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评曰:张纮文理意正,为世令器;孙策待之,亚于张昭;诚有以也。严、程、阚生,时儒林也。至畯辞荣济旧,不亦长者乎?薛综学识规纳,为吴良臣。及莹纂蹈,允有先风;然于暴酷之朝,屡登显列:君子殆诸。

【原文】

评曰:张纮文理意正,为世令器〔1〕;孙策待之,亚于张昭;诚有以也〔2〕。严、程、阚生,一时儒林也。至畯辞荣济旧〔3〕,不亦长者乎〔4〕?薛综学识规纳〔5〕,为吴良臣。及莹纂蹈〔6〕,允有先风〔7〕;然于暴酷之朝,屡登显列〔8〕:君子殆诸〔9〕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令器:美器。比喻优秀人才。

〔2〕诚:确实。有以:有道理。

〔3〕辞荣:辞去荣耀。指不继任鲁肃的职务。济旧:拯救老朋友。指救刘颖。

〔4〕长(zhǎng)者:有道德的人。

〔5〕规纳:规劝和进献(建议)。

〔6〕纂蹈:继续走(父亲走过的路)〔7〕允:能够。

〔8〕显列:显要职务。

〔9〕殆诸:疑惑这一点。诸相当于“之乎”。

上一篇:是岁,何定建议凿圣溪,以通江淮。皓令莹督万人往,遂以多磐石,难施功,罢还。出为武昌左部督。后定被诛,皓追圣溪事,下莹狱,徙广州。右国史华覈上疏曰:“臣闻帝王,皆立史官;叙录功美,垂之无穷。汉时司马迁、班固,咸命世大才;所撰精妙,与经俱传。大吴受命,建国南土。大皇帝末年,命太史令丁孚、郎中项峻,始撰《吴书》。孚、峻俱非史才,其所撰作,不足纪录。至少帝时,更差韦曜、周昭、薛莹、梁广及臣人,访求往事;所共撰立,备有本末。昭、广先亡;曜负恩蹈罪;莹出为将,复以过徙:其书遂委滞,迄今未撰奏。臣愚浅才劣,适可为莹等记注而已;若使撰合,必袭孚、峻之迹;惧坠大皇帝之元功,损当世之盛美。莹涉学既博,文章尤妙;同僚之中,莹为冠首。今者现吏,虽多经学;记述之才,如莹者少:是以"",为国惜之。实欲使卒垂成之功,编于前史之末。奏上之后,退填沟壑,无所复恨。”皓遂召莹还,为左国史。顷之,选曹尚书同郡缪祎,以执意不移,为群小所疾,左迁衡阳太守。既拜,又追以职事见诘责,拜表陈谢。因过诣莹,复为人所白,云:“祎不惧罪,多将宾客会聚莹许。”乃收祎下狱,徙桂阳;莹,还广州。未至,召莹还,复职。是时法政多谬,举措烦苛;莹每上便宜,陈缓刑简役,以济育百姓:事或施行。迁光禄勋。天纪年,晋军征皓;皓奉书于司马伷、王浑、王濬请降:其文,莹所造也。莹既至洛阳,特先见叙,为散骑常侍;答问处当,皆有条理。太康年,卒。著书篇,名曰《新议》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