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后从讨关羽,封宣城侯。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〔1〕,住公安。
刘备东伐吴,吴王求和。瑾与备笺曰:“奄闻旗鼓来至白帝〔2〕。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〔3〕,危害关羽;怨深祸大,不宜答和:此用心于小,未留意于大者也。试为陛下,论其轻重及其大小;陛下若抑威损忿,暂省瑾言者,计可立决,不复咨之于群后也〔4〕。陛下以关羽之亲,何如先帝〔5〕?荆州大小,孰与海内〔6〕?俱应仇疾〔7〕,谁当先后?若审此数,易于反掌。”〔一〕
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〔8〕,权曰:“孤与子瑜,有死生不易之誓。子瑜之不负孤,犹孤之不负子瑜也。”〔二〕
黄武元年,迁左将军〔9〕,督公安,假节,封宛陵侯。〔三〕
虞翻以狂直流徙〔10〕,惟瑾屡为之说。翻与所亲书曰:“诸葛敦仁〔11〕,则天活物〔12〕;比蒙清论〔13〕,有以保分〔14〕。恶积罪深,见忌殷重;虽有祁老之救〔15〕,德无羊舌:解释难冀也〔16〕。”
【注释】
〔1〕绥南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〔2〕奄闻:突然听说。旗鼓:代指军队。
〔3〕此州:指诸葛瑾当时驻守的荆州。
〔4〕群后:群臣。
〔5〕先帝:指汉献帝。当时传闻汉献帝被曹丕杀死,所以这样称呼。
〔6〕孰与海内:比起四海之内怎么样。
〔7〕仇疾:仇恨。
〔8〕亲人:亲近的人。
〔9〕左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〔10〕流徙:流放。
〔11〕敦仁:看重仁慈。
〔12〕则天:效法上天。
〔13〕比(bì):近来。
〔14〕保分:担保和分辨。
〔15〕祁老:即祁奚。字黄羊。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。晋悼公时任中军尉。晋国另一个大夫羊舌肸(xī),因弟弟羊舌虎参与政治动乱而被囚禁。祁奚认为羊舌肸有德,不应被杀,就向执政的范宣子申诉,单舌肸因而得救。事见《左传》襄公二十一年。
〔16〕解释:解脱释放。难冀:难以实现期望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臣松之云:以为刘后以庸蜀为关河,荆楚为维翰;关羽扬兵沔、汉,志陵上国,虽匡主定霸,功未可必,要为威声远震,有其经略。孙权潜包祸心,助魏除害;是为剪宗子勤王之师,纾曹公移都之计。拯汉之规,于兹而止;义旗所指,宜其在孙氏矣!瑾以大义责备,答之何患无辞;且备、羽相与,有若四体;股肱横亏,愤痛已深,岂此奢阔之书所能回驻哉!载之于篇,实为辞章之费。
〔二〕《江表传》曰:“瑾之在南郡,人有密谗瑾者,此语颇流闻于外。陆逊表,保明瑾无此,宜以散其意。权报曰:‘子瑜与孤,从事积年,恩如骨肉,深相明究;其为人,非道不行,非义不言。玄德昔遣孔明至吴,孤尝语子瑜曰:“卿与孔明同产;且弟随兄,于义为顺:何以不留孔明?孔明若留从卿者,孤当以书解玄德,意自随人耳。”子瑜答孤言:“弟亮已失身于人,委质定分,义无二心!弟之不留,犹瑾之不往也。”其言足贯神明。今岂当有此乎?孤前得妄语文疏,即封示子瑜,并手笔与子瑜;即得其报,论天下君臣大节一定之分。孤与子瑜,可谓神交,非外言所间也。知卿意至,辄封来表,以示子瑜,使知卿意。’”
〔三〕《吴录》曰:“曹真、夏侯尚等,围朱然于江陵,又分据中州。瑾以大兵,为之救援。瑾性弘缓,推道理,任计画;无应猝倚伏之术,兵久不解:权以此望之。及春水生,潘璋等作水城于上流;瑾进攻浮桥,真等退走。虽无大勋,亦以全师保境为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