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四年春正月〔1〕,诏曰:“丧乱以来,兵革未戢〔2〕。天下之人,互相残杀。今海内初定,敢有私复仇者,皆族之〔3〕!”筑南巡台于宛。
三月,丙申〔4〕,行自宛还洛阳宫。癸卯〔5〕,月犯心中央大星〔6〕。〔一〕丁未〔7〕,大司马曹仁薨。是月,大疫〔8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四年:黄初四年(公元 223)。
〔2〕兵革:兵器与甲胄。戢(jí):收藏。兵革未戢指战争没有停止。
〔3〕族之:对他们处以诛杀其三族的刑罚。
〔4〕丙申:旧历初八日。
〔5〕癸卯:旧历十五日。
〔6〕犯:古代天文学术语。指从地面看到的一个移动星体与另一个不动星体的接触。心:星座名。二十八宿之一,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五宿。共有三星,接近成一条直线,中央为大星,两侧为小星。
〔7〕丁未:旧历十九日。
〔8〕大疫:出现严重的流行性疾病。当时的疫区主要在南阳郡,死亡上万人,见《宋书》卷三十四《五行志》五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魏书》载丙午诏曰:“孙权残害民物,朕以寇不可长,故分命猛将三道并征。今征东诸军与权党吕范等水战,则斩首四万,获船万艘。大司马据守濡须,其所擒获亦以万数。中军、征南,攻围江陵;左将军张郃等舳舻直渡,击其南渚,贼赴水溺死者数千人;又为地道攻城,城中外,雀鼠不得出入,此几上肉耳!而贼中疠气疾病,夹江涂地,恐相染污。昔周武伐殷,旋师孟津;汉祖征隗嚣,还军高平:皆知天时而度贼情也。且成汤解三面之网,天下归仁;今开江陵之围,以缓成死之擒。且休力役,罢省徭戍;蓄养士民,咸使安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