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年夏月,扬兵河上。击绍仓亭军,破之。绍归,复收散卒,攻定诸叛郡县。月,公还许。绍之未破也,使刘备略汝南;汝南贼共都等应之。遣蔡扬击都,不利,为都所破。公南征备。备闻公自行,走奔刘表;都等皆散。年春正月,公军谯。令曰:“吾起义兵,为天下除暴乱。旧土人民,死丧略尽。国中终日行,不见所识,使吾凄怆伤怀!其举义兵以来,将士绝无后者,求其亲戚以后之;授土田,官给耕牛;置学师以教之。为存者立庙,使祀其先人。魂而有灵,吾百年之后何恨哉!”遂至浚仪,治睢阳渠;遣使以太牢祀桥玄。进军官渡。

【原文】

六年夏四月〔1〕,扬兵河上〔2〕。击绍仓亭军〔3〕,破之。绍归,复收散卒,攻定诸叛郡县。

九月,公还许。绍之未破也,使刘备略汝南;汝南贼共都等应之〔4〕。遣蔡扬击都,不利,为都所破。公南征备。备闻公自行,走奔刘表;都等皆散。

七年春正月〔5〕,公军谯。令曰:“吾起义兵,为天下除暴乱。旧土人民〔6〕,死丧略尽〔7〕。国中终日行,不见所识〔8〕,使吾凄怆伤怀!其举义兵以来〔9〕,将士绝无后者,求其亲戚以后之〔10〕;授土田,官给耕牛;置学师以教之。为存者立庙,使祀其先人。魂而有灵,吾百年之后何恨哉!”遂至浚仪〔11〕,治睢阳渠〔12〕;遣使以太牢祀桥玄〔13〕。〔一〕进军官渡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六年:建安六年(公元 201)。

〔2〕扬兵:扩张兵势。

〔3〕仓亭:津渡名。在今山东阳谷县北。是古黄河重要渡口。“仓”又作“苍”。

〔4〕共都:本书卷三十二《先主传》作“龚都”。

〔5〕七年:建安七年(公元 202)。

〔6〕旧土:故乡。

〔7〕略:全都。

〔8〕所识:所认得的人。

〔9〕其:助词,用于指令性文告,表示在这之后的文字属于具体的指令。

〔10〕后之:做他们的后嗣。

〔11〕浚仪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南开封市。

〔12〕睢(suī)阳渠:渠水名。在今河南商丘市南。

〔13〕太牢:古代祭祀,同时以牛、羊、猪三牲作为祭品,称为太牢。有时只用牛一牲做祭品也称太牢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褒赏令》载公祀文曰:“故太尉桥公,诞敷明德,泛爱博容;国念明训,士思令谟。灵幽体翳,邈哉晞矣!吾以幼年,逮升堂室;特以顽鄙之姿,为大君子所纳;增荣益观,皆由奖助:犹仲尼称不如颜渊,李生之厚叹贾复。士死知己,怀此无忘。又承从容约誓之言:‘殂逝之后,路有经由,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;车过三步,腹痛勿怪!’虽临时戏笑之言,非至亲之笃好,胡肯为此辞乎?匪谓灵忿,能贻己疾;怀旧惟顾,念之凄怆!奉命东征,屯次乡里;北望贵土,乃心陵墓。裁致薄奠,公其尚飨!”

上一篇:孙策闻公与绍相持,乃谋袭许;未发,为刺客所杀。汝南降贼刘辟等,叛应绍,略许下。绍使刘备助辟,公使曹仁击破之。备走,遂破辟屯。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;公用荀攸计,遣徐晃、史涣邀击。大破之,尽烧其车。公与绍相拒连月,虽比战斩将,然众少粮尽,士卒疲乏。公谓运者曰:“却日为汝破绍,不复劳汝矣!”冬月,绍遣车运谷;使淳于琼等人,将兵万余人送之,宿绍营北里。绍谋臣许攸贪财,绍不能足;来奔,因说公击琼等。左右疑之,荀攸、贾诩劝公。公乃留曹洪守,自将步骑千人,夜往。会明至,琼等望见公兵少,出阵门外。公急击之,琼退保营,遂攻之。绍遣骑救琼,左右或言:“贼骑稍近,请分兵拒之!”公怒曰:“贼在背后,乃白!”士卒皆殊死战,大破琼等,皆斩之。绍初闻公之击琼,谓长子谭曰:“就彼(攻)破琼等,吾攻拔其营,彼固无所归矣!”乃使张郃、高览攻曹洪。郃等闻琼破,遂来降,绍众大溃。绍及谭弃军走,渡河,追之不及。尽收其辎重、图书、珍宝,虏其众。公收绍书中,得许下及军中人书,皆焚之。冀州诸郡,多举城邑降者。初,桓帝时有黄星现于楚、宋之分。辽东殷馗善天文,言:“岁当有真人起于梁、沛之间,其锋不可当。”至是,凡年,而公破绍,天下莫敌矣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