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六年〔1〕,朝廷追思清节之士,诏曰:“夫显贤表德,圣王所重;举善而教〔2〕,仲尼所美。故司空徐邈、征东将军胡质、卫尉田豫,皆服职前朝〔3〕,历事四世〔4〕;出统戎马,入赞庶政;忠清在公,忧国忘私,不营产业;身没之后,家无余财。朕甚嘉之。其赐邈等家谷二千斛,钱三十万。布告天下。”
邈同郡韩观曼游〔5〕,有鉴识器干;与邈齐名,而在孙礼、卢毓先〔6〕。为豫州刺史,甚有治功,卒官。〔一〕
卢钦著书,称邈曰:“徐公志高行洁,才博气猛。其施之也,高而不狷〔7〕,洁而不介〔8〕;博而守约,猛而能宽。圣人以靖为难,而徐公之所易也。”
或问钦:“徐公当武帝之时〔9〕,人以为通〔10〕;自在凉州及还京师,人以为介。何也?”钦答曰:“往者毛孝先、崔季珪等用事〔11〕,贵清素之士,于时皆变易车服以求名高〔12〕,而徐公不改其常,故人以为通;比来天下奢靡〔13〕,转相仿效,而徐公雅尚自若,不与俗同。故前日之通,乃今日之介也;是世人之无常,而徐公之有常也。”
【注释】
〔1〕六年:正始六年(公元 245)。
〔2〕举善而教:《论语·为政》记孔子的话:“举善而教不能,则劝。”魏晋人引用时,常断句为“举善而教,不能则劝”。这里也是如此。
〔3〕胡质(?—公元 250):传见本卷下文。田豫:传见本书卷二十六。前朝:指汉朝。
〔4〕四世:指曹操、曹丕、曹叡和当时的皇帝曹芳。
〔5〕曼游:韩观的字。当时提说人的全称,常用这种姓名加字的格式。
〔6〕孙礼(?—公元 250):传见本书卷二十四。卢毓(?—公元 257 ):传见本书卷二十二。
〔7〕狷(juàn):过分清身自好。
〔8〕介:孤傲。
〔9〕武帝:指曹操。
〔10〕通:行为放纵而不拘礼法。
〔11〕孝先:毛玠的字。季珪:崔琰的字。二人事见本书卷十二。
〔12〕变易车服:指乘破车、穿旧衣。参见本书卷十二《毛玠传》裴注引《先贤行状》、卷二十三《和洽传》。
〔13〕比(bì)来:近来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魏名臣奏》载黄门侍郎杜恕表,称“韩观、王昶,信有兼才;高官重任,不但三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