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是时大司马曹真伐蜀,遇雨不进。阜上疏曰:“昔文王有赤乌之符,而犹日昃不暇食;武王白鱼入舟,君臣变色。而动得吉瑞,犹尚忧惧;况有灾异,而不战竦者哉?今吴、蜀未平,而天屡降变;陛下宜深有以专精应答,侧席而坐;思示远以德,绥迩以俭。间者诸军始进,便有天雨之患;稽阂山险,已积日矣。转运之劳,担负之苦,所费已多;若有不继,必违本图。《传》曰:‘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,军之善政也。’徒使军困于山谷之间,进无所略,退又不得,非主兵之道也。武王还师,殷卒以亡,知天期也。今年凶民饥,宜发明诏损膳减服;技巧珍玩之物,皆可罢之。昔邵信臣为少府于无事之世,而奏罢浮食;今者军用不足,益宜节度。”帝即召诸军还。后诏大议政治之不便于民者,阜议以为:“致治在于任贤,兴国在于务农。若舍贤而任所私,此忘治之甚者也;广开宫馆,高为台榭,以妨民务,此害农之甚者也;百工不敦其器,而竞作奇巧,以合上欲,此伤本之甚者也;孔子曰‘苛政甚于猛虎’,今守功文俗之吏,为政不通治体,苟好烦苛,此乱民之甚者也。当今之急,宜去‘甚’;并诏公卿郡国,举贤良方正敦朴之士而选用之,此亦求贤之端也。”阜又上疏欲省宫人诸不见幸者;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。吏守旧令,对曰:“禁密,不得宣露。”阜怒,杖吏百,数之曰:“国家不与卿为密,反与小吏为密乎!”帝闻而愈敬惮阜。帝爱女淑,未期而夭;帝痛之甚,追封平原公主,立庙洛阳。葬于南陵,将自临送。阜上疏曰:“文皇帝、武宣皇后崩,陛下皆不送葬;所以重社稷、备不虞也。何至孩抱之赤子而可送葬也哉!”帝不从。

【原文】

是时大司马曹真伐蜀〔1〕,遇雨不进。阜上疏曰:“昔文王有赤乌之符〔2〕,而犹日昃不暇食〔3〕;武王白鱼入舟〔4〕,君臣变色〔5〕。而动得吉瑞,犹尚忧惧;况有灾异,而不战竦者哉?今吴、蜀未平,而天屡降变〔6〕;陛下宜深有以专精应答〔7〕,侧席而坐〔8〕;思示远以德,绥迩以俭〔9〕。间者诸军始进,便有天雨之患;稽阂山险〔10〕,已积日矣。转运之劳,担负之苦,所费已多;若有不继,必违本图。《传》曰:‘见可而进〔11〕,知难而退,军之善政也。’徒使六军困于山谷之间,进无所略,退又不得,非主兵之道也。武王还师〔12〕,殷卒以亡,知天期也。今年凶民饥,宜发明诏损膳减服〔13〕;技巧珍玩之物,皆可罢之。昔邵信臣为少府于无事之世〔14〕,而奏罢浮食〔15〕;今者军用不足,益宜节度。”

帝即召诸军还。

后诏大议政治之不便于民者,阜议以为:“致治在于任贤,兴国在于务农。若舍贤而任所私,此忘治之甚者也;广开宫馆,高为台榭,以妨民务,此害农之甚者也;百工不敦其器〔16〕,而竞作奇巧,以合上欲,此伤本之甚者也;孔子曰‘苛政甚于猛虎〔17〕’,今守功文俗之吏〔18〕,为政不通治体,苟好烦苛〔19〕,此乱民之甚者也。当今之急,宜去‘四甚’;并诏公卿郡国,举贤良方正敦朴之士而选用之,此亦求贤之一端也。”

阜又上疏欲省宫人诸不见幸者〔20〕;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。吏守旧令,对曰:“禁密〔21〕,不得宣露。”阜怒,杖吏一百,数之曰:“国家不与九卿为密〔22〕,反与小吏为密乎!”帝闻而愈敬惮阜。

帝爱女淑,未期而夭〔23〕;帝痛之甚,追封平原公主,立庙洛阳。葬于南陵,将自临送。阜上疏曰:“文皇帝、武宣皇后崩〔24〕,陛下皆不送葬;所以重社稷、备不虞也〔25〕。何至孩抱之赤子而可送葬也哉〔26〕!”帝不从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大司马:官名。领兵将军中特别尊崇的名号,地位在大将军之上。领兵征伐。

〔2〕赤乌之符:赤乌出现的祥瑞。传说在周文王时,有红乌鸦衔着一份红色的文书飞到土地神的祭坛上。见《吕氏春秋·应同》。

〔3〕日昃不暇食:到太阳偏西时都还顾不上吃饭。形容为公务忘我操劳。

〔4〕白鱼入舟:周武王第一次讨伐商纣,渡黄河,有白鱼跳到船上。见《史记》卷四《周本纪》。

〔5〕变色:指神色变得严峻。

〔6〕变:异常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现象。

〔7〕专精:集中精力。

〔8〕侧席:侧身。表示心中有忧虑时的动作。

〔9〕绥迩以俭:用节俭来安抚近处的百姓。这里的近处指曹魏统治区。

〔10〕稽阂:停留阻隔。

〔11〕见可而进:见到形势有利才向前进。这三句出自《左传》宣公十二年。

〔12〕还师:周武王第一次伐商纣,有八百诸侯主动前来会合,但他认为时机不成熟,中途回军。从此商纣更加昏乱暴虐,两年后武王认为时机已到,出兵一举灭商。

〔13〕损膳:降低御膳的数量和质量。减服:减少御用衣服的制作。

〔14〕邵信臣:字翁卿。九江郡寿春(今安徽寿县)人。历任县令、太守,兴修水利,提倡节俭,行政成绩突出。西汉元帝时任少府,上奏请求节约皇家费用。传见《汉书》卷八十九《循吏邵信臣传》。

〔15〕浮食:这里指耗费金钱生产出来的珍稀食品,例如在温室中种植的时鲜蔬菜。《邵信臣传》中所记载的温室栽培技术,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。

〔16〕不敦其器:不使他们制作的器具朴实简单。

〔17〕苛政甚于猛虎:这一句出自《礼记·檀弓》下。

〔18〕守功:墨守成规。文俗:受习惯势力左右。

〔19〕苟好:无原则地喜好。烦苛:在行政上烦琐苛刻。

〔20〕宫人:宫女。见幸:受宠爱。

〔21〕禁密:宫廷秘密。

〔22〕国家:当时习称皇帝为国家。

〔23〕期(jī):一周岁。

〔24〕武宣皇后:即曹操的嫡妻卞氏(?—公元230)。传见本书卷五。

〔25〕重社稷:以天下为重。

〔26〕赤子:初生的婴儿。

上一篇:在郡余年,征拜城门校尉。阜常见明帝著绣帽,被缥绫半袖。阜问帝曰:“此于礼,何法服也?”帝默然不答,自是不法服不以见阜。迁将作大匠。时初治宫室,发美女以充后庭,数出入弋猎。秋,大雨震电,多杀鸟雀。阜上疏曰:“臣闻明主在上,群下尽辞。尧、舜圣德,求非索谏;大禹勤功,务卑宫室;成汤遭旱,归咎责己;周文刑于寡妻,以御家邦;汉文躬行节俭,身衣弋绨。此皆能昭令问,贻厥孙谋者也。伏惟陛下奉武皇帝开拓之大业,守文皇帝克终之元绪;诚宜思齐往古圣贤之善治,总观季世放荡之恶政。所谓善治者,务俭约、重民力也;所谓恶政者,从心恣欲,触情而发也。惟陛下稽古世代之初所以明赫,及季世所以衰弱至于泯灭,近览汉末之变,足以动心戒惧矣。曩使桓、灵不废高祖之法度,文、景之恭俭;太祖虽有神武,于何所施其能邪?而陛下何由处斯尊哉?今吴、蜀未定,军旅在外;愿陛下动则思,虑而后行,重慎出入,以往鉴来。言之若轻,成败甚重。顷者天雨,又多猝暴,雷电非常,至杀鸟雀。天地神明,以王者为子也;政有不当,则见灾谴。克己内讼,圣人所记。惟陛下虑患无形之外,慎萌纤微之初;法汉孝文出惠帝美人,令得自嫁。顷所调送小女,远闻不令,宜为后图;诸所缮治,务从约节。《书》曰:‘族既睦,协和万国。’事思厥宜,以从中道;精心计谋,省息费用。吴、蜀以定,尔乃上安下乐,亲熙熙。如此以往,祖考心欢,‘尧舜其犹病诸’。今宜开大信于天下,以安众庶,以示远人。”时雍丘王植怨于不齿,藩国至亲,法禁峻密;故阜又陈族之义焉。诏报曰:“间得密表,先陈往古明王圣主,以讽暗政;切至之辞,款诚笃实;退思补过,将顺匡救:备至悉矣。览思苦言,吾甚嘉之。”后迁少府。
下一篇:帝既新作许宫,又营洛阳宫殿观阁。阜上疏曰:“尧尚茅茨,而万国安其居;禹卑宫室,而天下乐其业。及至殷、周,或堂崇尺,度以筵耳。古之圣帝明王,未有极宫室之高丽以凋弊百姓之财力者也。桀作璇室、象廊,纣为倾宫、鹿台,以丧其社稷,楚灵以筑章华而身受其祸;秦始皇作阿房而殃及其子,天下叛之,世而灭。夫不度万民之力,以从耳目之欲,未有不亡者也。陛下当以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为法则,夏桀、殷纣、楚灵、秦皇为深诫。‘高高在上,实监后德’。慎守天位,以承祖考,巍巍大业,犹恐失之;不夙夜敬止,允恭恤民;而乃自暇自逸,惟宫台是侈是饰,必有颠覆危亡之祸!《易》曰:‘丰其屋,蔀其家,窥其户,阒其无人。’王者以天下为家,言丰屋之祸,至于家无人也。方今虏合从,谋危宗庙;万之军,东西奔赴,边境无日之娱;农夫废业,民有饥色。陛下不以是为忧,而营作宫室,无有已时。使国亡而臣可以独存,臣又不言也;君作元首,臣为股肱;存亡体,得失同之。《孝经》曰:‘天子有诤臣人,虽无道不失其天下。’臣虽驽怯,敢忘诤臣之义?言不切至,不足以感悟陛下;陛下不察臣言,恐皇祖烈考之祚,将坠于地。使臣身死有补万,则死之日,犹生之年也。谨叩棺沐浴,伏俟重诛!”奏御,天子感其忠言,手笔诏答。每朝廷会议,阜常侃然以天下为己任。数谏争,不听,乃屡乞逊位。未许,会卒,家无余财。孙豹嗣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