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刘廙字恭嗣,南阳安众人也。年岁,戏于讲堂上;颍川司马德操拊其头曰:“孺子,孺子,‘黄中通理’,宁自知不?”廙兄望之,有名于世,荆州牧刘表辟为从事。而其友人,皆以谗毁,为表所诛;望之又以正谏不合,投传告归。廙谓望之曰:“赵杀鸣犊,仲尼回轮。今兄既不能法柳下惠和光同尘于内,则宜模范蠡迁化于外。坐而自绝于时,殆不可也!”望之不从,寻复见害。廙惧,奔扬州,遂归太祖。

【原文】

刘廙字恭嗣,南阳安众人也〔1〕。年十岁,戏于讲堂上;颍川司马德操拊其头曰〔2〕:“孺子,孺子,‘黄中通理〔3〕’,宁自知不?”廙兄望之,有名于世,荆州牧刘表辟为从事〔4〕。而其友二人,皆以谗毁,为表所诛;望之又以正谏不合,投传告归〔5〕。廙谓望之曰:“赵杀鸣犊〔6〕,仲尼回轮。〔一〕今兄既不能法柳下惠和光同尘于内〔7〕,则宜模范蠡迁化于外〔8〕。坐而自绝于时,殆不可也!”望之不从,寻复见害。廙惧,奔扬州,〔二〕遂归太祖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南阳:郡名。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。安众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北。

〔2〕司马德操(?—公元 208):名徽。颍川郡阳翟(今河南禹州市)人。当时的名士。寄居荆州,讲学授徒,扶持青年,很有影响,是荆州学派的领袖人物。诸葛亮和庞统,都曾由他推荐给刘备。事见本书卷三十五《诸葛亮传》裴注引《襄阳记》、卷三十七《庞统传》。

〔3〕黄中通理:意思是内在品德美好而且懂得事理。《周易·坤卦》文言中有“君子黄中通理”一句。

〔4〕从事:官名。东汉的州刺史、州牧之下,设有从事史多人,协助主官处理各类公务。

〔5〕传(zhuàn):任官的证件。投传即丢下任官证件辞职。

〔6〕赵:指赵鞅。又称赵简子。春秋末年晋国的大臣。在权力争夺中战胜范氏、中行氏,扩大了自己的封地,为此后赵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。事见《史记》卷四十三《赵世家》。鸣犊:赵国的大夫。窦氏,名犨(chōu),字鸣犊。曾帮助赵简子治理晋国。赵简子夺得权力专擅晋国国政后,将他杀死。孔子正准备从卫国渡黄河到赵国去见赵简子,听到窦犨的死讯,就打消念头转回卫国。事见《史记》卷四十七《孔子世家》。

〔7〕法:效法。柳下惠:春秋时鲁国的大夫。展氏,名获,字禽。食邑在柳下,谥号为惠,故又叫柳下惠。以讲究礼仪道德著名。和光同尘:一起照射阳光,一起承受尘土。比喻能够随从大流,与任何人和气相处。

〔8〕范蠡(lí):字少伯,春秋末楚国宛(今河南南阳市)人。在越国任大夫,帮助越王句践发愤图强,灭亡吴国。成功后悄然离开越国,改名陶朱公,经商致富。传附《史记》卷四十一《越王句践世家》。迁化:迁移消隐。刘家所在的安众县,不仅在荆州辖境之内,而且距州治襄阳很近,刘望之辞职回家仍然引人注意,所以刘廙劝他远走高飞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刘向《新序》曰:“赵简子欲专天下,谓其相曰:‘赵有犊犨,晋有铎鸣,鲁有孔丘;吾杀三人者,天下可王也。’于是乃召犊犨、铎鸣而问政焉;已,即杀之。使使者聘孔子于鲁,以胖牛肉迎于河上。使者谓船人曰:‘孔子即上船,中河,必疏而杀之。’孔子至,使者致命,进胖牛之肉。孔子仰天而叹曰:‘美哉水乎,洋洋乎!使丘不济此水者,命也夫!’子路趋而进曰:‘敢问何谓也?’孔子曰:‘夫犊犨、铎鸣,晋国之贤大夫也。赵简子未得意之时,须而后从政;及其得意也,杀之。黄龙不反于涸泽,凤凰不罹其罻罗。故刳胎焚林,则麒麟不臻;覆巢破卵,则凤凰不翔;竭泽而渔,则龟龙不现。鸟兽之于不仁,犹知避之,况丘乎?故虎啸而谷风起,龙兴而景云现;击庭钟于外,而黄钟应于内。夫物类之相感,精神之相应;若响之应声,影之象形。故君子违伤其类者。今彼已杀吾类矣,何为之此乎?’于是遂回车,不渡而还。”

〔二〕《廙别传》载廙道路为笺谢刘表曰:“考匊过蒙分遇荣授之显,未有管、狐、桓、文之烈,孤德陨命,精诚不遂。兄望之,见礼在昔,既无堂构昭前之绩;中规不密,用坠祸辟。斯乃明神弗佑,天降之灾。悔吝之负,哀号靡及!廙之愚浅,言行多违,惧有浸润三至之间。考匊之爱已衰,望之之责犹存;必伤天慈既往之分,门户殪灭,取笑明哲。是用迸窜,永涉川路,即日到庐江寻阳。昔钟仪有南音之操,椒举有班荆之思;虽远犹迩,敢忘前施?”

《傅子》曰:“表既杀望之,荆州士人皆自危也。夫表之本心,于望之不轻也;以直忤情,而谗言得入者,以无容直之度也。据全楚之地,不能以成功者,未必不由此也。夷、叔忤武王以成名,丁公顺高祖以受戮,二主之度远也。若不远其度,惟褊心是从,难乎以容民蓄众矣。”

上一篇:明帝即位,进封閺乡侯,百户。觊奏曰:“章之律,自古所传;断定刑罪,其意微妙。百里长吏,皆宜知律。刑法者,国家之所贵重,而私议之所轻贱;狱吏者,百姓之所悬命,而选用者之所卑下。王政之弊,未必不由此也。请置律博士,转相教授。”事遂施行。时百姓凋匮而役务方殷,觊上疏曰:“夫变情励性,强所不能;人臣言之既不易,人主受之又艰难。且人之所乐者,富贵、显荣也;所恶者,贫贱、死亡也。然此者,君上之所制也。君爱之则富贵、显荣,君恶之则贫贱、死亡。顺指者,爱所由来;逆意者,恶所从至也。故人臣皆争顺指而避逆意;非破家为国杀身成君者,谁能犯颜色,触忌讳,建言,开说哉?陛下留意察之,则臣下之情可见矣。今议者多好悦耳,其言政治,则比陛下于尧、舜,其言征伐,则比虏于狸鼠。臣以为不然。昔汉文之时,诸侯强大,贾谊累息以为至危。况今海之内,分而为,群士陈力,各为其主。其来降者,未肯言舍邪就正,咸称迫于困急,是与国分治无以为异也。当今千里无烟,遗民困苦;陛下不善留意,将遂凋弊不可复振。礼:天子之器必有金玉之饰,饮食之肴必有珍之味;至于凶荒,则彻膳降服。然则奢俭之节,必视世之丰约也。武皇帝之时,后宫食不过肉,衣不用锦绣,茵蓐不缘饰,器物无丹漆;用能平定天下,遗福子孙。此皆陛下之所亲览也。当今之务,宜君臣上下,并用筹策;计校府库,量入为出。深思句践滋民之术,(由)犹恐不及;而尚方所造金银之物,渐更增广;工役不辍,侈靡日崇,帑藏日竭。昔汉武信求神仙之道,谓当得云表之露以餐玉屑,故立仙掌以承高露。陛下通明,每所非笑。汉武有求于露,而(由)犹尚见非;陛下无求于露而空设之,不益于好而糜费功夫。诚皆圣虑所宜裁制也。”觊历汉、魏,时献忠言,率如此。受诏典著作,又为《魏官仪》,凡所撰述数篇。好古文、鸟篆、隶草,无所不善。建安末,尚书右丞河南潘勖;黄初时,散骑常侍河内王象;亦与觊并以文章显。觊薨,谥曰敬侯。子瓘嗣。瓘咸熙中为镇西将军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