今文两种。古文本二十二章,孔安国注,南朝萧梁时散亡,隋刘炫伪造孔注传世。今文本十八章,郑玄注。唐玄宗召集诸儒重注,下令颁行,成为通行至今的本子,收入《十三经注疏》。《周官》:书名。即《周礼》。原称《周官经》或《周官》。传(zhuàn):儒家经典的注释,王朗长于经学,所以为《周易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周官》作注释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魏略》曰:“朗,本名严,后改为朗。”《魏书》曰:“朗高才博雅,而性严整慷慨,多威仪。恭俭节约,自婚姻中表,礼贽无所受。常讥世俗有好施之名,而不恤穷贱,故用财以周急为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