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年春正月,始耕籍田。南安赵衢、汉阳尹奉等,讨超,枭其妻子。超奔汉中。韩遂徙金城,入氐王千万部,率羌胡万余骑与夏侯渊战。击,大破之,遂走西平。渊与诸将攻兴国,屠之。省安东、永阳郡。安定太守毌丘兴将之官,公戒之曰:“羌胡欲与中国通,自当遣人来,慎勿遣人往!善人难得,必将教羌胡妄有所请求,因欲以自利。不从,便为失异俗意;从之,则无益事。”兴至,遣校尉范陵至羌中;陵果教羌,使自请为属国都尉。公曰:“吾预知当尔。非圣也,但更事多耳。”月,天子使魏公位,在诸侯王上;改授金玺、赤绂、远游冠。秋月,公征孙权。初,陇西宋建,自称“河首平汉王”,聚众枹罕;改元,置百官;余年。遣夏侯渊自兴国讨之。冬月,屠枹罕,斩建,凉州平。公自合肥还。月,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,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,辞甚丑恶;发闻,后废黜死,兄弟皆伏法。月,公至孟津。天子命公置旄头,宫殿设钟虡。乙未,令曰:“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,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。陈平岂笃行,苏秦岂守信邪?而陈平定汉业,苏秦济弱燕。由此言之,士有偏短,庸可废乎!有司明思此义,则士无遗滞,官无废业矣。”又曰:“夫刑,百姓之命也。而军中典狱者,或非其人,而任以军死生之事;吾甚惧之!其选明达法理者,使持典刑。”于是置理曹掾属。

【原文】

十九年春正月〔1〕,始耕籍田〔2〕。

南安赵衢、汉阳尹奉等,讨超,枭其妻子。超奔汉中。韩遂徙金城,入氐王千万部,率羌胡万余骑与夏侯渊战。击,大破之,遂走西平〔3〕。渊与诸将攻兴国,屠之。省安东、永阳郡〔4〕。

安定太守毌丘兴将之官〔5〕,公戒之曰:“羌胡欲与中国通,自当遣人来,慎勿遣人往!善人难得,必将教羌胡妄有所请求,因欲以自利。不从,便为失异俗意〔6〕;从之,则无益事。”兴至,遣校尉范陵至羌中;陵果教羌,使自请为属国都尉〔7〕。公曰:“吾预知当尔。非圣也〔8〕,但更事多耳。”〔一〕

三月,天子使魏公位,在诸侯王上;改授金玺、赤绂、远游冠〔9〕。〔二〕

秋七月,公征孙权。〔三〕

初,陇西宋建,自称“河首平汉王”,聚众枹罕〔10〕;改元,置百官;三十余年。遣夏侯渊自兴国讨之。

冬十月,屠枹罕,斩建,凉州平。

公自合肥还。

十一月,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〔11〕,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,辞甚丑恶;发闻〔12〕,后废黜死,兄弟皆伏法。〔四〕

十二月,公至孟津。天子命公置旄头〔13〕,宫殿设钟虡〔14〕。

乙未〔15〕,令曰:“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〔16〕,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。陈平岂笃行,苏秦岂守信邪〔17〕?而陈平定汉业,苏秦济弱燕。由此言之,士有偏短,庸可废乎〔18〕!有司明思此义〔19〕,则士无遗滞,官无废业矣。”

又曰:“夫刑,百姓之命也。而军中典狱者,或非其人,而任以三军死生之事;吾甚惧之!其选明达法理者,使持典刑〔20〕。”于是置理曹掾属〔21〕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十九年:建安十九年(公元 214)。

〔2〕耕籍田:古代君主表示重视农业生产的一种礼仪。春天农事开始时,君主到京城近郊农田中进行象征性耕作,叫做亲耕籍田。

〔3〕西平:郡名。治所在今青海西宁市。

〔4〕安东:郡名。治所位置待考。永阳:郡名。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。

〔5〕毌(guàn)丘兴:事附本书卷二十八《毌丘俭传》。毌丘是复姓。

〔6〕异俗:指与汉族风俗不同的羌族。

〔7〕属国:东汉在一些少数族聚居的边境地区设置属国。属国设都尉一人,管理属国内少数族事务。

〔8〕圣:先知先觉的人。

〔9〕绂(fú):系印的丝绳。东汉制度,宗室亲王才能用金玺、赤绂、远游冠。这时曹操还未封王,先已享受王的待遇,以便为晋爵为王作准备。

〔10〕枹(fū)罕:县名。县治在今甘肃临夏市西南。

〔11〕伏氏(?—公元 214):名寿,汉献帝的皇后。传见《后汉书》卷十下。伏皇后死后的墓园,相传在今河南许昌市南蒋李集镇的冢刘村,现今尚有墓冢等遗迹留存。墓冢残高约 10 米,周长约 125 米。完:即伏完(?—公元 209):伏皇后的父亲。事附《后汉书》卷十下《伏皇后纪》。

〔12〕发闻:发觉。

〔13〕旄头:皇帝出行时,披着长发手执武器在前面开路的骑兵队。

〔14〕虡(jù):悬挂编钟的木架立桩。上面用猛兽图案装饰。东汉制度,旄头和钟虡只有同姓宗王中最亲贵的才能使用。不过,献帝的诏命虽下在此月,但是钟虡的制作完成,则在两年之后建安二十一年的五月。所铸钟虡有蕤宾钟、无射钟各一件。对称安放在邺城魏宫的主体建筑文昌殿前,用作朝会四方的礼仪重器。详见《文选》卷六左思《魏都赋》李善注。

〔15〕乙未:旧历十九日。

〔16〕行(xìng):德行。

〔17〕苏秦:字季子,战国时洛阳人。曾奉燕昭王的指示到齐国鼓动战争,使之疲于外战,以便燕国攻齐复仇,因此有人骂他是“卖国反覆之臣”。1973 年马王堆出土帛书《战国纵横家书》,保存有苏秦的书信与游说辞十六章。传见《史记》卷六十九。

〔18〕庸:岂。

〔19〕有司:有关官员。

〔20〕持典刑:掌握法律。

〔21〕理曹:官署名。丞相府中的分支机构,掌管刑狱。 掾属:丞相和三公府内办事官员的泛称。府内的分支机构叫做曹。各曹的主办官员叫做掾,掾的副手叫做属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献帝起居注》曰:“使行太常事、大司农、安阳亭侯王邑,与宗正刘艾,皆持节;介者五人,赍束帛驷马;及给事黄门侍郎、掖庭丞、中常侍二人:迎二贵人于魏公国。二月癸亥,又于魏公宗庙授二贵人印绶。甲子,诣魏公宫延秋门,迎贵人升车。魏遣郎中令、少府、博士、御府乘黄厩令、丞相掾属,侍送贵人。癸酉,二贵人至洧仓中。遣侍中丹,将冗从虎贲前后络绎往迎之。乙亥,二贵人入宫;御史大夫、中二千石将、大夫、议郎会殿中,魏国二卿及侍中、中郎二人,与汉公卿并升殿,宴。”

〔二〕《献帝起居注》曰:“使左中郎将杨宣、亭侯裴茂,持节、印授之。”

〔三〕《九州春秋》曰:“参军傅幹谏曰:‘治天下之大具有二:文与武也。用武则先威,用文则先德。威德足以相济,而后王道备矣。往者天下大乱,上下失序;明公用武攘之,十平其九。今未承王命者,吴与蜀也。吴有长江之险,蜀有崇山之阻;难以威服,易以德怀。愚以为可且按甲寝兵,息军养士;分土定封,论功行赏;若此则内外之心固,有功者劝,而天下知制矣。然后渐兴学校,以导其善性而长其义节。公神武震于四海,若修文以济之,则普天之下,无思不服矣。今举十万之众,顿之长江之滨。若贼负固深藏,则士马不能逞其能,奇变无所用其权;则大威有屈而敌心未能服矣。唯明公思虞舜舞干戚之义,全威养德,以道制胜。’公不从,军遂无功。幹字彦材,北地人。终于丞相仓曹属。有子曰玄。”

〔四〕《曹瞒传》曰:“公遣华歆勒兵入宫,收后;后闭户,匿壁中。歆坏户发壁,牵后出。帝时与御史大夫郗虑坐;后被发徒跣过,执帝手曰:‘不能复相活邪?’帝曰:‘我亦不自知命在何时也!’帝谓虑曰:‘郗公,天下宁有是邪!’遂将后杀之,(完)〔兄弟〕及宗族死者数百人。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