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文帝即王位,以郃为左将军,进爵都乡侯。及践阼,进封鄚侯,诏郃与曹真,讨安定卢水胡及东羌;召郃与真并朝许宫。遣南与夏侯尚,击江陵;郃别督诸军渡江,取洲上屯坞。明帝即位,遣南屯荆州。与司马宣王击孙权别将刘阿等,追至祁口;交战,破之。诸葛亮出祁山。加郃位特进,遣督诸军,拒亮将马谡于街亭。谡依阻南山,不下据城。郃绝其汲道,击,大破之。南安、天水、安定郡反,应亮,郃皆破平之。诏曰:“贼亮以巴蜀之众,当虓虎之师;将军被坚执锐,所向克定。朕甚嘉之!”益邑千户,并前千百户。司马宣王治水军于荆州,欲顺沔入江伐吴;诏郃“督关中诸军,往受节度”,至荆州,会冬水浅,大船不得行,乃还屯方城。诸葛亮复出,急攻陈仓。帝驿马召郃,到京都。帝自幸河南城,置酒送郃,遣南北军士万及分遣武卫、虎贲使卫郃。因问郃曰:“迟将军到,亮得无已得陈仓乎?”郃知亮悬军无谷,不能久攻,对曰:“比臣未到,亮已走矣;屈指计亮粮,不至日。”郃晨夜进至南郑,亮退。诏郃还京都,拜征西、车骑将军。郃识变数,善处营阵;料战势地形,无不如计:自诸葛亮皆惮之。郃虽武将而爱乐儒士,尝荐同乡(卑)毕湛经明行修。诏曰:“昔祭遵为将,奏置经大夫;居军中,与诸生雅歌投壶。今将军外勒戎旅,内存国朝;朕嘉将军之意,今擢湛为博士。”诸葛亮复出祁山,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。亮还保祁山,郃追至木门;与亮军交战,飞矢中郃右膝,薨。谥曰壮侯。子雄嗣。郃前后征伐有功,明帝分郃户,封郃子列侯;赐小子爵关内侯。

【原文】

文帝即王位,以郃为左将军,进爵都乡侯。及践阼,进封鄚侯,诏郃与曹真,讨安定卢水胡及东羌;召郃与真并朝许宫。遣南与夏侯尚,击江陵;郃别督诸军渡江,取洲上屯坞。

明帝即位,遣南屯荆州。与司马宣王击孙权别将刘阿等,追至祁口〔1〕;交战,破之。

诸葛亮出祁山。加郃位特进,遣督诸军,拒亮将马谡于街亭。谡依阻南山,不下据城。郃绝其汲道〔2〕,击,大破之。南安、天水、安定郡反,应亮,郃皆破平之。诏曰:“贼亮以巴蜀之众,当虓虎之师〔3〕;将军被坚执锐,所向克定。朕甚嘉之!”益邑千户,并前四千三百户。司马宣王治水军于荆州,欲顺沔入江伐吴;诏郃“督关中诸军,往受节度”,至荆州,会冬水浅,大船不得行,乃还屯方城〔4〕。

诸葛亮复出,急攻陈仓。帝驿马召郃,到京都。帝自幸河南城〔5〕,置酒送郃,遣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卫、虎贲使卫郃〔6〕。因问郃曰:“迟将军到〔7〕,亮得无已得陈仓乎?”郃知亮悬军无谷,不能久攻,对曰:“比臣未到,亮已走矣;屈指计亮粮,不至十日。”郃晨夜进至南郑〔8〕,亮退。诏郃还京都,拜征西、车骑将军。郃识变数,善处营阵;料战势地形,无不如计:自诸葛亮皆惮之。

郃虽武将而爱乐儒士,尝荐同乡(卑)〔毕〕湛经明行修〔9〕。诏曰:“昔祭遵为将〔10〕,奏置五经大夫〔11〕;居军中,与诸生雅歌投壶〔12〕。今将军外勒戎旅,内存国朝〔13〕;朕嘉将军之意,今擢湛为博士。”

诸葛亮复出祁山,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〔14〕。亮还保祁山,郃追至木门〔15〕;与亮军交战,飞矢中郃右膝,薨。〔一〕谥曰壮侯。子雄嗣。郃前后征伐有功,明帝分郃户,封郃四子列侯;赐小子爵关内侯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祁口:地名。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南。

〔2〕汲道:取水的路。

〔3〕虓(xiāo)虎:咆哮的猛虎。

〔4〕方城:山名。在今河南叶县西南。

〔5〕河南:县名。在今河南洛阳市。

〔6〕南北军:即南军与北军。汉代的南军守卫皇宫,北军守卫京城,是禁卫军的主体。曹魏时还保有南北军的名称,但是禁卫军的组织构成已有很大的变化。

〔7〕迟:等到。

〔8〕进至南郑:南郑即今陕西汉中市,远在陈仓以南,当时在蜀军占领之下,张郃不可能放弃陈仓不救而向南穿越秦岭到达这里。此处史文疑有误。

〔9〕经明行修:汉代留下来的人才选用标准之一。用于选用经学教官即博士,要求通晓经典而品行优良。

〔10〕祭(zhài)遵(?—公元 33):字弟孙,颍川郡颍阳(今河南许昌市西)人。随刘秀起兵,屡有战功。东汉建立,任征虏将军,封颍阳侯。传见《后汉书》卷二十。

〔11〕五经大夫:祭遵请求设立的官职。没有正式设立。

〔12〕雅歌:歌唱《诗经》中《大雅》、《小雅》部分的诗歌。这是一种重视儒家礼乐的行为。投壶:古代流传的一种风雅游戏。在细颈圆壶中装入小豆,隔一定的距离,用柘木做成的箭向壶口投去,以投入壶中的箭多者为优胜。

〔13〕存国朝:为朝廷着想。

〔14〕诏郃督诸将:据本书卷三《明帝纪》、卷三十五《诸葛亮传》裴注引《汉晋春秋》记载,公元 231年诸葛亮再出祁山时,曹魏防守大军的主帅是司马懿,张郃只是司马懿督领的大将之一。这里把张郃说成是督领诸将的主帅,是为司马懿讳言。张郃遇埋伏阵亡,责任在司马懿,是他强令张郃穷追蜀军造成的恶果。把张郃说成主帅,则中箭身死只能怪张郃自己。

〔15〕木门:地名。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约 60 公里的牡丹乡木门村,位于祁山以东不远。木门道所经过有峡谷,深邃陡峭,最窄处宽度仅 50 米左右。附近曾有当时的箭镞、刀、矛、弓等文物出土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魏略》曰:“亮军退,司马宣王使郃追之。郃曰:‘军法:围城必开出路,归军勿追。’宣王不听。郃不得已,遂进。蜀军乘高布伏,弓弩乱发,矢中郃髀。”

上一篇:张郃字*乂,河间鄚人也。汉末,应募讨黄巾,为军司马,属韩馥。馥败,以兵归袁绍。绍以郃为校尉,使拒公孙瓒。瓒破,郃功多,迁宁国中郎将。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。绍遣将淳于琼等督运,屯乌巢,太祖自将急击之。郃说绍曰:“曹公兵精,往必破琼等;琼等破,则将军事去矣:宜急引兵救之!”郭图曰:“郃计非也!不如攻其本营,势必还;此为不救而自解也。”郃曰:“曹公营固,攻之必不拔;若琼等见擒,吾属尽为虏矣。”绍但遣轻骑救琼;而以重兵攻太祖营,不能下。太祖果破琼等,绍军溃。图惭,又更谮郃曰:“郃快军败,出言不逊。”郃惧,乃归太祖。太祖得郃甚喜,谓曰:“昔子胥不早悟,自使身危;岂若微子去殷、韩信归汉邪!”拜郃偏将军,封都亭侯,授以众。从攻邺,拔之。又从击袁谭于勃海,别将军围雍奴,大破之。从讨柳城,与张辽俱为军锋,以功迁平狄将军。别征东莱,讨管承;又与张辽讨陈兰、梅成等,破之。从破马超、韩遂于渭南。围安定,降杨秋。与夏侯渊讨鄜贼梁兴及武都氐。又破马超,平宋建。太祖征张鲁,先遣郃督诸军讨兴和氐王窦茂。太祖从散关入汉中,又先遣郃督步卒千,于前通路。至阳平,鲁降。太祖还,留郃与夏侯渊等守汉中,拒刘备。郃别督诸军,降巴东、巴西郡,徙其民于汉中。进军宕渠,为备将张飞所拒,引还南郑。拜荡寇将军。刘备屯阳平,郃屯广石。备以精卒万余,分为部,夜急攻郃;郃率亲兵搏战,备不能克。其后备于走马谷烧都围;渊救火,从他道与备相遇,交战;短兵接刃,渊遂没。郃还阳平,当是时,新失元帅,恐为备所乘,军皆失色。渊司马郭淮乃令众曰:“张将军,国家名将,刘备所惮;今日事急,非张将军不能安也!”遂推郃为军主。郃出,勒兵安阵,诸将皆受郃节度,众心乃定。太祖在长安,遣使假郃节。太祖遂自至汉中,刘备保高山,不敢战。太祖乃引出汉中诸军,郃还屯陈仓。
下一篇:徐晃字公明,河东杨人也。为郡吏。从车骑将军杨奉讨贼,有功,拜骑都尉。李傕、郭汜之乱长安也,晃说奉,令与天子还洛阳;奉从其计,天子渡河至安邑,封晃都亭侯。及到洛阳,韩暹、董承日争斗,晃说奉令归太祖。奉欲从之,后悔;太祖讨奉于梁,晃遂归太祖。太祖授晃兵,使击卷、原武贼;破之,拜裨将军。从征吕布,别降布将赵庶、李邹等。与史涣斩眭固于河内。从破刘备。又从破颜良,拔白马;进至延津,破文丑,拜偏将军。与曹洪击!强贼祝臂,破之。又与史涣击袁绍运车于故市,功最多,封都亭侯。太祖既围邺,破邯郸。易阳令韩范,伪以城降而拒守,太祖遣晃攻之。晃至,飞矢城中,为陈成败;范悔,晃辄降之。既而言于太祖曰:“袁未破,诸城未下者倾耳而听;今日灭易阳,明日皆以死守:恐河北无定时也。愿公降易阳以示诸诚,则莫不望风。”太祖善之。别讨毛城,设伏兵掩击,破屯。从破袁谭于南皮,讨平原叛贼,克之。从征蹋顿,拜横野将军。从征荆州,别屯樊,讨中庐、临沮、宜城贼。又与满宠讨关羽于汉津,与曹仁击周瑜于江陵。年,讨太原反者,围大陵;拔之,斩贼帅商曜。韩遂、马超等反关右,遣晃屯汾阴以抚河东;赐牛酒,令上先人墓。太祖至潼关,恐不得渡,召问晃。晃曰:“公盛兵于此,而贼不复别守蒲坂,知其无谋也。今假臣精兵,渡蒲坂津;为军先置,以截其里:贼可擒也。”太祖曰:“善!”使晃以步骑千人,渡津。作堑栅未成,贼梁兴夜将步骑千余人攻晃;晃击走之,太祖军得渡,遂破超等。使晃与夏侯渊平隃麋、汧诸氐,与太祖会安定。太祖还邺,使晃与夏侯渊平鄜、夏阳余贼,斩梁兴,降千余户。从征张鲁。别遣晃讨攻椟、仇夷诸山氐,皆降之。迁平寇将军。解将军张顺围,击贼陈福等余屯,皆破之。太祖还邺,留晃与夏侯渊拒刘备于阳平。备遣陈式等余营,绝马鸣阁道;晃别征,破之。贼自投山谷,多死者。太祖闻,甚喜,假晃节。令曰:“此阁道,汉中之险要咽喉也。刘备欲断绝外内,以取汉中。将军举,克夺贼计,善之善者也!”太祖遂自至阳平,引出汉中诸军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