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徐邈字景山,燕国蓟人也。太祖平河朔,召为丞相军谋掾。试守奉高令。入为东曹议令史。魏国初建,为尚书郎。时科禁酒,而邈私饮至于沉醉。校事赵达问以曹事,邈曰:“中圣人。”达白之太祖,太祖甚怒。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:“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‘圣人’,浊者为‘贤人’。邈性修慎,偶醉言耳。”竟坐,得免刑。后领陇西太守,转为南安。文帝践阼,历谯相,(平阳)阳平、安平太守,颍川典农中郎将;所在著称,赐爵关内侯。车驾幸许昌,问邈曰:“颇复‘中圣人’不?”邈对曰:“昔子反毙于穀阳,御叔罚于饮酒;臣嗜同子,不能自惩,时复中之。然宿瘤以丑见传,而臣以醉见识。”帝大笑,顾左右曰:“名不虚立!”迁抚军大将军军师。明帝以凉州绝远,南接蜀寇;以邈为凉州刺史,使持节,领护羌校尉。至,值诸葛亮出祁山,陇右郡反;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,破之。河右少雨,常苦乏谷。邈上修武威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;又广开水田,募贫民佃之:家家丰足,仓库盈溢。乃(支度)度支州界军用之余,以市金帛犬马,通供中国之费。以渐收敛民间私仗,藏之府库。然后率以仁义,立学明训;禁厚葬,断淫祀;进善黜恶,风化大行:百姓归心焉。西域流通,荒戎入贡,皆邈勋也。讨叛羌柯吾有功,封都亭侯,邑百户;加建威将军。邈与羌胡从事,不问小过;若犯大罪,先告部帅,使知;应死者,乃斩以徇:是以信服畏威。赏赐皆散与将士,无入家者;妻子衣食不充。天子闻而嘉之,随时供给其家。弹邪绳枉,州界肃清。正始元年,还为大司农。迁为司隶校尉,百寮敬惮之。公事去官。后为光禄大夫。数岁即拜司空,邈叹曰:“公论道之官,无其人则缺。岂可以老病忝之哉!”遂固辞不受。嘉平元年,年,以大夫薨于家;用公礼葬,谥曰穆侯。子武嗣。

【原文】

徐邈字景山,燕国蓟人也〔1〕。太祖平河朔,召为丞相军谋掾。试守奉高令〔2〕。入为东曹议令史。魏国初建,为尚书郎。

时科禁酒〔3〕,而邈私饮至于沉醉。校事赵达问以曹事〔4〕,邈曰:“中圣人〔5〕。”达白之太祖,太祖甚怒。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〔6〕:“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‘圣人’,浊者为‘贤人’。邈性修慎,偶醉言耳。”竟坐〔7〕,得免刑。后领陇西太守,转为南安〔8〕。

文帝践阼,历谯相,(平阳)〔阳平〕、安平太守,颍川典农中郎将〔9〕;所在著称,赐爵关内侯。车驾幸许昌,问邈曰:“颇复‘中圣人’不〔10〕?”邈对曰:“昔子反毙于穀阳〔11〕,御叔罚于饮酒〔12〕;臣嗜同二子,不能自惩〔13〕,时复中之〔14〕。然宿瘤以丑见传〔15〕,而臣以醉见识〔16〕。”帝大笑,顾左右曰:“名不虚立!”迁抚军大将军军师〔17〕。

明帝以凉州绝远,南接蜀寇;以邈为凉州刺史,使持节,领护羌校尉〔18〕。至,值诸葛亮出祁山,陇右三郡反〔19〕;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,破之。

河右少雨,常苦乏谷。邈上修武威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〔20〕;又广开水田,募贫民佃之:家家丰足,仓库盈溢。乃(支度)〔度支〕州界军用之余,以市金帛犬马,通供中国之费〔21〕。以渐收敛民间私仗〔22〕,藏之府库。然后率以仁义,立学明训;禁厚葬,断淫祀〔23〕;进善黜恶,风化大行:百姓归心焉。西域流通〔24〕,荒戎入贡〔25〕,皆邈勋也。

讨叛羌柯吾有功,封都亭侯,邑三百户;加建威将军。邈与羌胡从事〔26〕,不问小过;若犯大罪,先告部帅〔27〕,使知;应死者,乃斩以徇:是以信服畏威。赏赐皆散与将士,无入家者;妻子衣食不充。天子闻而嘉之,随时供给其家。弹邪绳枉〔28〕,州界肃清。

正始元年,还为大司农。迁为司隶校尉,百寮敬惮之。公事去官。后为光禄大夫。数岁即拜司空,邈叹曰:“三公论道之官〔29〕,无其人则缺。岂可以老病忝之哉!”遂固辞不受。

嘉平元年,年七十八,以大夫薨于家;用公礼葬〔30〕,谥曰穆侯。子武嗣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蓟:县名。县治在今北京市。

〔2〕奉高:县名。县治在今山东泰安市东。

〔3〕科:法令。

〔4〕曹事:本曹的公事。曹是尚书台的分支机构。

〔5〕中(zhòng)圣人:指被酒弄醉了。当时酒客把清酒叫做圣人,把质量较差一些的浊酒叫做贤人。“中”字在这里是遭受的意思。但是,“中”字的这一读音又有合乎的意思,“中圣人”可以理解为我算得上圣人。曹操就是这样理解的,加之徐邈又触犯了禁令,所以勃然大怒。

〔6〕度辽将军:官名。领兵镇守北部边境。

〔7〕坐:治罪。

〔8〕南安:郡名。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。

〔9〕颍川典农中郎将:官名。管理颍川郡屯田区,治所在今河南襄城县。

〔10〕颇复:还再。

〔11〕子反:春秋时楚国的将军。前 575 年,楚军与晋军在鄢陵(今河南鄢陵县西北)决战,嗜酒的子反在阵前喝得大醉,不能领兵作战,导致楚军大败,他本人也因此自杀。事见《左传》成公十六年。穀阳:子反侍从的名字。鄢陵决战时拿酒给子反喝的就是他。

〔12〕御叔:春秋时晋国的大夫。前 551 年,鲁国的使臣臧武仲到晋国,途中遇雨,在御叔的封邑停留。嗜酒的御叔正要饮酒,对臧武仲无礼。晋君知道后,罚他多交一倍的贡赋。事见《左传》襄公二十二年。

〔13〕自惩:自我警戒。

〔14〕时:时而。

〔15〕宿瘤:人名。传说是战国时齐国的采桑女,因颈上有大瘤,故名。虽然容貌丑陋,但品德高尚,齐闵王娶为王后。见刘向《列女传》卷六。

〔16〕见识(zhì):被(陛下您)记住。

〔17〕抚军大将军:当时任此职者是司马懿。

〔18〕护羌校尉:官名。监督管理西部的羌族。治所在武威县(今甘肃民勤县东北)。

〔19〕陇右三郡:指南安、天水、定安三郡。

〔20〕武威:郡名。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。酒泉:郡名。治所在今甘肃酒泉市。

〔21〕中国:指中原王朝。

〔22〕私仗:私人武器。

〔23〕淫祀:祭祀对象未经官方正式批准的祭祀活动。

〔24〕流通:畅通。

〔25〕荒戎:非常边远的少数族。

〔26〕从事:打交道。

〔27〕部帅:部落首领。

〔28〕弹邪绳枉:惩治邪恶,纠正冤枉。

〔29〕论道之官:按当时人的解释,论道之官专门讨论和制定治国的大政方针,并且应由有道德的人来担任,见《周礼·冬官·考工记》郑玄注。

〔30〕公礼:三公的礼仪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