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令还吴迎家,道病卒。临困,授子靖留笺曰:“自古有国有家者,咸欲修德政以比隆盛世;至于其治,多不馨香。非无忠臣贤佐、暗于治体也,由主不胜其情,弗能用耳。夫人情惮难而趋易,好同而恶异:与治道相反。《传》曰‘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’:言善之难也。人君承奕世之基,据自然之势,操柄之威,甘易同之欢,无假取于人;而忠臣挟难进之术,吐逆耳之言:其不合也,不亦宜乎!(虽)离则有衅;巧辩缘间,眩于小忠,恋于恩爱;贤愚杂错,长幼失叙。其所由来,情乱之也。故明君悟之,求贤如饥渴,受谏而不厌;抑情损欲,以义割恩;上无偏谬之授,下无希冀之望。宜加思,含垢藏疾,以成仁覆之大。”时年,卒。权省书流涕。纮著诗、赋、铭、诔余篇。子玄,官至南郡太守,尚书。玄子尚,孙皓时为侍郎。以言语辩捷见知,擢为侍中,中书令。皓使尚鼓琴,尚对曰:“素不能。”敕使学之。后宴,言次说琴之精妙,尚因道:“晋平公使师旷作清角,旷言吾君德薄,不足以听之。”皓意谓尚以斯喻己,不悦;后积他事下狱,皆追以此为诘。送建安作船。久之,又就加诛。初,纮同郡秦松字文表,陈端字子正,并与纮见待于孙策,参与谋谟:各早卒。

【原文】

令还吴迎家〔1〕,道病卒。临困〔2〕,授子靖留笺曰〔3〕:“自古有国有家者,咸欲修德政以比隆盛世;至于其治,多不馨香〔4〕。非无忠臣贤佐、暗于治体也〔5〕,由主不胜其情〔6〕,弗能用耳。夫人情惮难而趋易,好同而恶异:与治道相反〔7〕。《传》曰‘从善如登〔8〕,从恶如崩’:言善之难也。人君承奕世之基〔9〕,据自然之势,操八柄之威〔10〕,甘易同之欢〔11〕,〔一〕无假取于人;而忠臣挟难进之术,吐逆耳之言:其不合也,不亦宜乎!(虽)〔离〕则有衅〔12〕;巧辩缘间〔13〕,眩于小忠〔14〕,恋于恩爱;贤愚杂错〔15〕,长幼失叙。其所由来,情乱之也。故明君悟之,求贤如饥渴,受谏而不厌〔16〕;抑情损欲,以义割恩〔17〕;上无偏谬之授〔18〕,下无希冀之望。宜加三思,含垢藏疾〔19〕,以成仁覆之大〔20〕。”

时年六十,卒。权省书流涕。

纮著诗、赋、铭、诔十余篇〔21〕。〔二〕子玄,官至南郡太守,尚书。〔三〕

玄子尚,〔四〕孙皓时为侍郎〔22〕。以言语辩捷见知〔23〕,擢为侍中,中书令。皓使尚鼓琴,尚对曰:“素不能。”敕使学之。后宴,言次说琴之精妙〔24〕,尚因道:“晋平公使师旷作清角〔25〕,旷言吾君德薄,不足以听之。”皓意谓尚以斯喻己〔26〕,不悦;后积他事下狱,皆追以此为诘。〔五〕送建安作船〔27〕。久之,又就加诛。

初,纮同郡秦松字文表,陈端字子正,并与纮见待于孙策,参与谋谟〔28〕:各早卒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吴:即吴县。

〔2〕困:病危。

〔3〕留笺:(给孙权)留下的书信。

〔4〕馨香:指美好。

〔5〕治体:治理(天下)的根本。

〔6〕不胜:不能克制。

〔7〕治道:治理的规律。

〔8〕登:攀登。形容困难。这两句出自《国语·周语》下。

〔9〕奕世:一代接一代。

〔10〕八柄:八种驾御臣下的手段。

〔11〕甘:喜好。易同:易受他人赞同。

〔12〕衅:裂痕。

〔13〕巧辩:能言善辩(的人)。缘间:趁机。

〔14〕眩:迷惑。

〔15〕杂错:混杂。

〔16〕不厌:不满足。

〔17〕割恩:割舍恩情。

〔18〕偏谬:不正当的和错误的。授:指官爵之类的授予。

〔19〕含垢藏疾:容纳污点,掩藏毛病。比喻君主度量宽宏,能容忍臣下的缺点。

〔20〕仁覆之大:用仁慈覆盖(臣民)的伟大。

〔21〕赋:古代文体名。在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,讲究文采、韵节,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,在当时非常盛行。铭:古代文体名。是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的一种用于规诫或颂扬的韵文。诔(lěi):古代文体名。叙述死者生平品德业绩以表示哀悼的文章。

〔22〕侍郎:官名。这里指中书侍郎,负责起草皇帝的诏命文书。

〔23〕见知:受到知赏。

〔24〕言次:谈话之间。

〔25〕晋平公(?—前 548):名彪。春秋时晋国的国君。前 557 至前 548 年在位。在位时加重赋税,追求享乐,权力被大臣控制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三十九《晋世家》。师旷:春秋时晋国著名的琴师。清角:乐曲名。传说为轩辕黄帝制作,要有德君主才能听,否则将有灾难。见《韩非子·十过》。

〔26〕谓:以为。斯:这件事。

〔27〕建安:郡名。治所在今福建建瓯县南。建安郡是孙吴的造船基地。

〔28〕谋谟:谋划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周礼》大宰职曰:“以八柄诏王驭群臣:一曰爵,以驭其贵;二曰禄,以驭其富;三曰予,以驭其幸;四曰置,以驭其行;五曰生,以驭其福;六曰夺,以驭其贫;七曰废,以驭其罪;八曰诛,以驭其过。”

〔二〕《吴书》曰:“纮见柟榴枕,爱其文,为作赋。陈琳在北见之,以示人曰:‘此吾乡里张子纲所作也。’后纮见陈琳作《武(库)〔军〕赋》、《应机论》,与琳书,深叹美之。琳答曰:‘自仆在河北,与天下隔;此间率少于文章,易为雄伯,故使仆受此过差之谈:非其实也。今景兴在此,足下与子布在彼;所谓小巫见大巫,神气尽矣!’纮既好文学,又善楷篆。与孔融书,自书;融遗纮书曰:‘前劳手笔,多篆书。每举篇见字,欣然独笑,如复睹其人也。’”

〔三〕《江表传》曰:“玄,清介有高行,而才不及纮。”

〔四〕《江表传》(曰)称尚“有俊才”。

〔五〕环氏《吴纪》曰:“皓尝问:‘《诗》云“泛彼柏舟”,惟柏中舟乎?’尚对曰:‘《诗》言“桧楫松舟”,则松亦中舟也。’又问:‘鸟之大者惟鹤,小者惟雀乎?’尚对曰:‘大者有秃鹙,小者有鹪鹩。’皓,性忌胜己;而尚谈论,每出其表:积以致恨。后问:‘孤饮酒以方谁?’尚对曰:‘陛下有百觚之量。’皓云:‘尚知孔丘之不王,而以孤方之!’因此发怒收尚。尚书岑昏,率公卿以下百余人,诣宫叩头请:尚罪得减死。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