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张郃字*乂,河间鄚人也。汉末,应募讨黄巾,为军司马,属韩馥。馥败,以兵归袁绍。绍以郃为校尉,使拒公孙瓒。瓒破,郃功多,迁宁国中郎将〔1〕。
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。〔一〕绍遣将淳于琼等督运,屯乌巢,太祖自将急击之。郃说绍曰:“曹公兵精,往必破琼等;琼等破,则将军事去矣:宜急引兵救之!”郭图曰:“郃计非也!不如攻其本营,势必还;此为不救而自解也。”郃曰:“曹公营固,攻之必不拔;若琼等见擒,吾属尽为虏矣。”绍但遣轻骑救琼;而以重兵攻太祖营,不能下。太祖果破琼等,绍军溃。图惭,又更谮郃曰:“郃快军败〔2〕,出言不逊。”郃惧,乃归太祖。〔二〕太祖得郃甚喜,谓曰:“昔子胥不早悟〔3〕,自使身危;岂若微子去殷、韩信归汉邪!”
拜郃偏将军,封都亭侯,授以众。从攻邺,拔之。又从击袁谭于勃海,别将军围雍奴,大破之。从讨柳城,与张辽俱为军锋,以功迁平狄将军〔4〕。别征东莱,讨管承;又与张辽讨陈兰、梅成等,破之。从破马超、韩遂于渭南。围安定,降杨秋。与夏侯渊讨鄜贼梁兴及武都氐。又破马超,平宋建。
太祖征张鲁,先遣郃督诸军讨兴和氐王窦茂〔5〕。太祖从散关入汉中,又先遣郃督步卒五千,于前通路。至阳平〔6〕,鲁降。太祖还,留郃与夏侯渊等守汉中,拒刘备。郃别督诸军,降巴东、巴西二郡〔7〕,徙其民于汉中。进军宕渠〔8〕,为备将张飞所拒,引还南郑。拜荡寇将军。刘备屯阳平,郃屯广石〔9〕。备以精卒万余,分为十部,夜急攻郃;郃率亲兵搏战,备不能克。
其后备于走马谷烧都围〔10〕;渊救火,从他道与备相遇,交战;短兵接刃,渊遂没。郃还阳平,〔三〕当是时,新失元帅,恐为备所乘,三军皆失色。渊司马郭淮乃令众曰:“张将军,国家名将,刘备所惮;今日事急,非张将军不能安也!”遂推郃为军主。郃出,勒兵安阵,诸将皆受郃节度,众心乃定。太祖在长安,遣使假郃节。太祖遂自至汉中,刘备保高山,不敢战。太祖乃引出汉中诸军,郃还屯陈仓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宁国中郎将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〔2〕快军败:对我军打败仗感到快活。
〔3〕子胥:即伍子胥。
〔4〕平狄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〔5〕兴和:地名。在今甘肃徽县附近。
〔6〕阳平:即阳平关。当时的阳平关,在今陕西勉县西郊老城乡。
〔7〕巴东:郡名。治所在今重庆市原奉节县东。巴西:郡名。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。
〔8〕宕渠:县名。县治在今四川渠县东北。
〔9〕广石:地名。在今陕西勉县西。
〔10〕走马谷:地名。在今陕西勉县西南。都围:大营外围用树木构成的屏障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汉晋春秋》曰:“郃说绍曰:‘公虽连胜,然勿与曹公战也;密遣轻骑,抄绝其南,则兵自败矣。’绍不从之。”
〔二〕臣松之按《武纪》及《袁绍传》,并云:袁绍使张郃、高览攻太祖营,郃等闻淳于琼破,遂来降,绍众于是大溃。是则缘郃等降,而后绍军坏也。至如此传,为绍军先溃,惧郭图之谮,然后归太祖:为参错不同矣。
〔三〕《魏略》曰:“渊虽为都督,刘备惮郃而易渊。及杀渊,备曰:‘当得其魁,用此何为邪!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