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太祖辟为丞相掾、属。转官将文学,文帝器之,命廙通草书。廙答书曰:“初以尊卑有逾,礼之常分也;是以贪守区区之节,不敢修草。必如严命,诚知劳谦之素,不贵殊异若彼之高,而惇白屋如斯之好;苟使郭隗不轻于燕,不忽于齐;乐毅自至,霸业以隆。亏匹夫之节,成巍巍之美;虽愚不敏,何敢以辞?”魏国初建,为黄门侍郎。

【原文】

太祖辟为丞相掾、属。转五官将文学,文帝器之,命廙通草书〔1〕。廙答书曰:“初以尊卑有逾,礼之常分也;是以贪守区区之节,不敢修草。必如严命,诚知劳谦之素〔2〕,不贵殊异若彼之高〔3〕,而惇白屋如斯之好〔4〕;苟使郭隗不轻于燕〔5〕,九九不忽于齐〔6〕;乐毅自至〔7〕,霸业以隆。〔一〕亏匹夫之节〔8〕,成巍巍之美;虽愚不敏,何敢以辞?”魏国初建,为黄门侍郎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通草书:指写书信时不必用隶书工整抄誊而可以用便捷的草隶来书写。这是一种尊重,也是为了欣赏刘廙的草隶书法技艺。关于草隶,参见本卷《卫觊传》注释。

〔2〕劳谦:有功劳仍然很谦虚。语出《周易·谦卦》。素:本心。

〔3〕彼:指曹丕。

〔4〕惇:看重。白屋:白茅草盖的房屋。是贫贱者的住处。斯:这。指刘廙自己。好:情谊。

〔5〕郭隗:战国时燕国人。燕昭王在燕国被齐军攻破后为国君,一心复仇。为了招揽人才,他向郭隗征求计策。郭隗说只要先重视我,比我强的人才就会前来。燕昭王为他建造住宅,尊他为师。结果乐毅、邹衍、剧辛等大批人才先后来到燕国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三十四《燕召公世家》。

〔6〕九九:一种计算数字的方法。齐桓公优待进献九九算法的人,从而吸引到优秀的政治人才。

〔7〕乐(yuè)毅:战国时中山国灵寿(今河北平山县东北)人。燕昭王时为将,率军破齐,先后攻克七十余城,因功封昌国君。昭王死后受排挤,出奔赵国,死于赵。传见《史记》卷八十。

〔8〕亏匹夫之节:意指自己地位低,按照礼俗是不应当与尊贵的曹丕用草书写书信的,现在愿意不守自己的本分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战国策》曰:“有以九九求见齐桓公,桓公不纳。其人曰:‘九九小术,而君纳之;况大于九九者乎?’于是桓公设庭燎之礼而见之。居无几,隰朋自远而至;齐遂以霸。”

下一篇:太祖在长安,欲亲征蜀。廙上疏曰:“圣人不以智轻俗,王者不以人废言。故能成功于千载者,必以近察远;智周于独断者,不耻于下问。亦欲博采必尽于众也。且韦弦非能言之物,而圣贤引以自匡;臣才智暗浅,愿自比于韦弦。昔乐毅能以弱燕破大齐,而不能以轻兵定即墨者;夫自为计者虽弱必固,欲自溃者虽强必败也。自殿下起军以来,余年;敌无不破,强无不服。今以海内之兵,百胜之威;而孙权负险于吴,刘备不宾于蜀。夫夷狄之臣,不当冀州之卒;权、备之籍,不比袁绍之业;然本初以亡,而寇未捷:非暗弱于今而智武于昔也。斯自为计者,与欲自溃者异势耳。故文王伐崇,旬不下;归而修德,然后服之。秦为诸侯,所征必服;及兼天下,东向称帝,匹夫大呼而社稷用隳。是力毙于外,而不恤民于内也。臣恐边寇非国之敌,而世不乏才,土崩之势,此不可不察也。天下有重得,有重失:势可得而我勤之,此重得也;势不可得而我勤之,此重失也。于今之计,莫若料方之险,择要害之处而守之;选天下之甲卒,随方面而岁更焉。殿下可高枕于广厦,潜思于治国;广农桑,事从节约,修之旬年,则国富民安矣。”太祖遂进前,而报廙曰:“非但君当知臣,臣亦当知君。今欲使吾坐行西伯之德,恐非其人也。”魏讽反,廙弟伟为讽所引,当相坐诛。太祖令曰:“叔向不坐弟虎,古之制也。”特原不问,徙署丞相仓曹属。廙上疏谢曰:“臣罪应倾宗,祸应覆族。遭乾坤之灵,值时来之运;扬汤止沸,使不焦烂;起烟于寒灰之上,生华于已枯之木。物不答施于天地,子不谢生于父母;可以死效,难用笔陈。”廙著书数篇,及与丁仪共论刑礼,皆传于世。文帝即王位,为侍中,赐爵关内侯。黄初年卒。无子。帝以弟子阜嗣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