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严畯字曼才,彭城人也。少耽学,善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,又好《说文》。避乱江东,与诸葛瑾、步骘,齐名友善。性质直纯厚;其于人物,忠告善导,志存补益。张昭进之于孙权,权以为骑都尉,从事中郎。及横江将军鲁肃卒,权以畯代肃;督兵万人,镇据陆口。众人咸为畯喜,畯前后固辞:“朴素书生,不闲军事;非才而据,咎悔必至!”发言慷慨,至于流涕。权乃听焉,世嘉其能以实让。权为吴王,及称尊号,畯尝为卫尉。使至蜀,蜀相诸葛亮深善之。不蓄禄赐,皆散之亲戚知故:家常不充。广陵刘颖与畯有旧,颖精学家巷。权闻,征之,以疾不就;其弟略,为零陵太守,卒官,颖往赴丧:权知其诈病,急驿收录。畯亦驰语颖,使还谢权。权怒,废畯,而颖得免罪。久之,以畯为尚书令。后卒。畯著《孝经传》、《潮水论》;又与裴玄、张承论管仲、季路:皆传于世。玄字彦黄,下邳人也。亦有学行,官至太中大夫。问子钦齐桓、晋文、夷、惠人优劣,钦答所见;与玄相反覆,各有文理。钦与太子登游处,登称其翰采。

【原文】

严畯字曼才,彭城人也。少耽学,善《诗》、《书》、三《礼》〔1〕,又好《说文》〔2〕。避乱江东,与诸葛瑾、步骘,齐名友善。性质直纯厚;其于人物,忠告善导,志存补益。

张昭进之于孙权,权以为骑都尉,从事中郎〔3〕。及横江将军鲁肃卒〔4〕,权以畯代肃;督兵万人,镇据陆口。众人咸为畯喜,畯前后固辞:“朴素书生,不闲军事〔5〕;非才而据,咎悔必至!”发言慷慨,至于流涕。〔一〕权乃听焉,世嘉其能以实让。

权为吴王,及称尊号,畯尝为卫尉。使至蜀,蜀相诸葛亮深善之。不蓄禄赐,皆散之亲戚知故〔6〕:家常不充。

广陵刘颖与畯有旧,颖精学家巷〔7〕。权闻,征之,以疾不就;其弟略,为零陵太守,卒官,颖往赴丧:权知其诈病,急驿收录〔8〕。畯亦驰语颖,使还谢权。权怒,废畯,而颖得免罪。

久之,以畯为尚书令。后卒。〔二〕

畯著《孝经传》、《潮水论》;又与裴玄、张承论管仲、季路〔9〕:皆传于世。

玄字彦黄,下邳人也。亦有学行〔10〕,官至太中大夫。问子钦齐桓、晋文、夷、惠四人优劣〔11〕,钦答所见;与玄相反覆,各有文理。钦与太子登游处,登称其翰采〔12〕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《诗》:书名。即《诗经》。《书》:书名。即《尚书》。三《礼》:儒家有关礼的三部经典著作。即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和《仪礼》。

〔2〕《说文》:书名。即《说文解字》的简称。文字学著作。东汉许慎撰。慎字叔重,汝南郡召陵(今河南漯河市东)人。曾任太尉府幕僚、县长等官职。师事贾逵,习古文经学。著《说文解字》十四卷并叙目共十五卷。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原的字书,对后世影响巨大。许慎传见《后汉书》卷七十九下《儒林列传》下。

〔3〕从事中郎:官名。孙权将军府下属,参谋军事。

〔4〕横江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
〔5〕闲:熟习。

〔6〕知故:知己和老友。

〔7〕家巷:家庭街巷。指民间。

〔8〕急驿:紧急派出的驿使。收录:逮捕。

〔9〕季路:即仲由(前 542—前 480)。字子路,又字季路。卞(今山东泗水县东)人。孔子学生。好勇,任卫国大夫,死于卫国内乱。传见《史记》卷六十七《仲尼弟子列传》。

〔10〕学行(xìng):学问品行。

〔11〕晋文:即晋文公重耳(前 697—前 628)。春秋时晋国国君,前 636 至前 628 年在位。因晋国发生内乱,在外流亡十九年。得秦国帮助,回国即位。整顿内政,加强军队,平定周朝内乱,大胜楚军,成为继齐桓公之后又一个霸主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三十九《晋世家》。夷:即伯夷。商末孤竹君的长子。最初孤竹君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。孤竹君死,叔齐让位,伯夷不受,两人投奔周国。反对周武王进攻商纣,逃入首阳山,不食周粟而饿死。传见《史记》卷六十一。惠:即柳下惠。展氏,名获,字禽。食邑在柳下,谥号为惠,故又称柳下惠。曾任鲁国的士师,掌管刑狱。以讲究礼节而著名。又眷恋故土,虽遭受多次贬黜也不离开鲁国。

〔12〕称:称赞。翰采:文采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志林》曰:“权又试畯骑,上马,堕鞍。”

〔二〕《吴书》曰:“畯时年七十八。二子:凯、爽。凯官至升平少府。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