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大将军曹爽请为从事中郎。出为安丰太守〔1〕,郡接吴寇,为政清严有威惠,明设防备,敌不敢犯。加讨寇将军〔2〕。
吴尝大发众集建业〔3〕,扬声欲入攻扬州;刺史诸葛诞使基策之。基曰:“昔孙权再至合肥〔4〕,一至江夏〔5〕;其后全琮出庐江,朱然寇襄阳:皆无功而还。今陆逊等已死,而权年老;内无贤嗣,中无谋主;权自出则惧内衅猝起,痈疽发溃;遣将则旧将已尽,新将未信〔6〕。此不过欲补绽支党〔7〕,还自保护耳。”后权竟不能出。
时曹爽专柄,风化陵迟,基著《时要论》以切世事。以疾征还,起家为河南尹;未拜,爽伏诛,基尝为爽官属,随例罢〔8〕。其年为尚书。
出为荆州刺史,加扬烈将军〔9〕。随征南王昶击吴〔10〕;基别袭步协于夷陵〔11〕。协闭门自守。基示以攻形,而实分兵取雄父邸阁〔12〕,收米三十余万斛;虏安北将军谭正,纳降数千口。于是移其降民,置夷陵县〔13〕。赐爵关内侯。基又表城上昶〔14〕,徙江夏治之,以逼夏口;由是贼不敢轻越江。明制度,整军农,兼修学校,南方称之。
时朝廷议欲伐吴,诏基量进趣之宜。基对曰:“夫兵动而无功,则威名折于外,财用穷于内,故必全而后用也。若不资通川聚粮水战之备〔15〕,则虽积兵江内,无必渡之势矣。今江陵有沮、漳二水〔16〕,溉灌膏腴之田以千数;安陆左右〔17〕,陂池沃衍〔18〕。若水陆并农〔19〕,以实军资;然后引兵诣江陵、夷陵,分据夏口,顺沮、漳,资水浮谷而下〔20〕。贼知官兵有经久之势,则拒天诛者意沮〔21〕,而向王化者益固〔22〕。然后率合蛮夷以攻其内,精卒劲兵以讨其外;则夏口以上必拔,而江外之郡不守。如此,吴、蜀之交绝,交绝而吴擒矣。不然,兵出之利,未可必矣。”于是遂止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安丰:郡名。治所在今安徽霍丘县西南。
〔2〕讨寇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〔3〕建业:县名。县治在今江苏南京市。
〔4〕再:两次。
〔5〕江夏:郡名。治所在今湖北云梦县西南。魏、吴分立,各占原东汉江夏郡的一部分,都设置了江夏郡。这里指魏的江夏。
〔6〕信:信任。
〔7〕补绽(zhàn):弥补。
〔8〕罢:罢官。
〔9〕扬烈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〔10〕征南:即征南将军。
〔11〕步协:事见本书卷五十二《步骘传》。
〔12〕雄父:地名。在夷陵附近。邸阁:粮食仓库。
〔13〕置夷陵县:指在曹魏的荆州境内设立夷陵县,管理从夷陵来的降民。
〔14〕城上昶:修筑上昶城池。上昶在今湖北云梦县西南。
〔15〕资通川:凭借通畅的河流。
〔16〕沮:河流名。发源于今湖北保康县西南神农架山,东南流至今湖北枝江市东北入长江。漳:河流名。发源于今湖北南漳县西南,东南流至今湖北当阳市东南合沮水。
〔17〕安陆:县名。县治在今湖北云梦县。
〔18〕沃衍:(土地)肥沃平坦。
〔19〕水陆:水军和陆军。
〔20〕浮谷:指用船运粮。
〔21〕拒天诛:抗拒上天的诛杀。指坚决抵御曹魏的进攻。
〔22〕向王化:指倾向曹魏政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