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大驾东迁,太子登留镇武昌;使仪辅太子,太子敬之,事先咨询,然后施行。进封都乡侯。后从太子还建业,复拜侍中,中执法;平诸官事,领辞讼如旧。典校郎吕壹,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;权怒,收嘉系狱,悉验问。时同坐人皆怖畏壹,并言闻之;仪独云“无闻”。于是见穷诘累日,诏旨转厉;群臣为之屏息。仪对曰:“今刀锯已在臣颈,臣何敢为嘉隐讳?自取夷灭,为不忠之鬼!顾以闻知当有本末。”据实答问,辞不倾移。权遂舍之,嘉亦得免。蜀相诸葛亮卒,权垂心西州;遣仪使蜀,申固盟好:奉使称意。后拜尚书仆射。

【原文】

大驾东迁〔1〕,太子登留镇武昌;使仪辅太子,太子敬之,事先咨询,然后施行。进封都乡侯。

后从太子还建业,复拜侍中,中执法〔2〕;平诸官事,领辞讼如旧。

典校郎吕壹,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〔3〕;权怒,收嘉系狱,悉验问〔4〕。时同坐人皆怖畏壹,并言闻之;仪独云“无闻”。于是见穷诘累日〔5〕,诏旨转厉;群臣为之屏息〔6〕。仪对曰:“今刀锯已在臣颈,臣何敢为嘉隐讳?自取夷灭,为不忠之鬼!顾以闻知当有本末〔7〕。”据实答问,辞不倾移。权遂舍之,嘉亦得免。〔一〕

蜀相诸葛亮卒,权垂心西州〔8〕;遣仪使蜀,申固盟好:奉使称意。后拜尚书仆射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东迁:指孙权从武昌迁往东面的建业。

〔2〕中执法:官名。主管司法。

〔3〕典校郎:官名。即中书典校郎,负责监视举报官员的违法行为。诬白:诬告。谤讪:诽谤诋毁。

〔4〕悉验问:(把有关人员)全部弄来查证审问。

〔5〕见穷诘:受到追根究底的盘问。

〔6〕屏(bǐng)息:抑制呼吸,形容担心到极点。

〔7〕顾:不过。本末:这里指事实经过。

〔8〕垂心:留意。西州:指西边的益州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徐众《评》曰:“是仪以羁旅异方,客仕吴朝;值谗邪殄行,当严毅之威,命悬漏刻,祸急危机;不雷同以害人,不苟免以伤义:可谓忠勇公正之士!虽祁奚之免叔向,庆忌之济朱云,何以尚之?忠不谄君,勇不慑耸,公不存私,正不党邪;资此四德,加之以文敏,崇之以谦约,履之以和顺:保傅二宫,存身爱名,不亦宜乎!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