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东沃沮,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〔1〕,滨大海而居;其地形(东北狭西南长)〔东西狭,南北长〕,可千里〔2〕;北与挹娄、夫余,南与濊貊接;户五千。无大君王,世世邑落各有长帅〔3〕。其言语与句丽大同〔4〕,时时小异〔5〕。
汉初,燕亡人卫满王朝鲜〔6〕,时沃沮皆属焉。汉武帝元封二年,伐朝鲜;杀满孙右渠,分其地为四郡〔7〕;以沃沮城为玄菟郡〔8〕。后为夷貊所侵,徙郡句丽西北,今所谓玄菟故府是也。沃沮还属乐浪。汉以土地广远,在单单大岭之东〔9〕;分置东部都尉,治不耐城〔10〕,别主岭东七县〔11〕,时沃沮亦皆为县。
汉光武六年,省边郡都尉,由此罢。其后皆以其县中渠帅为县侯〔12〕;不耐、华丽、沃沮诸县皆为侯国〔13〕。夷狄更相攻伐。唯不耐涉侯至今犹置功曹、主簿诸曹,皆濊民作之;沃沮诸邑落渠帅,皆自称“三老”〔14〕,则故县国之制也。国小,迫于大国之间,遂臣属句丽。句丽复置其中大人为使者,使相主领;又使大加统责其租税〔15〕:貊布、鱼、盐、海中食物,千里担负致之;又送其美女以为婢妾,遇之如奴仆〔16〕。
其土地肥美,背山向海,宜五谷,善田种。人性质直强勇,少牛马,便持矛步战〔17〕。食饮居处,衣服礼节,有似句丽。〔一〕其葬作大木椁,长十余丈,开一头作户。新死者皆假埋之〔18〕,才使覆形;皮肉尽,乃取骨置椁中。举家皆共一椁,刻木如生形,随死者为数;又有瓦䥶〔19〕,置米其中,编悬之于椁户边。
毌丘俭讨句丽,句丽王宫奔沃沮。遂进师击之,沃沮邑落皆破之;斩获首虏三千余级;宫奔北沃沮。
【注释】
〔1〕盖马大山:山名。即今朝鲜北部的狼林山脉。呈南北走向。
〔2〕可:大约。
〔3〕邑落:村落。长(zhǎng)帅:首领。
〔4〕大同:大体相同。
〔5〕时时:有时。
〔6〕卫满:事见《汉书》卷九十五《朝鲜传》。
〔7〕四郡:即玄菟、乐浪、真番、临屯。
〔8〕沃沮城:城名。又名夫租。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市。
〔9〕单单大岭:山名。即今朝鲜北部阿虎飞岭山脉。大体呈南北走向。
〔10〕不耐城:城名。在今朝鲜江原道安边市。
〔11〕东七县:即沃沮、华丽、不耐、邪头昧、前莫、蚕台、东暆。七县位于朝鲜半岛北部东面的海滨,由北到南排列。
〔12〕渠帅:首领。
〔13〕华丽:县名。县治在今朝鲜咸镜南道高原市北。
〔14〕三老:本中原汉族王朝乡官名。负责一乡的道德教育。
〔15〕统责:统一征收。
〔16〕遇之:对待他们。
〔17〕便:擅长。
〔18〕假:暂时。
〔19〕䥶(lì):带脚的锅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魏略》曰:“其嫁娶之法:女年十岁,已相设许;婿家迎之,长养以为妇;至成人,更还女家;女家责钱,钱毕,乃复还婿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