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陆瑁字子璋。丞相逊弟也。少好学笃义。陈国陈融、陈留濮阳逸、沛郡蒋纂、广陵袁迪等,皆单贫有志,就瑁游处;瑁割少分甘,与同丰约。及同郡徐原,爰居会稽,素不相识;临死遗书,托以孤弱。瑁为起立坟墓,收导其子。又瑁从父绩早亡,男女,皆数岁以还;瑁迎摄养,至长乃别。州、郡辟举,皆不就。时尚书暨艳盛明臧否,差断署,颇扬人暗昧之失,以显其谪。瑁与书曰:“夫圣人嘉善矜愚,忘过记功,以成美化。加今王业始建,将大统,此乃汉高弃瑕录用之时也。若令善恶异流,贵汝、颍月旦之评;诚可以厉俗明教,然恐未易行也。宜远模仲尼之泛爱,中则郭泰之弘济:近有益于大道也。”艳不能行,卒以致败。

【原文】

陆瑁字子璋。丞相逊弟也〔1〕。少好学笃义。陈国陈融、陈留濮阳逸、沛郡蒋纂、广陵袁迪等,皆单贫有志〔2〕,就瑁游处;〔一〕瑁割少分甘,与同丰约〔3〕。及同郡徐原,爰居会稽〔4〕,素不相识;临死遗书,托以孤弱。瑁为起立坟墓,收导其子。又瑁从父绩早亡,二男一女,皆数岁以还〔5〕;瑁迎摄养〔6〕,至长乃别。

州、郡辟举,皆不就。时尚书暨艳盛明臧否〔7〕,差断三署〔8〕,颇扬人暗昧之失,以显其谪〔9〕。瑁与书曰:“夫圣人嘉善矜愚〔10〕,忘过记功,以成美化。加今王业始建,将一大统〔11〕,此乃汉高弃瑕录用之时也〔12〕。若令善恶异流,贵汝、颍月旦之评〔13〕;诚可以厉俗明教〔14〕,然恐未易行也。宜远模仲尼之泛爱〔15〕,中则郭泰之弘济〔16〕:近有益于大道也。”

艳不能行,卒以致败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逊:即陆逊(公元 183—245)。传见本卷五十八。

〔2〕单:家族力量单薄。

〔3〕丰约:丰盛和俭约。

〔4〕爰(yuán)居:迁居。

〔5〕以还:以下。

〔6〕摄养:收养。

〔7〕盛明:大力表明。臧否(pǐ):对人物的褒贬。

〔8〕差断:比较和判断。三署:指三署的郎官。

〔9〕谪:贬。

〔10〕矜:怜悯。

〔11〕一:统一。大统:指据有天下称帝的大事业。

〔12〕汉高:即汉高祖。弃瑕:不计较(人才的)缺点。

〔13〕汝:指汝南郡。东汉时治所在今河南平舆县西北。颍:指颍川郡。东汉末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市。月旦之评:指对人物进行褒贬的品评。东汉末年汝南平舆(今河南平舆县西北)人许劭和他的堂兄许靖喜欢品评人物,每月更换一次内容,当时称为“汝南月旦评”。参见本书卷三十八《许靖传》、《后汉书》卷六十八《许劭传》。

〔14〕厉俗:激厉风俗。

〔15〕模:模仿。泛爱:博爱。孔子有“泛爱众”的说法,见《论语·学而》。

〔16〕则:效法。郭泰(公元 128—169):字林宗。太原郡界休(今山西介休市东南)人。东汉末为太学生首领,不应官府征召,以教学为业,学生数以千计,名闻天下。他善于识别人物,但总是褒奖人才而不指责别人的缺点。传见《后汉书》卷六十八。弘济:广为扶助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迪孙晔,字思光。作《献帝春秋》,云:“迪与张纮等俱过江,迪父绥为太傅掾。张超之讨董卓,以绥领广陵事。”

上一篇:是时征役繁数,重以疫疠,民户损耗。统上疏曰:臣闻君国者,以据疆土为强富,制威福为尊贵,曜德义为荣显,永世胤为丰祚。然财须民生,强赖民力,威恃民势,福由民殖,德俟民茂,义以民行:者既备,然后应天受祚,保族宜邦。《书》曰:‘众非后无能胥以宁,后非众无以辟方。’推是言之,则民以君安,君以民济:不易之道也。今强敌未殄,海内未乂;军有无已之役,江境有不释之备。征赋调数,由来积纪;加以殃疫死丧之灾,郡县荒虚,田畴芜旷。听闻属城,民户浸寡;又多残老,少有丁夫。闻此之日,心若焚燎。思寻所由,小民无知,既有安土重迁之性,且又前后出为兵者;生则困苦无有温饱,死则委弃骸骨不反。是以尤用恋本,畏远同之于死。每有征发,羸谨居家重累者先见输送;小有财货,倾居行赂,不顾穷尽;轻剽者则迸入险阻,党就群恶。百姓虚竭,嗷然愁扰。愁扰则不营业,不营业则致穷困,致穷困则不乐生,故口腹急则奸心动而携叛多也。又闻民间,非居处小能自供,生产儿子多不起养;屯田贫兵,亦多弃子。天则生之,而父母杀之:既惧干逆和气,感动阴阳;且惟殿下开基建国,乃无穷之业也,强邻大敌非造次所灭,疆埸常守非期月之戍,而兵民减耗,后生不育,非所以历远年,致成功也!夫国之有民,犹水之有舟;停则以安,扰则以危;愚而不可欺,弱而不可胜。是以圣王重焉,祸福由之;故与民消息,观时制政。方今长吏,亲民之职,惟以办具为能,取过目前之急;少复以恩惠为治,副称殿下天覆之仁,勤恤之德者。官民政俗,日以凋弊;渐以陵迟,势不可久!夫治疾及其未笃,除患贵其未深;愿殿下少以万机余闲,留神思省。补复荒虚,深图远计;育残余之民,阜人财之用;参曜光,等崇天地。臣统之大愿,足以死而不朽矣。权感统言,深加意焉。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,迁偏将军。黄武初,曹仁攻濡须,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;统与严圭共拒破之,封新阳亭侯。后为濡须督。数陈便宜,前后书数上;所言皆善,文多故不悉载。尤以占募在民间长恶败俗,生离叛之心,急宜绝置;权与相反覆,终遂行之。年,黄武年卒。
下一篇:嘉禾元年,公车征瑁。拜议郎,选曹尚书。孙权忿公孙渊之巧诈反覆,欲亲征之。瑁上疏谏曰:“臣闻圣王之御远夷,羁縻而已,不常保有。故古者制地,谓之荒服;言慌惚无常,不可保也。今渊,东夷小丑,屏在海隅;虽托人面,与禽兽无异。国家所为不爱货宝远以加之者,非嘉其德义也;诚欲诱纳愚弄,以规其马耳。渊之骄黠,恃远负命:此乃荒貊常态,岂足深怪?昔汉诸帝亦尝锐意以事外夷,驰使散货,充满西域;虽时有恭从,然其使人见害,财货并没,不可胜数。今陛下不忍悁悁之忿,欲越巨海,身践其土;群臣愚议,窃谓不安。何者?北寇与国,壤地连接,苟有间隙,应机而至。夫所以越海求马,曲意于渊者,为赴目前之急,除腹心之疾也;而更弃本追末,捐近治远,忿以改规,激以动众:斯乃猾虏所愿闻,非大吴之至计也。又兵家之术,以功役相疲,劳逸相待;得失之间,所觉辄多。且沓渚去渊,道里尚远,今到其岸,兵势分;使强者进取,次当守船,又次运粮:行人虽多,难得悉用。加以单步负粮,经远深入;贼地多马,邀截无常。若渊狙诈,与北未绝,动众之日,唇齿相济;若实孑然无所凭赖,其畏怖远进,或难猝灭。使天诛稽于朔野,山虏承间而起,恐非万安之长虑也!”权未许。瑁重上疏曰:“夫兵革者,固前代所以诛暴乱,威夷也。然其役皆在奸雄已除,天下无事;从容庙堂之上,以余议议之耳。至于中夏鼎沸,域盘互之时;率须深根固本,爱力惜费,务自休养,以待邻敌之阙。未有正于此时,舍近治远,以疲军旅者也。昔尉佗叛逆,僭号称帝;于时天下乂安,百姓殷阜,带甲之数,粮食之积,可谓多矣。然汉文犹以远征不易,重兴师旅,告喻而已。今凶桀未殄,疆埸犹警;虽蚩尤、鬼方之乱,故当以缓急差之,未宜以渊为先。愿陛下抑威住计,暂宁师;潜神默规,以为后图。天下幸甚!”权再览瑁书,嘉其词理端切,遂不行。初,瑁同郡闻人敏见待国邑,优于宗修;唯瑁以为不然,后果如其言。赤乌年,瑁卒。子喜,亦涉文籍,好人伦。孙皓时为选曹尚书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