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权悲感,未视事。昭谓权曰:“夫为人后者,贵能负荷先轨,克昌堂构,以成勋业也!方今天下鼎沸,群盗满山;孝廉何得寝伏哀戚,肆匹夫之情哉!”乃身自扶权上马,陈兵而出:然后众心知有所归。昭复为权长史,授任如前。后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,昭为军师。权每田猎,常乘马射虎。虎尝突前,攀持马鞍。昭变色而前曰:“将军何有当尔!夫为人君者,谓能驾御英雄,驱使群贤;岂谓驰逐于原野,校勇于猛兽者乎?如有旦之患,奈天下笑何!”权谢昭曰:“年少,虑事不远:以此惭君!”然犹不能已;乃作射虎车,为方目,闲不置盖;人为御,自于中射之。时有逸群之兽,辄复犯车;而权每手击以为乐。昭虽谏争,常笑而不答。魏黄初年,遣使者邢贞,拜权为吴王。贞入门,不下车。昭谓贞曰:“夫礼无不敬,故法无不行。而君敢自尊大,岂以江南寡弱,无方寸之刃故乎!”贞即遽下车。拜昭为绥远将军,封由拳侯。权于武昌,临钓台,饮酒大醉。权使人以水洒群臣,曰:“今日酣饮,惟醉堕台中,乃当止耳!”昭正色不言,出外,车中坐。权遣人呼昭还,谓曰:“为共作乐耳,公何为怒乎?”昭对曰:“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,当时亦以为乐,不以为恶也!”权默然,有惭色,遂罢酒。初,权当置丞相,众议归昭。权曰:“方今多事,职统大者责重:非所以优之也。”后孙邵卒,百僚复举昭。权曰:“孤岂为子布有爱乎?(领)顾丞相事烦,而此公性刚;所言不从,怨咎将兴:非所以益之也!”乃用顾雍。权既称尊号,昭以老病,上还官位及所统领。更拜辅吴将军,班亚司;改封娄侯,食邑万户。

【原文】

权悲感,未视事。昭谓权曰:“夫为人后者〔1〕,贵能负荷先轨〔2〕,克昌堂构〔3〕,以成勋业也!方今天下鼎沸〔4〕,群盗满山;孝廉何得寝伏哀戚〔5〕,肆匹夫之情哉!”乃身自扶权上马,陈兵而出:然后众心知有所归。昭复为权长史,授任如前。〔一〕后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,昭为军师。

权每田猎,常乘马射虎。虎尝突前,攀持马鞍。昭变色而前曰:“将军何有当尔〔6〕!夫为人君者,谓能驾御英雄,驱使群贤;岂谓驰逐于原野,校勇于猛兽者乎〔7〕?如有一旦之患,奈天下笑何!”

权谢昭曰:“年少,虑事不远:以此惭君!”然犹不能已;乃作射虎车,为方目〔8〕,闲不置盖〔9〕;一人为御,自于中射之。时有逸群之兽,辄复犯车;而权每手击以为乐。昭虽谏争,常笑而不答。

魏黄初二年,遣使者邢贞,拜权为吴王。贞入门,不下车。昭谓贞曰:“夫礼无不敬,故法无不行。而君敢自尊大,岂以江南寡弱,无方寸之刃故乎!”贞即遽下车〔10〕。拜昭为绥远将军,封由拳侯。〔二〕

权于武昌,临钓台〔11〕,饮酒大醉。权使人以水洒群臣,曰:“今日酣饮,惟醉堕台中,乃当止耳!”昭正色不言,出外,车中坐。权遣人呼昭还,谓曰:“为共作乐耳,公何为怒乎?”昭对曰:“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〔12〕,当时亦以为乐,不以为恶也!”权默然,有惭色,遂罢酒。

初,权当置丞相,众议归昭。权曰:“方今多事,职统大者责重:非所以优之也〔13〕。”后孙邵卒〔14〕,百僚复举昭。权曰:“孤岂为子布有爱乎?(领)〔顾〕丞相事烦〔15〕,而此公性刚;所言不从,怨咎将兴:非所以益之也!”乃用顾雍。

权既称尊号,昭以老病,上还官位及所统领〔16〕。〔三〕更拜辅吴将军〔17〕,班亚三司〔18〕;改封娄侯,食邑万户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为人后:充当别人(此处指孙策)的继承者。

〔2〕负荷先轨:遵循先人开辟的道路。

〔3〕克:能够。昌堂构:使先人开创的基业昌盛。

〔4〕鼎沸:形容社会极度动荡不安。

〔5〕孝廉:指孙权。孙权曾被举为孝廉。这时孙权未正式就职,故以孝廉称呼他。

〔6〕何有当尔:为什么要这样。

〔7〕校(jiào):比试。

〔8〕方目:方孔。

〔9〕闲:(上面)空着。

〔10〕遽(jù):急忙。

〔11〕钓台:台名。当时武昌县有樊山,北临长江,钓台就在山下的长江边。

〔12〕纣:商代最后的君主。又名帝辛。被周武王击败,自焚而死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三《殷本纪》。糟丘:酒糟堆成山丘。形容酿酒之多。

〔13〕优之:优待他。

〔14〕孙邵:事见本书卷四十七《吴主传》裴注引《吴录》。他是孙吴第一任丞相。

〔15〕顾:顾虑。

〔16〕统领:指统领的军队。

〔17〕辅吴将军:官名。孙吴专为张昭设置。属于荣誉性职务,无实权。

〔18〕班:官位的排列次序。三司:三公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吴书》曰:“是时,天下分裂,擅命者众。孙策莅事日浅,恩泽未洽;一旦倾陨,士民狼狈,颇有同异。及昭辅权,绥抚百姓;诸侯、宾旅寄寓之士,得用自安。权每出征,留昭镇守,领幕府事。后黄巾贼起,昭讨平之。权征合肥,命昭别讨匡琦;又督领诸将,攻破豫章贼率周凤等于南城。自此希复将帅,常在左右,为谋谟臣。权以昭旧臣,待遇尤重。”

〔二〕《吴录》曰:“昭与孙绍、滕胤、郑礼等,采周、汉,撰定朝仪。”

〔三〕《江表传》曰:“权既即尊位,请会百官,归功周瑜。昭举笏,欲褒赞功德;未及言,权曰:‘如张公之计,今已乞食矣!’昭大惭,伏地流汗。昭忠謇亮直,有大臣节,权敬重之;然所以不相昭者,盖以昔驳周瑜、鲁肃等议为非也。”

臣松之以为:张昭劝迎曹公,所存岂不远乎?夫其扬休正色,委质孙氏;诚以厄运初遘,涂炭方始,自策及权,才略足辅;是以尽诚匡弼,以成其业,上藩汉室,下保民物:鼎峙之计,本非其志也。曹公仗顺而起,功以义立;冀以清一诸华,拓平荆郢:大定之机,在于此会。若使昭议获从,则六合为一;岂有兵连祸结,遂为战国之弊哉!虽无功于孙氏,有大当于天下矣。昔窦融归汉,与国升降;张鲁降魏,赏延于世。况权举全吴,望风顺服?宠灵之厚,其可测量哉!然则昭为人谋,岂不忠且正乎!

下一篇:在里宅无事,乃著《春秋左氏传解》及《论语注》。权尝问卫尉严畯:“宁念小时所*诵书不?”畯因诵《孝经》“仲尼居”。昭曰:“严畯鄙生。臣请为陛下诵之。”乃诵“君子之事上”,咸以昭为知所诵。昭每朝见,辞气壮厉,义形于色;曾以直言逆旨,中不进见。后蜀使来,称蜀德美;而群臣莫拒。权叹曰:“使张公在坐,彼不折则废;安复自夸乎?”明日,遣中使劳问,因请见昭。昭避席谢,权跪止之。昭坐定,仰曰:“昔太后、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,而以陛下属老臣。是以思尽臣节,以报厚恩;使泯没之后,有可称述。而意虑浅短,违逆盛旨;自分幽沦,长弃沟壑;不图复蒙引见,得奉帷幄。然臣愚心所以事国,志在忠益,毕命而已。若乃变心易虑,以偷荣取容,此臣所不能也!”权辞谢焉。权以公孙渊称藩,遣张弥、许晏至辽东,拜渊为燕王。昭谏曰:“渊背魏惧讨,远来求援:非本志也。若渊改图,欲自明于魏;两使不返,不亦取笑于天下乎!”权与相反覆,昭意弥切;权不能堪,按刀而怒曰:“吴国士人,入宫则拜孤,出宫则拜君;孤之敬君,亦为至矣!而数于众中折孤,孤常恐失计!”昭熟视权曰:“臣虽知言不用,每竭愚忠者,诚以太后临崩,呼老臣于床下,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!”因涕泣横流。权掷刀致地,与昭对泣:然卒遣弥、晏往。昭忿言之不用,称疾不朝。权恨之,土塞其门;昭又于内,以土封之。渊果杀弥、晏;权数慰谢昭,昭固不起。权因出过其门,呼昭;昭辞疾笃。权烧其门,欲以恐之;昭更闭户。权使人灭火,住门良久。昭诸子,共扶昭起;权载以还宫,深自克责。昭不得已,然后朝会。昭容貌矜严,有威风。权常曰:“孤与张公言,不敢妄也!”举邦惮之。年,嘉禾年卒。遗令幅巾素棺,殓以时服。权素服临吊,谥曰文侯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