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翻出为富春长。策薨,诸长吏并欲出赴丧。翻曰:“恐邻县山民,或有奸变;远委城郭,必致不虞。”因留,制服行丧。诸县皆效之,咸以安宁。后翻州举茂才。汉召为侍御史;曹公为司空,辟:皆不就。翻与少府孔融书,并示以所著《易注》。融答书曰:“闻延陵之理乐,睹吾子之治《易》;乃知东南之美者,非徒会稽之竹箭也。又观象云物,察应寒温;原其祸福,与神合契:可谓探赜穷通者也。”会稽东部都尉张纮又与融书曰:“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。美宝为质,雕摩益光,不足以损。”

【原文】

翻出为富春长。策薨,诸长吏并欲出赴丧。翻曰:“恐邻县山民,或有奸变;远委城郭〔1〕,必致不虞。”因留,制服行丧〔2〕。诸县皆效之,咸以安宁。〔一〕

后翻州举茂才〔3〕。汉召为侍御史;曹公为司空〔4〕,辟:皆不就。〔二〕

翻与少府孔融书,并示以所著《易注》〔5〕。融答书曰:“闻延陵之理乐〔6〕,睹吾子之治《易》;乃知东南之美者,非徒会稽之竹箭也〔7〕。又观象云物〔8〕,察应寒温;原其祸福〔9〕,与神合契:可谓探赜穷通者也。”〔10〕会稽东部都尉张纮又与融书曰:“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〔11〕。美宝为质,雕摩益光〔12〕,不足以损。”

【注释】

〔1〕委:丢下。这里指离开。

〔2〕制服:制作丧服。

〔3〕茂才:当时选拔人才的科目之一。由州行政长官在本州人士中推举。着重在才能,故名。本来叫秀才,东汉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,改称茂才。

〔4〕司空:官名。三公之一。主管土木建筑和水利工程。

〔5〕《易注》:书名。即《周易注》。《隋书》卷三十二《经籍志》一记录有虞翻《周易注》九卷。已亡佚。后人有辑本。清人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中多采虞翻说法。

〔6〕延陵:地名。在今江苏常州市。这里代指春秋时吴国的季札。季札是吴王诸樊的弟弟,封地在延陵。季札曾受命出使中原各国。前 544 年,他出使鲁国,鲁国为他演奏成套的周天子音乐舞蹈,他一一作了精辟的评论,见《左传》襄公二十九年。理乐:分析音乐。

〔7〕非徒:不只是。竹箭:竹管做成的箭。会稽郡盛产适于做箭的箭竹,古代很有名。

〔8〕观象云物:观察云气的形状。这是当时占卜吉凶的一种方法。

〔9〕原:推究。

〔10〕探赜(zé):探索深奥(的道理)。 穷通:困穷与通达。

〔11〕侵:指贬损。

〔12〕雕摩:雕刻打磨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吴书》曰:“策薨,权统事。定武中郎将暠,策之从兄也,屯乌程;整帅吏士,欲取会稽。会稽闻之,使民守城,以俟嗣主之命;因令人告喻暠。”

《会稽典录》载:“翻说暠曰:‘讨逆明府,不竟天年。今摄事统众,宜在孝廉。翻已与一郡吏士,婴城固守;必欲出一旦之命,为孝廉除害:惟执事图之!’于是暠退。”

臣松之按:此二书所说策亡之时,翻犹为功曹:与本传不同。

〔二〕《吴书》曰:“翻闻曹公辟,曰:‘盗跖欲以余财污良家邪!’遂拒不受。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