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瑾为人,有容貌思度,于时服其弘雅,权亦重之。大事咨访,又别咨瑾曰:“近得伯言表,以为:‘曹丕已死,毒乱之民,当望旌瓦解,而更静然;闻皆选用忠良,宽刑罚,布恩惠,薄赋省役,以悦民心:其患更深于操时。’孤以为不然。操之所行,其惟杀伐小为过差,及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;至于御将,自古少有。丕之於操,万不及也。今叡之不如丕,犹丕不如操也。其所以务崇小惠,必以其父新死,自度衰微,恐困苦之民朝崩沮,故强屈曲以求民心:欲以自安住耳,宁是兴隆之渐邪!闻任陈长文、曹子丹辈:或文人诸生,或宗室戚臣,宁能御雄才虎将以制天下乎?夫威柄不专,则其事乖错。如昔张耳、陈馀,非不敦睦;至于秉势,自还相贼:乃事理使然也。又长文之徒,昔所以能守善者;以操笮其头,畏操威严;故竭心尽意,不敢为非耳。逮丕继业,年已长大;承操之后,以恩情加之,用能感义。今叡幼弱,随人东西;此曹等辈,必当因此弄巧行态,阿党比周,各助所附。如此之日,奸谗并起,更相陷怼,转成嫌贰。自尔已往,群下争利;主幼不御,其为败也,焉得久乎?所以知其然者,自古至今,安有人把持刑柄,而不离剌转相蹄啮者也!强当陵弱,弱当求援:此乱亡之道也。子瑜,卿但侧耳听之;伯言常长于计校,恐此事小短也。”

【原文】

瑾为人,有容貌思度,于时服其弘雅,权亦重之。大事咨访,又别咨瑾曰:“近得伯言表〔1〕,以为:‘曹丕已死,毒乱之民〔2〕,当望旌瓦解,而更静然;闻皆选用忠良,宽刑罚,布恩惠,薄赋省役,以悦民心:其患更深于操时。’孤以为不然。操之所行,其惟杀伐小为过差〔3〕,及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;至于御将,自古少有。丕之於操,万不及也。今叡之不如丕〔4〕,犹丕不如操也。其所以务崇小惠,必以其父新死,自度衰微,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,故强屈曲以求民心〔5〕:欲以自安住耳〔6〕,宁是兴隆之渐邪〔7〕!闻任陈长文、曹子丹辈〔8〕:或文人诸生〔9〕,或宗室戚臣,宁能御雄才虎将以制天下乎?夫威柄不专,则其事乖错。如昔张耳、陈馀〔10〕,非不敦睦;至于秉势,自还相贼〔11〕:乃事理使然也。又长文之徒,昔所以能守善者;以操笮其头〔12〕,畏操威严;故竭心尽意,不敢为非耳。逮丕继业,年已长大;承操之后,以恩情加之,用能感义。今叡幼弱,随人东西;此曹等辈,必当因此弄巧行态〔13〕,阿党比周〔14〕,各助所附。如此之日,奸谗并起,更相陷怼〔15〕,转成嫌贰〔16〕。〔一〕自尔已往,群下争利;主幼不御,其为败也,焉得久乎?所以知其然者,自古至今,安有四五人把持刑柄〔17〕,而不离剌转相蹄啮者也〔18〕!强当陵弱,弱当求援:此乱亡之道也。子瑜,卿但侧耳听之;伯言常长于计校〔19〕,恐此一事小短也。”〔一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伯言:陆逊字伯言。

〔2〕毒乱:痛恨变乱。

〔3〕过差:过分。

〔4〕叡:即曹叡(公元 206—239)。事详本书卷三。

〔5〕强:勉强。

〔6〕安住:安定。

〔7〕宁:岂。渐:趋势。

〔8〕陈长文:即陈群(?—公元 236)。传见本书卷二十二。曹子丹:即曹真(?—公元231)。传见本书卷九。

〔9〕诸生:儒生。

〔10〕张耳(?—前 202):大梁(今河南开封市)人。秦末与陈馀一同随从武臣起兵。项羽分封诸侯,被封为常山王。后投刘邦,改立为赵王。传见《史记》卷八十九、《汉书》卷三十二。陈馀(?—前 204):大梁人。秦末与张耳一同随从武臣起兵,占领赵国故地。武臣死,他与张耳共立赵歇为王。因与张耳不和,驱走张耳,自立为代王。后被韩信击败自杀。传见《史记》卷八十九、《汉书》卷三十二。

〔11〕自还相贼:反而自相残杀。

〔12〕笮(zé):压榨。

〔13〕行态:耍花招。

〔14〕阿(ē)党比周:结党营私。

〔15〕陷怼(duì):陷害怨恨。

〔16〕嫌贰:仇敌。

〔17〕刑柄:生杀大权。

〔18〕离剌(là):背离。蹄啮:蹄踢口咬。

〔19〕计校(jiào):计算衡量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臣松之以为:魏明帝一时明主,政自己出;孙权此论,竟为无征。而史载之者,将以主幼国疑,威柄不一,乱亡之形,有如权言,宜其存录,以为鉴戒;或当以虽失之于明帝,而事著于齐王。齐王之世,可不谓验乎!不敢显斥,抑足表之微辞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