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挹娄,在夫余东北千余里,滨大海;南与北沃沮接,未知其北所极。其土地多山险。其人形似夫余,言语不与夫余、句丽同。有五谷、牛、马、麻布。人多勇力。无大君长,邑落各有大人。处山林之间,常穴居;大家深九梯,以多为好。土气寒,剧于夫余〔1〕。其俗好养猪:食其肉,衣其皮;冬以猪膏涂身,厚数分,以御风寒。夏则裸袒,以尺布隐其前后,以蔽形体。其人不洁,作溷在中央〔2〕,人围其表居。其弓长四尺,力如弩;矢用楛〔3〕,长尺八寸,青石为镞:古之肃慎氏之国也。善射,射人皆入(因)〔目〕;矢施毒,人中皆死。出赤玉、好貂,今所谓挹娄貂是也。
自汉以来,臣属夫余;夫余责其租赋重,以黄初中叛之。夫余数伐之,其人众虽少,所在山险;邻国人畏其弓矢,卒不能服也。其国便乘船寇盗,邻国患之。东夷饮食类皆用俎豆〔4〕,唯挹娄不,法俗最无纲纪也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剧于:胜过。
〔2〕溷(hùn):厕所。
〔3〕楛(hù):一种短而直的灌木。
〔4〕类:大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