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明帝即位,进封博平侯;增邑百户,并前千百户。转拜太尉,歆称病乞退,让位于宁。帝不许。临当大会,乃遣散骑常侍缪袭,奉诏喻指曰:“朕新莅庶事,日万机。惧听断之不明,赖有德之臣,左右朕躬;而君屡以疾辞位。夫量主择君,不居其朝;委荣弃禄,不究其位;古人固有之矣,顾以为周公、伊尹则不然。洁身徇节,常人为之,不望之于君。君其力疾就会,以惠予人。将立席几筵,命百官总己;以须君到,朕然后御坐。”又诏袭:“须歆必起,乃还。”歆不得已,乃起。

【原文】

明帝即位,进封博平侯;增邑五百户,并前千三百户。转拜太尉,〔一〕歆称病乞退,让位于宁。帝不许。临当大会,乃遣散骑常侍缪袭〔1〕,奉诏喻指曰〔2〕:“朕新莅庶事,一日万机。惧听断之不明,赖有德之臣,左右朕躬;而君屡以疾辞位。夫量主择君,不居其朝;委荣弃禄,不究其位〔3〕;古人固有之矣,顾以为周公、伊尹则不然〔4〕。洁身徇节〔5〕,常人为之,不望之于君。君其力疾就会,以惠予一人。将立席几筵,命百官总己〔6〕;以须君到,朕然后御坐。”又诏袭:“须歆必起,乃还。”歆不得已,乃起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缪袭(公元 186—245):传附本书卷二十一《刘劭传》。

〔2〕喻指:表达意思。

〔3〕究:终。

〔4〕顾:不过。

〔5〕徇节:追求节操的高尚。

〔6〕总己:这里指约束自己,恭敬等待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列异传》曰:“歆为诸生时,尝宿人门外。主人妇,夜产。有顷,两吏诣门,便辟易却,相谓曰:‘公在此。’踌躇良久,一吏曰:‘籍当定,奈何得住?’乃前向歆拜,相将入。出,并行,共语曰:‘当与几岁?’一人曰:‘当三岁。’天明,歆去。后欲验其事,至三岁,故往问儿消息,果已死。歆乃自知当为公。”

臣松之按《晋阳秋》,说魏舒少时寄宿事,亦如之;以为理无二人俱有此事,将由传者不同。今宁信《列异》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