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评曰:昔文帝、陈王以公子之尊〔1〕,博好文采;同声相应,才士并出,惟粲等六人最见名目〔2〕。而粲特处常伯之官〔3〕,兴一代之制;然其冲虚德宇〔4〕,未若徐幹之粹也。卫觊亦以多识典故,相时王之式〔5〕。刘劭该览学籍,文质周洽。刘廙以清鉴著〔6〕,傅嘏用才达显云〔7〕。〔一〕
【注释】
〔1〕陈王:即曹植(公元 192—232)。传见本书卷十九。
〔2〕最见名目:最受称道评论。
〔3〕常伯之官:君主身边的侍臣。这里指侍中。
〔4〕冲虚:淡泊寡欲。德宇:品德气度。
〔5〕相(xiàng)时王之式:帮助完成当时君主禅让的仪式。指劝汉献帝让位,并替他草拟禅让诏书。
〔6〕清鉴:清静而有洞察能力。
〔7〕用:因为。 才达:具有才能而又通晓时局变化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臣松之以为:傅嘏识量名辈,实当时高流;而此评但云“用才达显”,既于题目为拙,又不足以见嘏之美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