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高句丽,在辽东之东千里;南与朝鲜、濊貊,东与沃沮,北与夫余接;都于丸都之下,方可千里,户万。多大山深谷,无原泽。随山谷以为居,食涧水。无良田,虽力佃作,不足以实口腹,其俗节食,好治宫室;于所居之左右立大屋,祭鬼神,又祀灵星、社稷。其人性凶急,喜寇抄。其国有王,其官有相加、对卢、沛者、古雏加、主簿、优台丞、使者、皂衣先人:尊卑各有等级。东夷旧语以为夫余别种,言语诸事,多与夫余同;其性气、衣服,有异。本有族:有涓奴部、绝奴部、顺奴部、灌奴部、桂娄部。本涓奴部为王,稍微弱;今桂娄部代之。汉时赐鼓吹、技人,常从玄菟郡受朝服衣帻,高句丽令主其名籍。后稍骄恣,不复诣郡;于东界筑小城,置朝服衣帻其中,岁时来取之。今胡犹名此城为“帻沟溇”。“沟溇”者,句丽名城也。其置官,有对卢则不置沛者,有沛者则不置对卢。王之宗族,其大加皆称古雏加。涓奴部本国主;今虽不为王,嫡统大人,得称古雏加;亦得立宗庙,祠灵星、社稷。绝奴部世与王婚,加“古雏”之号。诸大加亦自置使者、皂衣先人,名皆达于王,如卿大夫之家臣;会同坐起,不得与王家使者、皂衣先人同列。其国中大家不佃作,坐食者万余口,下户远担米粮鱼盐供给之。其民喜歌舞,国中邑落,暮夜男女群聚,相就歌戏。无大仓库,家家自有小仓,名之为“桴京”。其人洁清自喜,善藏酿。跪拜伸脚,与夫余异;行步皆走。以月祭天,国中大会,名曰“东盟”。其公会,衣服皆锦绣金银以自饰。大加、主簿头著帻,如帻而无余;其小加著折风,形如弁。其国东有大穴,名隧穴;月国中大会,迎隧神还于国东上祭之,置木隧于神坐。无牢狱,有罪诸加评议;便杀之,没入妻子为奴婢。其俗:作婚姻,言语已定,女家作小屋于大屋后,名婿屋;婿暮至女家户外,自名跪拜,乞得就女宿;如是者再,女父母乃听使就小屋中宿,傍顿钱帛;至生子已长大,乃将妇归家。其俗淫。男女已嫁娶,便稍作送终之衣。厚葬,金银财币,尽于送死;积石为封,列种松柏。其马皆小,便登山。国人有气力,习战斗;沃沮、东濊皆属焉。又有小水貊。句丽作国,依大水而居;西安平县北有小水,南流入海,句丽别种依小水作国,因名之为“小水貊”;出好弓,所谓“貊弓”是也。王莽初发高句丽兵以伐胡,不欲行;强迫遣之,皆亡出塞为寇盗。辽西大尹田谭追击之,为所杀。州郡县归咎于句丽侯(p )驺;严尤奏言:“貊人犯法,罪不起于(p )驺,且宜安慰;今猥被之大罪,恐其遂反。”莽不听,诏尤击之。尤诱期

【原文】

高句丽,在辽东之东千里;南与朝鲜、濊貊,东与沃沮,北与夫余接;都于丸都之下,方可二千里,户三万。多大山深谷,无原泽。随山谷以为居,食涧水。无良田,虽力佃作,不足以实口腹〔1〕,其俗节食,好治宫室;于所居之左右立大屋,祭鬼神,又祀灵星、社稷〔2〕。其人性凶急,喜寇抄。

其国有王,其官有相加、对卢、沛者、古雏加、主簿、优台丞、使者、皂衣先人:尊卑各有等级。东夷旧语以为夫余别种〔3〕,言语诸事,多与夫余同;其性气、衣服〔4〕,有异。本有五族:有涓奴部、绝奴部、顺奴部、灌奴部、桂娄部。本涓奴部为王,稍微弱;今桂娄部代之。

汉时赐鼓吹、技人,常从玄菟郡受朝服衣帻〔5〕,高句丽令主其名籍〔6〕。后稍骄恣,不复诣郡;于东界筑小城,置朝服衣帻其中,岁时来取之。今胡犹名此城为“帻沟溇”。“沟溇”者,句丽名城也〔7〕。

其置官,有对卢则不置沛者,有沛者则不置对卢。王之宗族,其大加皆称古雏加〔8〕。涓奴部本国主;今虽不为王,嫡统大人〔9〕,得称古雏加;亦得立宗庙,祠灵星、社稷。绝奴部世与王婚,加“古雏”之号。诸大加亦自置使者、皂衣先人,名皆达于王,如卿大夫之家臣;会同坐起,不得与王家使者、皂衣先人同列。其国中大家不佃作〔10〕,坐食者万余口,下户远担米粮鱼盐供给之。

其民喜歌舞,国中邑落,暮夜男女群聚,相就歌戏。无大仓库,家家自有小仓,名之为“桴京”。其人洁清自喜〔11〕,善藏酿〔12〕。跪拜伸一脚,与夫余异;行步皆走〔13〕。以十月祭天,国中大会,名曰“东盟”。其公会,衣服皆锦绣金银以自饰。大加、主簿头著帻,如帻而无余〔14〕;其小加著折风〔15〕,形如弁〔16〕。其国东有大穴,名隧穴;十月国中大会,迎隧神还于国东上祭之,置木隧于神坐〔17〕。无牢狱,有罪诸加评议;便杀之,没入妻子为奴婢。

其俗:作婚姻,言语已定,女家作小屋于大屋后,名婿屋;婿暮至女家户外,自名跪拜,乞得就女宿;如是者再三,女父母乃听使就小屋中宿,傍顿钱帛〔18〕;至生子已长大,乃将妇归家。其俗淫。男女已嫁娶,便稍作送终之衣。厚葬,金银财币,尽于送死;积石为封〔19〕,列种松柏。其马皆小,便登山〔20〕。国人有气力,习战斗;沃沮、东濊皆属焉。

又有小水貊。句丽作国,依大水而居〔21〕;西安平县北有小水〔22〕,南流入海,句丽别种依小水作国,因名之为“小水貊”;出好弓,所谓“貊弓”是也。

王莽初发高句丽兵以伐胡,不欲行;强迫遣之,皆亡出塞为寇盗。辽西大尹田谭追击之〔23〕,为所杀。州郡县归咎于句丽侯(p )〔驺〕〔24〕;严尤奏言〔25〕:“貊人犯法〔26〕,罪不起于(p )〔驺〕,且宜安慰;今猥被之大罪〔27〕,恐其遂反。”莽不听,诏尤击之。尤诱期句丽侯(p )〔驺〕至而斩之〔28〕,传送其首诣长安。莽大悦,布告天下,更名高句丽为“下句丽”。当此时为侯国。

汉光武帝八年,高句丽王遣使朝贡,始见称王。至殇、安之间〔29〕,句丽王宫数寇辽东,更属玄菟。辽东太守蔡风、玄菟太守姚光,以宫为二郡害,兴师伐之。宫诈降请和,二郡不进。宫密遣军攻玄菟,焚烧候城〔30〕,入辽隧〔31〕,杀吏民。后宫复犯辽东,蔡风轻将吏士追讨之〔32〕,军败没。宫死,〔弟遂成立。遂成死,〕子伯固立。顺、桓之间〔33〕,复犯辽东,寇新、安居乡〔34〕;又攻西安平,于道上杀带方令〔35〕,略得乐浪太守妻子。

灵帝建宁二年,玄菟太守耿临讨之,斩首虏数百级;伯固降,属辽东。(嘉)〔熹〕平中,伯固乞属玄菟。公孙度之雄海东也,伯固遣大加优居、主簿然人等助度击富山贼〔36〕,破之。伯固死,有二子:长子拔奇,小子伊夷模。拔奇不肖〔37〕,国人便共立伊夷模为王。自伯固时,数寇辽东,又受亡胡五百余家。

建安中,公孙康出军击之,破其国,焚烧邑落。拔奇怨为兄而不得立,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余口〔38〕,诣康降,还住沸流水。降胡亦叛伊夷模;伊夷模更作新国,今日所在是也。拔奇遂往辽东;有子留句丽国,今古雏加驳位居是也。其后复击玄菟,玄菟与辽东合击,大破之。

伊夷模无子,淫灌奴部〔39〕,生子名位宫;伊夷模死,立以为王,今句丽王宫是也。其曾祖名宫,生能开目视,其国人恶之;及长大,果凶虐,数寇抄,国见残破。今王生堕地,亦能开目视人。句丽呼相似为“位”,似其祖,故名之为“位宫”。

位宫有力勇,便鞍马,善猎射。景初二年,太尉司马宣王率众讨公孙渊;宫遣主簿、大加将数千人,助军。正始三年,宫寇西安平。其五年〔40〕,为幽州刺史毌丘俭所破。语在《俭传》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实:饱。

〔2〕灵星:星座名。又名天田星。在太微左垣的东面,有星两颗。古代认为灵星主农业收成,所以各地方政府一年四季要用牛祭祀灵星,以求丰收。见《史记》卷二十八《封禅书》。

〔3〕旧语:过去的说法。以为:认为是。别种:另外一支。

〔4〕性气:性格气质。

〔5〕朝服:官服。帻:包头发的头巾。

〔6〕高句(gōu)丽:县名。是玄菟郡的治所。在今辽宁沈阳市东。主其名籍:管理它的户口。

〔7〕名城:对城的称呼。

〔8〕大加:大官。

〔9〕嫡统:嫡系。

〔10〕大家:大户人家。

〔11〕自喜:自爱。

〔12〕藏酿:封藏酿制。指酿酒。

〔13〕走:快步小跑。

〔14〕无余:没有头后面的下垂部分。

〔15〕折风:一种帽子的名字。

〔16〕弁(biàn):即皮弁。古代汉族官员、贵族戴的一种皮帽。

〔17〕木隧:即木燧。钻木取火用的木块。

〔18〕顿:放置。

〔19〕封:墓穴上面的土堆。

〔20〕便:擅长。

〔21〕大水:大河。这里指马訾(zǐ)水,即今鸭绿江。

〔22〕西安平:县名。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。小水:小河。指今叆河。为鸭绿江北岸支流,在西安平县北入鸭绿江。

〔23〕大尹:官名。王莽称帝,改郡太守为大尹。

〔24〕句丽侯:当时中原王朝给高句丽君主的封号。

〔25〕严尤(?—公元 23):王莽大将。官至大司马,封武建伯。王莽政权灭亡时,逃亡被杀。事见《汉书》卷九十九《王莽传》。

〔26〕貊(mò):指濊貊。东北边境少数族名。当时在高句丽的东南,今朝鲜半岛北部的东南海滨地带。

〔27〕猥被:从重施加。

〔28〕诱期:诱骗对方在约定的时间前来。

〔29〕殇:即东汉殇帝刘隆(公元 105—106)。公元 105 至 106 年在位。继位时出生才一百多天。次年死。事详《后汉书》卷四。安:即东汉安帝刘祐(公元 94—125)。公元 106 至125 年在位。在位期间自然灾害频繁。各方的少数族不断发起武装反抗,尤以西北的羌族反抗为激烈,政局日益衰败。事详《后汉书》卷五。

〔30〕候城:县名。县治在今辽宁沈阳市东南。

〔31〕辽隧:县名。县治在今辽宁海城市西北。

〔32〕轻:轻率。

〔33〕顺:即东汉顺帝刘保(公元 115—144)。安帝的儿子。公元 125 至 144 年在位。即位时仅十一岁。因受宦官支持才得以继承帝位,故在位期间优待宦官,宦官势力扩张。事详《后汉书》卷六。桓:即东汉桓帝刘志(公元 132—167)。公元 146 至 167 年在位。在位期间,外戚和宦官先后控制朝政,引起士大夫集团和太学生的强烈不满。他命令逮捕李膺等二百余人,史称党锢之祸。事详《后汉书》卷七。

〔34〕新:即新昌。县名。县治在今辽宁海城市东北。安:即安市。县名。县治在今辽宁海城市东南。居乡:百姓居住的乡村。

〔35〕带方:县名。县治在今朝鲜黄海北道沙里院市东南。

〔36〕富山:地名。具体位置待考。

〔37〕不肖:不成材。

〔38〕涓奴加:涓奴部的官员。

〔39〕灌奴部:指灌奴部的妇女。

〔40〕五年:正始五年(公元 244)。

上一篇:夫余,在长城之北,去玄菟千里;南与高句丽,东与挹娄,西与鲜卑接,北有弱水;方可千里,户万。其民土著,有宫室、仓库、牢狱。多山陵、广泽;于东夷之域最平敞。土地宜谷,不生果。其人粗大,性强勇谨厚,不寇抄。国有君王,皆以畜名官:有马加、牛加、猪加、狗加、大使、大使者、使者。邑落有豪民,名下户皆为奴仆。诸加别主出,道大者主数千家,小者数百家。食饮皆用俎豆;会同、拜爵、洗爵,揖让升降。以殷正月祭天,国中大会,连日饮食歌舞,名曰迎鼓,于是时断刑狱,解囚徒。在国衣尚白,白布大袂袍、裤,履革鞜。出国则尚缯绣锦罽,大人加狐狸、狖白、黑貂之裘,以金银饰帽。译人传辞,皆跪,手据地窃语。用刑严急:杀人者死,没其家人为奴婢。窃盗,责。男女淫,妇人妒;皆杀之。尤憎妒,已杀,尸之国南山上,至腐烂;女家欲得,输牛马乃与之。兄死,妻嫂;与匈奴同俗。其国善养牲,出名马、赤玉、貂狖、美珠。珠大者如酸枣。以弓矢刀矛为兵,家家自有铠仗。国之耆老,自说古之亡人。作城栅皆圆,有似牢狱。行道,昼夜无老幼皆歌,通日声不绝。有军事亦祭天,杀牛观蹄以占吉凶:蹄解者为凶,合者为吉。有敌,诸加自战,下户俱担粮饮食之。其死,夏月皆用冰。杀人殉葬,多者百数。厚葬,有椁无棺。夫余本属玄菟。汉末,公孙度雄张海东,威服外夷;夫余王尉仇台更属辽东。时句丽、鲜卑强,度以夫余在虏之间,妻以宗女。尉仇台死,至孙简位居立。无適子,有孽子麻余。位居死,诸加共立麻余。牛加兄子名位居,为大使;轻财善施,国人附之,岁岁遣使诣京都贡献。正始中,幽州刺史毌丘俭讨句丽,遣玄菟太守王颀诣夫余;位居遣大加郊迎,供军粮。季父牛加有心,位居杀季父父子,籍没财物,遣使(簿)薄敛送官。旧夫余俗:水旱不调,谷不熟,辄归咎于王;或言当易,或言当杀。麻余死,其子依虑年岁,立以为王。汉时,夫余王葬用玉匣;常豫以付玄菟郡,王死则迎取以葬。公孙渊伏诛,玄菟库犹有玉匣具。今夫余库有玉璧、珪、瓒数代之物,传世以为宝;耆老言先代之所赐也。其印文言“濊王之印”,国有故城名濊城;盖本濊貊之地,而夫余王其中。自谓“亡人”,抑有似也。。
下一篇:东沃沮,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,滨大海而居;其地形(东北狭西南长)东西狭,南北长,可千里;北与挹娄、夫余,南与濊貊接;户千。无大君王,世世邑落各有长帅。其言语与句丽大同,时时小异。汉初,燕亡人卫满王朝鲜,时沃沮皆属焉。汉武帝元封年,伐朝鲜;杀满孙右渠,分其地为郡;以沃沮城为玄菟郡。后为夷貊所侵,徙郡句丽西北,今所谓玄菟故府是也。沃沮还属乐浪。汉以土地广远,在单单大岭之东;分置东部都尉,治不耐城,别主岭东县,时沃沮亦皆为县。汉光武年,省边郡都尉,由此罢。其后皆以其县中渠帅为县侯;不耐、华丽、沃沮诸县皆为侯国。夷狄更相攻伐。唯不耐涉侯至今犹置功曹、主簿诸曹,皆濊民作之;沃沮诸邑落渠帅,皆自称“老”,则故县国之制也。国小,迫于大国之间,遂臣属句丽。句丽复置其中大人为使者,使相主领;又使大加统责其租税:貊布、鱼、盐、海中食物,千里担负致之;又送其美女以为婢妾,遇之如奴仆。其土地肥美,背山向海,宜谷,善田种。人性质直强勇,少牛马,便持矛步战。食饮居处,衣服礼节,有似句丽。其葬作大木椁,长余丈,开头作户。新死者皆假埋之,才使覆形;皮肉尽,乃取骨置椁中。举家皆共椁,刻木如生形,随死者为数;又有瓦䥶,置米其中,编悬之于椁户边。毌丘俭讨句丽,句丽王宫奔沃沮。遂进师击之,沃沮邑落皆破之;斩获首虏千余级;宫奔北沃沮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