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田畴字子泰,右北平无终人也。好读书,善击剑。初平元年,义兵起,董卓迁帝于长安。幽州牧刘虞叹曰:“贼臣作乱,朝廷播荡!海俄然,莫有固志。身备宗室遗老,不得自同于众。今欲奉使,展效臣节,安得不辱命之士乎?”众议咸曰:“田畴虽年少,多称其奇。”畴时年矣。虞乃备礼,请与相见;大悦之,遂署为从事。具其车骑,将行,畴曰:“今道路阻绝,寇虏纵横;称官奉使,为众所指名;愿以私行,期于得达而已。”虞从之。畴乃归,自选其家客与年少之勇壮慕从者,骑,俱往。虞自出,祖而遣之。既取道,畴乃更上西关,出塞;傍北山,直趋朔方;循间径去,遂至长安致命。诏拜骑都尉。畴以为天子方蒙尘未安,不可以荷佩荣宠,固辞不受;朝廷高其义。府并辟,皆不就。得报,驰还;未至,虞已为公孙瓒所害。畴至,谒祭虞墓;陈发章(表)报,哭泣而去。瓒闻之大怒,购求,获畴。谓曰:“汝何自哭刘虞墓,而不送章报于我也?”畴答曰:“汉室衰颓,人怀异心;唯刘公不失忠节。章报所言,于将军未美;恐非所乐闻,故不进也。且将军方举大事,以求所欲,既灭无罪之君,又仇守义之臣;诚行此事,则燕、赵之士将皆蹈东海而死耳:岂忍有从将军者乎!”瓒壮其对,释不诛也;拘之军下,禁其故人莫得与通。或说瓒曰:“田畴义士,君弗能礼;而又囚之,恐失众心。”瓒乃纵遣畴。

【原文】

田畴字子泰,右北平无终人也〔1〕。好读书,善击剑。

初平元年,义兵起,董卓迁帝于长安。幽州牧刘虞叹曰:“贼臣作乱,朝廷播荡〔2〕!四海俄然〔3〕,莫有固志。身备宗室遗老,不得自同于众〔4〕。今欲奉使,展效臣节,安得不辱命之士乎?”众议咸曰:“田畴虽年少,多称其奇。”畴时年二十二矣。

虞乃备礼,请与相见;大悦之,遂署为从事。具其车骑〔5〕,将行,畴曰:“今道路阻绝,寇虏纵横;称官奉使〔6〕,为众所指名;愿以私行〔7〕,期于得达而已。”虞从之。畴乃归,自选其家客与年少之勇壮慕从者,二十骑,俱往。虞自出,祖而遣之〔8〕。〔一〕既取道,畴乃更上西关〔9〕,出塞;傍北山〔10〕,直趋朔方;循间径去〔11〕,遂至长安致命〔12〕。诏拜骑都尉。畴以为天子方蒙尘未安〔13〕,不可以荷佩荣宠,固辞不受;朝廷高其义。三府并辟,皆不就。

得报〔14〕,驰还;未至,虞已为公孙瓒所害。畴至,谒祭虞墓;陈发章(表)〔报〕〔15〕,哭泣而去。瓒闻之大怒,购求,获畴〔16〕。谓曰:“汝何自哭刘虞墓,而不送章报于我也?”畴答曰:“汉室衰颓,人怀异心;唯刘公不失忠节〔17〕。章报所言,于将军未美〔18〕;恐非所乐闻,故不进也。且将军方举大事,以求所欲,既灭无罪之君,又仇守义之臣;诚行此事〔19〕,则燕、赵之士将皆蹈东海而死耳〔20〕:岂忍有从将军者乎!”

瓒壮其对,释不诛也;拘之军下〔21〕,禁其故人莫得与通。或说瓒曰:“田畴义士,君弗能礼;而又囚之,恐失众心。”瓒乃纵遣畴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右北平:郡名。治所在今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东。

〔2〕播荡:流亡。

〔3〕俄然:动乱的样子。

〔4〕自同于众:让自己和大家一样。

〔5〕具:供给。

〔6〕称官:称职。

〔7〕以私行:带领私人武装同行。当时的地方豪强大族,都有私人武装力量。

〔8〕祖:即祖道。在郊外饯别。

〔9〕西关:关隘名。在今北京昌平区西北。即居庸关。

〔10〕北山:山名。在今内蒙古包头市北。即阴山。

〔11〕间:战乱地区之间的空隙。

〔12〕致命:完成使命。

〔13〕蒙尘:帝王逃难在外。

〔14〕报:朝廷回复刘虞的公文。

〔15〕陈发:打开摆放。章报:朝廷对刘虞上奏表章的回复公文。

〔16〕购求:悬赏捉拿。

〔17〕刘公:指刘虞。刘虞曾任太尉,后任大司马,前者是三公之一,后者是三公之上的上公,所以称他为刘公。

〔18〕未美:有不好听的话。

〔19〕诚:确实要。

〔20〕赵:先秦国名。开国君主赵籍,是晋国大夫赵衰的后代,与韩、魏瓜分晋国,前 403 年被周天子承认为诸侯。前 386 年从晋阳(今山西太原市东南)移都邯郸(今河北邯郸市)。前 222 年被秦消灭。这里的燕、赵指其故地。即东汉的幽州、冀州。

〔21〕军下:军营之内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先贤行状》曰:“畴将行,引虞,密与议。畴因说虞曰:‘今帝主幼弱,奸臣擅命;表上,须报,惧失事机;且公孙瓒,阻兵安忍:不早图之,必有后悔!’虞不听。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