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是仪字子羽,北海营陵人也。本姓氏。初为县吏,后仕郡;郡相孔融嘲仪,言“氏”字“民”无上,可改为“是”:乃遂改焉。后依刘繇,避乱江东。繇军败,仪徙会稽。孙权承摄大业,优文征仪。到,见亲任,专典机密,拜骑都尉。吕蒙图袭关羽,权以问仪;仪善其计,劝权听之。从讨羽,拜忠义校尉;仪陈谢,权令曰:“孤虽非赵简子,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!”既定荆州,都武昌。拜裨将军。后封都亭侯,守侍中。欲复授兵,仪自以非材,固辞不受。黄武中,遣仪之皖,就将军刘邵,欲诱致曹休。休到,大破之,迁偏将军。入阙,省尚书事,外总平诸官,兼领辞讼。又令教诸公子书学。

【原文】

是仪字子羽,北海营陵人也〔1〕。本姓氏。初为县吏,后仕郡;郡相孔融嘲仪〔2〕,言“氏”字“民”无上〔3〕,可改为“是”:乃遂改焉。〔一〕

后依刘繇,避乱江东。繇军败,仪徙会稽。

孙权承摄大业,优文征仪〔4〕。到,见亲任,专典机密,拜骑都尉。

吕蒙图袭关羽,权以问仪;仪善其计,劝权听之。从讨羽,拜忠义校尉〔5〕;仪陈谢,权令曰:“孤虽非赵简子〔6〕,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〔7〕!”

既定荆州,都武昌。拜裨将军。后封都亭侯,守侍中。欲复授兵,仪自以非材,固辞不受。

黄武中,遣仪之皖〔8〕,就将军刘邵,欲诱致曹休。休到,大破之,迁偏将军。入阙,省尚书事〔9〕,外总平诸官〔10〕,兼领辞讼。又令教诸公子书学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北海:王国名。治所在今山东昌乐县西。营陵:县名。县治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。

〔2〕郡相:官名。即国相。当时制度,凡郡成为某一宗王的封国,则郡改称国,太守改称相。通常都称国相,称郡相较少见。

〔3〕无上:没有上面的部分。这是双关语,暗指目无尊上。

〔4〕优文:表示尊敬优待的文书。

〔5〕忠义校尉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
〔6〕赵简子:即赵鞅。死后谥为简子。

〔7〕周舍:赵简子的臣僚。他曾在赵简子的门前站立三天三夜,赵简子问他为什么,他说希望充当臣僚为你效力,见《韩诗外传》七。

〔8〕之:到。皖:县名。县治在今安徽潜山市。

〔9〕入阙:入宫。尚书台在皇宫之内,到尚书台办公要入宫。省(xǐng)尚书事:审阅尚书台的文书。

〔10〕平诸官:评议各官署上报的公事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徐众《评》曰:“古之建姓:或以所生,或以官号,或以祖名;皆有义体,以明氏族。故曰‘胙之以土而命之氏’,此先王之典也;所以明本重始,彰示功德,子孙不忘也。今离文析字,横生忌讳;使仪易姓,忘本诬祖:不亦谬哉!教人易姓,从人改族;融既失之,仪又不得也。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