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文皇帝九男:甄氏皇后生明帝;李贵人生赞哀王协;潘淑媛生北海悼王蕤;朱淑媛生东武阳怀王鉴;仇昭仪生东海定王霖;徐姬生元城哀王礼;苏姬生邯郸怀王邕;张姬生清河悼王贡;宋姬生广平哀王俨。
赞哀王协,早薨。太和五年,追封谥曰经殇公。青龙二年,更追改号谥。三年〔1〕,子殇王寻,嗣。景初三年,增户五百;并前三千户。正始九年薨,无子,国除。
北海悼王蕤,黄初七年明帝即位,立为阳平县王。太和六年,改封北海。青龙元年,薨。二年〔2〕,以琅邪王子赞,奉蕤后,封昌乡公。景初二年,立为饶安王。正始七年,徙封文安〔3〕。正元、景元中,累增邑;并前三千五百户。
东武阳怀王鉴,黄初六年,立。其年薨。青龙三年,赐谥。无子,国除。
东海定王霖,黄初三年,立为河东王。六年〔4〕,改封馆陶县〔5〕。
明帝即位,以先帝遗意,爱宠霖,异于诸国。而霖性粗暴,闺门之内,婢妾之间,多所残害。太和六年,改封奉海。嘉平(元)〔二〕年薨。
子启嗣。景初、正元、景元中,累增邑;并前六千二百户。
高贵乡公髦,霖之子也,入继大宗。
元城哀王礼,黄初二年,封秦公,以京兆郡为国。三年〔6〕,改为京兆王。六年〔7〕,改封元城王。太和三年,薨。五年〔8〕,以任城王楷子悌,嗣礼后。六年〔9〕,改封梁王。景初、正元、景元中,累增邑;并前四千五百户。
邯郸怀王邕,黄初二年,封淮南公,以九江郡为国。三年〔10〕,进为淮南王。四年〔11〕,改封陈。六年〔12〕,改封邯郸。太和三年,薨。五年〔13〕,以任城王楷子温,嗣邕后。六年〔14〕,改封鲁阳。景初、正元、景元中,累增邑;并前四千四百户。
清河悼王贡,黄初三年封。四年薨〔15〕,无子,国除。
广平哀王俨,黄初三年封。四年薨〔16〕,无子,国除。
【注释】
〔1〕三年:青龙三年(公元 235)。
〔2〕二年:青龙二年(公元234)。
〔3〕文安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北文安县东北。
〔4〕六年:黄初六年(公元 225 )。
〔5〕馆陶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北馆陶县。
〔6〕三年:黄初三年(公元 222)。
〔7〕六年:黄初六年(公元 225)。
〔8〕五年:太和五年(公元 231)。
〔9〕六年:太和六年(公元 232)。
〔10〕三年:黄初三年(公元 222)。
〔11〕四年:黄初四年(公元 223)。
〔12〕六年:黄初六年(公元 225)。
〔13〕五年:太和五年(公元 231)。
〔14〕六年:太和六年(公元 232)。
〔15〕四年:黄初四年(公元 223)。
〔16〕四年:黄初四年(公元 22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