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帝既新作许宫,又营洛阳宫殿观阁。阜上疏曰:“尧尚茅茨,而万国安其居;禹卑宫室,而天下乐其业。及至殷、周,或堂崇尺,度以筵耳。古之圣帝明王,未有极宫室之高丽以凋弊百姓之财力者也。桀作璇室、象廊,纣为倾宫、鹿台,以丧其社稷,楚灵以筑章华而身受其祸;秦始皇作阿房而殃及其子,天下叛之,世而灭。夫不度万民之力,以从耳目之欲,未有不亡者也。陛下当以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为法则,夏桀、殷纣、楚灵、秦皇为深诫。‘高高在上,实监后德’。慎守天位,以承祖考,巍巍大业,犹恐失之;不夙夜敬止,允恭恤民;而乃自暇自逸,惟宫台是侈是饰,必有颠覆危亡之祸!《易》曰:‘丰其屋,蔀其家,窥其户,阒其无人。’王者以天下为家,言丰屋之祸,至于家无人也。方今虏合从,谋危宗庙;万之军,东西奔赴,边境无日之娱;农夫废业,民有饥色。陛下不以是为忧,而营作宫室,无有已时。使国亡而臣可以独存,臣又不言也;君作元首,臣为股肱;存亡体,得失同之。《孝经》曰:‘天子有诤臣人,虽无道不失其天下。’臣虽驽怯,敢忘诤臣之义?言不切至,不足以感悟陛下;陛下不察臣言,恐皇祖烈考之祚,将坠于地。使臣身死有补万,则死之日,犹生之年也。谨叩棺沐浴,伏俟重诛!”奏御,天子感其忠言,手笔诏答。每朝廷会议,阜常侃然以天下为己任。数谏争,不听,乃屡乞逊位。未许,会卒,家无余财。孙豹嗣。

【原文】

帝既新作许宫〔1〕,又营洛阳宫殿观阁。阜上疏曰:“尧尚茅茨〔2〕,而万国安其居;禹卑宫室,而天下乐其业。及至殷、周,或堂崇三尺〔3〕,度以九筵耳〔4〕。古之圣帝明王,未有极宫室之高丽以凋弊百姓之财力者也。桀作璇室、象廊,纣为倾宫、鹿台〔5〕,以丧其社稷,楚灵以筑章华而身受其祸〔6〕;秦始皇作阿房而殃及其子〔7〕,天下叛之,二世而灭。夫不度万民之力,以从耳目之欲,未有不亡者也。陛下当以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为法则,夏桀、殷纣、楚灵、秦皇为深诫。‘高高在上,实监后德〔8〕’。慎守天位,以承祖考,巍巍大业,犹恐失之;不夙夜敬止〔9〕,允恭恤民〔10〕;而乃自暇自逸〔11〕,惟宫台是侈是饰,必有颠覆危亡之祸!《易》曰:‘丰其屋〔12〕,蔀其家〔13〕,窥其户,阒其无人。’王者以天下为家,言丰屋之祸,至于家无人也。方今二虏合从〔14〕,谋危宗庙;十万之军,东西奔赴,边境无一日之娱;农夫废业,民有饥色。陛下不以是为忧,而营作宫室,无有已时。使国亡而臣可以独存,臣又不言也;〔一〕君作元首〔15〕,臣为股肱〔16〕;存亡一体,得失同之。《孝经》曰〔17〕:‘天子有诤臣七人〔18〕,虽无道不失其天下。’臣虽驽怯,敢忘诤臣之义?言不切至,不足以感悟陛下;陛下不察臣言,恐皇祖烈考之祚,将坠于地。使臣身死有补万一,则死之日,犹生之年也。谨叩棺沐浴,伏俟重诛!”

奏御〔19〕,天子感其忠言,手笔诏答。每朝廷会议,阜常侃然以天下为己任〔20〕。数谏争,不听,乃屡乞逊位。未许,会卒,家无余财。孙豹嗣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许宫:在许昌的宫殿。曹丕代汉称帝后,改许县为许昌县,并以洛阳、许昌、邺、长安、谯县为都城,称为“五都”。除洛阳外,许昌是魏文帝、魏明帝最常去的地方,建有规模不小的宫殿。

〔2〕尚茅茨:喜欢茅草、芦苇盖的简陋房屋。据说尧当君主时就住在这种房屋里,见《韩非子·五蠹》。

〔3〕堂崇三尺:宫殿正堂的地基高三尺。这是殷朝制度,见《周礼·冬官·考工记》。

〔4〕九筵:《考工记》又载,周代的明堂,其长宽是用九尺见方的竹编坐席即“筵”来量度,东西宽九筵,南北长七筵。

〔5〕鹿台:台名。在今河南淇县南。据说“其大三里,高千尺”。纣被周军击败,登此台自焚而死。

〔6〕楚灵:即楚灵王熊围(?—前 529)。春秋时楚国国君。前 540 至前 529 年在位。曾出兵伐吴、灭陈,又杀蔡国国君,大会诸侯。后又攻徐,国内发生动乱,其弟子比自立为王。他在部下溃散后,逃亡自杀。事见《史记》卷四十《楚世家》。章华:台名。楚灵王所筑。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南。

〔7〕秦始皇(前 259—前 210):嬴姓,名政。秦王朝的建立者。前 246 至前 210 年在位。继位时年仅十四岁。二十二岁开始亲政掌权,任用李斯,积极进行统一战争。前 221 年,消灭割据称雄的六国,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,确定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为皇帝,并在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等方面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。由于实行专制,严刑峻法,租役繁重,去世后不久即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。事详《史记》卷六。阿房(ē páng):宫殿名。遗址在今西安市西郊阿房村。是秦代著名的宏大建筑。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(前 212),至秦亡时全部工程尚未完工。仅前殿一处即可容纳上万人,其中可以竖立五丈高的旗帜。秦亡,被项羽焚毁。现尚存高大的夯土台基,长约 1 000米,高约 7 米。

〔8〕高高在上:指天神。这两句是《诗经·敬之》中的句子,而《敬之》是周成王在宗庙忏悔自己过失的诗。监:察看。后德:帝王的德行。

〔9〕敬止:恭敬。止是句末语气词。

〔10〕允恭:诚恳谦恭。

〔11〕自暇自逸:让自己无所事事,让自己放纵行乐。这句出自《尚书·酒诰》。

〔12〕丰其屋:把房屋建造得很大。这四句出自《周易·丰卦》。

〔13〕蔀(bù)其家:用草盖房顶。

〔14〕合从(zòng):联合。

〔15〕元首:头颅。

〔16〕股肱(gōng):大腿和胳膊。

〔17〕《孝经》:书名。宣扬封建孝道与孝治思想的儒家经典。分古文与今文两种。古文本二十二章,孔安国注,南朝萧梁时散亡,隋刘炫伪造孔注传世。今文本十八章,郑玄注。唐玄宗召集诸儒重注,下令颁行,成为通行至今的本子,收入《十三经注疏》。

〔18〕诤(zhèng)臣:敢于直言进谏的臣下。这两句出自《孝经·谏诤章》。

〔19〕奏御:上奏后得到皇帝阅看。

〔20〕侃然:刚直的样子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臣松之以为:忠至之道,以亡己为理;是以匡救其恶,不为身计。而阜表云“使国亡而臣可以独存,臣又不言也”,此则发愤为己,岂为国哉!斯言也,岂不伤谠烈之义,为一表之病乎?

上一篇:是时大司马曹真伐蜀,遇雨不进。阜上疏曰:“昔文王有赤乌之符,而犹日昃不暇食;武王白鱼入舟,君臣变色。而动得吉瑞,犹尚忧惧;况有灾异,而不战竦者哉?今吴、蜀未平,而天屡降变;陛下宜深有以专精应答,侧席而坐;思示远以德,绥迩以俭。间者诸军始进,便有天雨之患;稽阂山险,已积日矣。转运之劳,担负之苦,所费已多;若有不继,必违本图。《传》曰:‘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,军之善政也。’徒使军困于山谷之间,进无所略,退又不得,非主兵之道也。武王还师,殷卒以亡,知天期也。今年凶民饥,宜发明诏损膳减服;技巧珍玩之物,皆可罢之。昔邵信臣为少府于无事之世,而奏罢浮食;今者军用不足,益宜节度。”帝即召诸军还。后诏大议政治之不便于民者,阜议以为:“致治在于任贤,兴国在于务农。若舍贤而任所私,此忘治之甚者也;广开宫馆,高为台榭,以妨民务,此害农之甚者也;百工不敦其器,而竞作奇巧,以合上欲,此伤本之甚者也;孔子曰‘苛政甚于猛虎’,今守功文俗之吏,为政不通治体,苟好烦苛,此乱民之甚者也。当今之急,宜去‘甚’;并诏公卿郡国,举贤良方正敦朴之士而选用之,此亦求贤之端也。”阜又上疏欲省宫人诸不见幸者;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。吏守旧令,对曰:“禁密,不得宣露。”阜怒,杖吏百,数之曰:“国家不与卿为密,反与小吏为密乎!”帝闻而愈敬惮阜。帝爱女淑,未期而夭;帝痛之甚,追封平原公主,立庙洛阳。葬于南陵,将自临送。阜上疏曰:“文皇帝、武宣皇后崩,陛下皆不送葬;所以重社稷、备不虞也。何至孩抱之赤子而可送葬也哉!”帝不从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