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是岁,何定建议凿圣溪,以通江淮。皓令莹督万人往,遂以多磐石,难施功,罢还。出为武昌左部督。后定被诛,皓追圣溪事,下莹狱,徙广州。右国史华覈上疏曰:“臣闻帝王,皆立史官;叙录功美,垂之无穷。汉时司马迁、班固,咸命世大才;所撰精妙,与经俱传。大吴受命,建国南土。大皇帝末年,命太史令丁孚、郎中项峻,始撰《吴书》。孚、峻俱非史才,其所撰作,不足纪录。至少帝时,更差韦曜、周昭、薛莹、梁广及臣人,访求往事;所共撰立,备有本末。昭、广先亡;曜负恩蹈罪;莹出为将,复以过徙:其书遂委滞,迄今未撰奏。臣愚浅才劣,适可为莹等记注而已;若使撰合,必袭孚、峻之迹;惧坠大皇帝之元功,损当世之盛美。莹涉学既博,文章尤妙;同僚之中,莹为冠首。今者现吏,虽多经学;记述之才,如莹者少:是以"",为国惜之。实欲使卒垂成之功,编于前史之末。奏上之后,退填沟壑,无所复恨。”皓遂召莹还,为左国史。顷之,选曹尚书同郡缪祎,以执意不移,为群小所疾,左迁衡阳太守。既拜,又追以职事见诘责,拜表陈谢。因过诣莹,复为人所白,云:“祎不惧罪,多将宾客会聚莹许。”乃收祎下狱,徙桂阳;莹,还广州。未至,召莹还,复职。是时法政多谬,举措烦苛;莹每上便宜,陈缓刑简役,以济育百姓:事或施行。迁光禄勋。天纪年,晋军征皓;皓奉书于司马伷、王浑、王濬请降:其文,莹所造也。莹既至洛阳,特先见叙,为散骑常侍;答问处当,皆有条理。太康年,卒。著书篇,名曰《新议》。

【原文】

是岁,何定建议凿圣溪,以通江淮〔1〕。皓令莹督万人往,遂以多磐石,难施功,罢还。出为武昌左部督〔2〕。后定被诛,皓追圣溪事,下莹狱,徙广州〔3〕。

右国史华覈上疏曰〔4〕:“臣闻五帝三王,皆立史官〔5〕;叙录功美,垂之无穷。汉时司马迁、班固〔6〕,咸命世大才〔7〕;所撰精妙,与六经俱传。大吴受命,建国南土。大皇帝末年,命太史令丁孚、郎中项峻,始撰《吴书》〔8〕。孚、峻俱非史才,其所撰作,不足纪录。至少帝时〔9〕,更差韦曜、周昭、薛莹、梁广及臣五人,访求往事;所共撰立,备有本末。昭、广先亡;曜负恩蹈罪;莹出为将,复以过徙:其书遂委滞〔10〕,迄今未撰奏。臣愚浅才劣,适可为莹等记注而已〔11〕;若使撰合,必袭孚、峻之迹;惧坠大皇帝之元功〔12〕,损当世之盛美。莹涉学既博,文章尤妙;同僚之中,莹为冠首。今者现吏,虽多经学;记述之才,如莹者少:是以"",为国惜之〔13〕。实欲使卒垂成之功〔14〕,编于前史之末。奏上之后,退填沟壑,无所复恨。”

皓遂召莹还,为左国史〔15〕。

顷之,选曹尚书同郡缪祎,以执意不移,为群小所疾〔16〕,左迁衡阳太守〔17〕。既拜,又追以职事见诘责,拜表陈谢。因过诣莹〔18〕,复为人所白〔19〕,云:“祎不惧罪,多将宾客会聚莹许。”乃收祎下狱,徙桂阳;莹,还广州。未至,召莹还,复职。

是时法政多谬,举措烦苛;莹每上便宜〔20〕,陈缓刑简役,以济育百姓:事或施行。迁光禄勋。天纪四年,晋军征皓;皓奉书于司马伷、王浑、王濬请降:其文,莹所造也。

莹既至洛阳,特先见叙〔21〕,为散骑常侍;答问处当〔22〕,皆有条理。〔一〕

太康三年,卒。著书八篇,名曰《新议》。〔二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圣溪:运河名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北。

〔2〕武昌左部督:官名。陆逊死后,他担任右都护时的长江防线,又划分为两段:武昌以上到蒲圻(今湖北赤壁市西北),归武昌右部督指挥,治所在蒲圻;武昌以下归武昌左都督指挥,治所在武昌。

〔3〕徙:流放。

〔4〕右国史:官名。撰写孙吴史书的史官。

〔5〕五帝:传说的五位远古帝王。说法很多。《史记》认为指黄帝、颛顼(zhuān xū)、帝喾(kù)、唐尧、虞舜。三王:指夏禹、商汤、周武王。

〔6〕司马迁:字子长。左冯翊夏阳(今陕西韩城市西南)人。西汉史学家、文学家和思想家。早年漫游天下。武帝时任太史令。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,得罪下狱,受宫刑。出狱后任中书令。发愤撰写《史记》一百三十篇,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,在史学和文学上都具有极高的价值。传见《史记》卷一百三十、《汉书》卷六十二。班固(公元 32—92):字孟坚。右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市东北)人。东汉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历二十余年,在其父班彪《史记后传》的基础上,撰成《汉书》一百篇,分为一百二十卷。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,叙事详密,文辞典雅。又善作赋,代表作有《两都赋》等。和帝永元元年(公元 69),随大将军窦宪攻匈奴,任中护军。后窦宪因专权被处死,他受牵连,死在狱中。传附《后汉书》卷四十《班彪列传》。

〔7〕命世:这里指著名于世。

〔8〕太史令:官名。负责观察天文,记载祥瑞灾异,制定历法,每逢朝廷有祭祀嫁娶,则负责选择吉日良辰。

〔9〕少帝:指被废黜的孙亮。

〔10〕委滞:放置。

〔11〕记注:记录。

〔12〕坠:丧失。

〔13〕""(lóu lóu):恳切。

〔14〕卒:完成。

〔15〕左国史:官名。与右国史同为撰写孙吴史书的史官。

〔16〕小:小人。

〔17〕左迁:降职。

〔18〕过(guō)诣:拜访。

〔19〕白:举报。

〔20〕便宜:有利和适当的建议。

〔21〕见叙:受到任用。

〔22〕处当:处事和任职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干宝《晋纪》曰:“武帝从容问莹曰:‘孙皓之所以亡者何也?’莹对曰:‘归命侯臣皓之君吴也,昵近小人,刑罚妄加;大臣大将,无所亲信;人人忧恐,各不自保。危亡之衅,实由于此。’帝遂问吴士存亡者之贤愚,莹各以状对。”

〔二〕王隐《晋书》曰:“莹子兼,字令长。清素有器宇,资望故如上国,不似吴人。历位二宫,丞相长史。元帝践阼,累迁丹杨尹、尚书,又为太子少傅。自综至兼,三世傅东宫。”

上一篇:子珝,官至威南将军。征交阯还,道病死。珝弟莹,字道言。初为秘府中书郎。孙休即位,为散骑中常侍。数年,以病去官。孙皓初,为左执法。迁选曹尚书。及立太子,又领少傅。建衡年,皓追叹莹父综遗文,且命莹继作。莹献诗曰:惟臣之先,昔仕于汉;奕世绵绵,颇涉台观。暨臣父综,遭时之难,卯金失御,邦家毁乱。适兹乐土,庶存孑遗;天启其心,东南是归。厥初流隶,困于蛮垂;大皇开基,恩德远施。特蒙招命,拯擢泥污;释放巾褐,受职剖符。作守合浦,在海之隅;迁入京辇,遂升机枢。枯瘁更荣,绝统复纪;自微而显,非愿之始。亦惟宠遇,心存足止。重值文皇,建号东宫;乃作少傅,光华益隆。明明圣嗣,至德谦崇;礼遇兼加,惟渥惟丰。哀哀先臣,念竭其忠;洪恩未报,委世以终。嗟臣蔑贱,惟昆及弟;幸生幸育,托综遗体。过庭既训,顽蔽难启。堂构弗克,志存耦耕;岂悟圣朝,仁泽流盈。追录先臣,愍其无成;是济是拔,被以殊荣。珝忝千里,受命南征;旌旗备物,金革扬声。及臣斯陋,实暗实微;既显前轨,人物之机;复傅东宫,继世荷辉;才不逮先,是忝是违。乾德博好,文雅是贵;追悼亡臣,冀存遗类。如何愚胤,曾无仿佛!瞻彼旧宠,顾此顽虚;孰能忍愧,臣实与居。夙夜反侧,克心自论;父子兄弟,累世蒙恩。死惟结草,生誓投身;虽则灰陨,无报万分!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