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贾诩字文和,武威姑臧人也〔1〕。少时,人莫知;唯汉阳阎忠异之,谓诩有良、平之奇〔2〕。〔一〕
察孝廉,为郎,疾病去官。西还至汧,道遇叛氐,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。诩曰:“我段公外孙也,汝别埋我〔3〕;我家必厚赎之!”时太尉段颎〔4〕,昔久为边将,威震西土〔5〕。故诩假以惧氐〔6〕,氐果不敢害;与盟而送之。其余悉死。诩实非段甥;权以济事,咸此类也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姑臧:县名。县治在今甘肃武威市。
〔2〕良、平:张良、陈平。二人是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臣。
〔3〕别埋我:在别的地方单独埋葬我。
〔4〕段颎(jiǒng):字纪明。东汉桓、灵帝时,长期领兵镇压西方羌族反抗,屡立战功,官至太尉,封新丰县侯。后以勾结宦官被杀。传见《后汉书》卷六十五。
〔5〕西土:西方。
〔6〕假:借段颎的威名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九州春秋》曰:“中平元年,车骑将军皇甫嵩,既破黄巾,威震天下。阎忠,时罢信都令,说嵩曰:‘夫难得而易失者,时也;时至而不旋踵者,机也。故圣人常顺时而动,智者必因机以发。今将军遭难得之运,蹈易解之机;而践运不抚,临机不发:将何以享大名乎?’嵩曰:‘何谓也?’忠曰:‘天道无亲,百姓与能;故有高人之功者,不受庸主之赏。今将军授钺于初春,收功于末冬;兵动若神,谋不再计;旬月之间,神兵电扫;攻坚易于折枯,摧敌甚于汤雪;七州席卷,屠三十六(万)〔方〕;夷黄巾之师,除邪害之患;或封户刻石,南向以报德;威震本朝,风驰海外。是以群雄回首,百姓企踵;虽汤武之举,未有高于将军者。身建高人之功,北面以事庸主,将何以图安?’嵩曰:‘心不忘忠,何为不安?’忠曰:‘不然!昔韩信不忍一餐之遇,而弃三分之利;拒蒯通之忠,忽鼎峙之势;利剑已揣其喉,乃叹息而悔:所以见烹于儿女也。今主势弱于刘、项,将军权重于淮阴;指麾可以振风云,叱咤足以兴雷电;赫然奋发,因危抵颓;崇恩以绥前附,振武以临后服;征冀方之士,动七州之众;羽檄先驰于前,大军震响于后;蹈迹漳河,饮马孟津;举天网以网罗京都,诛阉宦之罪;除群怨之积忿,解久危之倒悬。如此,则攻守无坚城,不招必影从;虽儿童可使奋空拳以致力,女子可使其褰裳以用命;况厉智能之士,因迅风之势?则大功不足合,八方不足同也。功业已就,天下已顺;乃燎于上帝,告以天命;混齐六合,南面以制;移神器于己家,推亡汉以定祚:实神机之至决,风发之良时也。夫木朽不雕,世衰难佐;将军虽欲委忠难佐之朝,雕画朽败之木;犹逆坂而走丸,必不可也!方今权宦群居,同恶如市;主上不自由,诏命出左右。如有至聪不察,机事不先;必婴后悔,亦无及矣!’嵩不从,忠乃亡去。”《英雄记》曰:“凉州贼王国等,起兵,共劫忠为主;统三十六部,号‘车骑将军’。忠感慨,发病而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