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玚弟璩,璩子贞,咸以文章显。璩官至侍中。贞咸熙中参相国军事。瑀子籍,才藻艳逸,而倜傥放荡;行己寡欲,以庄周为模则。官至步兵校尉。时又有谯郡嵇康,文辞壮丽,好言老、庄,而尚奇任侠。至景元中,坐事诛。景初中,下邳桓威出自孤微。年而著《浑舆经》,依道以见意。从齐国门下书佐,司徒署吏。后为安(成)城令。吴质,济阴人,以文才为文帝所善。官至振威将军,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,封列侯。

【原文】

玚弟璩,璩子贞,咸以文章显。璩官至侍中。贞咸熙中参相国军事〔1〕。〔一〕

瑀子籍〔2〕,才藻艳逸,而倜傥放荡〔3〕;行己寡欲〔4〕,以庄周为模则〔5〕。官至步兵校尉〔6〕。〔二〕

时又有谯郡嵇康〔7〕,文辞壮丽,好言老、庄〔8〕,而尚奇任侠〔9〕。至景元中,坐事诛〔10〕。〔三〕

景初中,下邳桓威出自孤微〔11〕。年十八而著《浑舆经》〔12〕,依道以见意。从齐国门下书佐〔13〕,司徒署吏〔14〕。后为安(成)〔城〕令〔15〕。

吴质,济阴人〔16〕,以文才为文帝所善。官至振威将军〔17〕,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〔18〕,封列侯〔19〕。〔四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贞:即应贞(?—公元 269)。字吉甫。西晋武帝时官至散骑常侍。传见《晋书》卷九十二。咸熙:魏元帝曹奂的年号。也是曹魏最后一个年号。参相国军事:官名。是司马昭相国府内的军事参谋人员。

〔2〕籍:即阮籍(公元 210—263)。字嗣宗。曹魏思想家、文学家。他是魏晋玄学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人物。著有《通易论》、《达庄论》等,崇尚“自然”,批判虚伪的“礼法”。在文学方面以五言诗的成就为最高。其《咏怀》诗八十多首,辞语隐约,寄托深远,具有独特的风格。传又见《晋书》卷四十九。

〔3〕倜傥放荡:指阮籍不遵守当时礼教的举动。这些举动在《晋书》和《世说新语》中都有不少记载。阮籍本来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,内心并不真正反对具有政治功用的礼教。不幸他处在魏晋交替之际,积极准备取代曹魏的司马氏,一面提倡虚伪的“礼法”,一面又采取严厉手段镇压异己分子。阮籍终日醉酒放荡,既有不愿接受虚伪“礼法”拘束的成分,又有借此逃避人事纠葛以免受到伤害的考虑。

〔4〕行己:为人。

〔5〕庄周(约前 369—前 286):即庄子。战国时宋国蒙(今河南商丘市东北)人。曾当过管理漆园的小官。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。他的散文写得很有特色,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。现存著作有《庄子》三十三篇。传附《史记》卷六十三《老子列传》。

〔6〕步兵校尉:官名。汉魏京城驻军中有特种兵五营,每营设一名校尉统领,步兵校尉是其中之一。负责京城警卫。

〔7〕谯郡:郡名。治所在今安徽亳(bó)州市。嵇康(公元 224—263):字叔夜,谯郡铚县(今安徽宿州市西南)人。曹魏思想家、文学家、音乐家。与曹魏宗室通婚,任中散大夫。他有出众的仪表才能,社会声誉很高。对司马氏专权强烈不满,因而拒绝与之合作,结果被司马昭下令处死。他也是魏晋玄学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人物。著有《养生论》、《释私论》等,崇尚“自然”而轻视“名教”。在文学上擅长四言诗,以《幽愤诗》为著名。他还精通音乐,除了善于鼓琴外,又有《声无哀乐论》、《琴赋》等音乐理论著述。传又见《晋书》卷四十九。

〔8〕老:指《老子》。庄:指《庄子》。《老子》和《庄子》是先秦道家的代表著作。魏晋玄学基本上是由道家和儒家两派学说融合形成的,所以当时玄学家最爱谈论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和《周易》三部书。合称为“三玄”。

〔9〕尚奇:崇尚奇节。任侠:喜欢行侠仗义。

〔10〕景元:魏元帝曹奂的年号。坐事诛:因事被杀。嵇康无罪被司马氏诛杀。陈寿不便叙述真实情况,只好作简单笼统的交代。

〔11〕下邳:王国名。治所在今江苏睢宁县西北。孤微:家族势力孤单的小民,这是当时的习语。

〔12〕《浑舆经》:书名。一卷。《隋书》卷三十四《经籍志》列入道家著作一类。隋代已亡佚。

〔13〕齐国:王国名。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。门下书佐:官名。郡太守或国相的府署时,设有书佐数十人,负责抄誊公文。门下书佐是其中之一类,直接抄誊守、相本人发布的公文。

〔14〕司徒署吏:司徒任命他为下属吏员。这种任命是荣誉性的闲职,当时得到这种任命的人数以万计。见本书卷十三《王朗传》裴注引《魏略》。

〔15〕安城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南。

〔16〕济阴:郡名。治所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。

〔17〕振威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
〔18〕假节:一种表示诛杀威权的名号。这样的名号当时有三等:最高是使持节,可以诛杀品级在二千石以下的官员;其次是持节,平时可以诛杀无官位的人,战争发生时也可以诛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;最低就是假节,只能在战争发生时诛杀违犯军令的人。都督:官名。是一个战区内各支军队的指挥长官。

〔19〕列侯:爵位名。是异姓所能得到的最高一级爵位。其中,按封地的大小,又可分为县侯、乡侯和亭侯三类。受封者有权收取封地内民户上交的租税归自己享用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文章叙录》曰:“璩字休琏。博学好属文,善为书记。文、明帝世,历官散骑常侍。齐王即位,稍迁侍中、大将军长史。曹爽秉政,多违法度,璩为诗以讽焉。其言虽颇谐合,多切时要,世共传之。复为侍中,典著作。嘉平四年卒,追赠卫尉。贞字吉甫,少以才闻,能谈论。正始中,夏侯玄盛有名势。贞尝在玄坐,作五言诗,玄嘉玩之。举高第,历显位。晋武帝为抚军大将军,以贞参军事。晋室践阼,迁太子中庶子、散骑常侍。又以儒学,与太尉荀顗撰定《新礼》;事未施行。泰始五年卒。贞弟纯。纯子绍,永嘉中为黄门侍郎,为司马越所杀。纯弟秀。秀子詹,镇南大将军、江州刺史。”

〔二〕籍字嗣宗。《魏氏春秋》曰:“藉旷达不羁,不拘礼俗。性至孝,居丧虽不率常检,而毁几至灭性。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,终日不得与言;昶叹赏之,自以不能测也。太尉蒋济闻而辟之。后为尚书郎、曹爽参军,以疾归田里。岁余,爽诛,太傅及大将军乃以为从事中郎。后朝论以其名高,欲显崇之,籍以世多故,禄仕而已。闻步兵校尉缺,厨多美酒,营人善酿酒,求为校尉;遂纵酒昏酣,遗落世事。尝登广武,观楚、汉战处,乃叹曰:‘时无英才,使竖子成名乎!’时率意独驾,不由径路;车迹所穷,辄恸哭而返。籍少时尝游苏门山,苏门山有隐者,莫知名姓;有竹实数斛、臼杵而已。籍从之,与谈太古无为之道,及论五帝三王之义;苏门生萧然曾不经听。籍乃对之长啸,清韵响亮;苏门生逌尔而笑。籍既降,苏门生亦啸,若鸾风之音焉。至是,籍乃假苏门先生之论以寄所怀。其歌曰:‘日没不周西,月出丹渊中。阳精蔽不见,阴光代为雄。亭亭在须臾,厌厌将复隆。富贵俯仰间,贫贱何必终?’又叹曰:‘天地解兮六合开,星辰陨兮日月颓,我腾而上将何怀?’籍口不论人过,而自然高迈,故为礼法之士何曾等深所仇疾。大将军司马文王常保持之,卒以寿终。”子浑,字长成。《世语》曰:“浑以闲澹寡欲,知名京邑。为太子庶子。早卒。”

〔三〕康字叔夜。按《嵇氏谱》:“康父昭,字子远。督军粮、治书侍御史。兄喜,字公穆。晋扬州刺史、宗正。”

喜为康传曰:“家世儒学,少有俊才;旷迈不群,高亮任性;不修名誉,宽简有大量。学不师授,博洽多闻;长而好老、庄之业,恬静无欲。性好服食,尝采御上药。善属文论,弹琴咏诗,自足于怀抱之中。以为神仙者,禀之自然,非积学所致;至于导养得理,以尽性命,若安期、彭祖之伦,可以善求而得也;著《养生篇》。知自厚者所以丧其所生,其求益者必失其性;超然独达,遂放世事,纵意于尘埃之表。撰录上古以来圣贤、隐逸、遁心、遗名者,集为传赞;自混沌至于管宁,凡百一十有九人;盖求之于宇宙之内,而发之乎千载之外者矣。故世人莫得而名焉。”

虞预《晋书》曰:“康家本姓奚,会稽人。先自会稽迁于谯之铚县,改为嵇氏,取‘稽’字之上,〔加〕‘山’以为姓,盖以志其本也。一曰铚有嵇山,家于其侧,遂氏焉。”

《魏氏春秋》曰:“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,与之游者,未尝见其喜愠之色。与陈留阮籍、河内山涛、河(南)〔内〕向秀、籍兄子咸、琅邪王戎、沛人刘伶,相与友善,游于竹林,号为‘七贤’。钟会为大将军所昵,闻康名而造之。会,名公子;以才能贵幸,乘肥衣轻,宾从如云。康方箕踞而锻,会至,不为之礼。康问会曰:‘何所闻而来?何所见而去?’会曰:‘有所闻而来,有所见而去。’会深衔之。大将军尝欲辟康。康既有绝世之言,又从子不善,避之河东,或云避世。及山涛为选曹郎,举康自代;康答书拒绝,因自说不堪流俗,而‘非薄汤、武’。大将军闻而怒焉。初,康与东平吕昭子巽及巽弟安,亲善。会巽淫安妻徐氏,而诬安不孝,囚之。安引康为证,康义不负心,保明其事。安亦至烈,有济世志力。钟会劝大将军因此除之,遂杀安及康。康临刑自若,援琴而鼓,既而叹曰:‘雅音于是绝矣!’时人莫不衷之。初,康采药于汲郡共北山中,见隐者孙登。康欲与之言,登默然不对。逾时将去,康曰:‘先生竟无言乎?’登乃曰:‘子才多识寡,难乎免于今之世。’及遭吕安事,为诗自责曰:‘欲寡其过,谤议沸腾。性不伤物,频致怨憎。昔惭柳下,今愧孙登。内负宿心,外赧良朋。’康所著诸文、论六七万言,皆为世所玩咏。”

《康别传》云:“孙登谓康曰:‘君性烈而才俊,其能免乎?’”称康临终之言曰:“袁孝尼尝从吾学《广陵散》,吾每固之,不与。《广陵散》,于今绝矣!”与盛所记不同。

又《晋阳秋》云:“康见孙登,登对之长啸,逾时不言。康辞还,曰:‘先生竟无言乎?’登曰:‘惜哉!’”此二书皆孙盛所述,而自为殊异如此。

《康集·目录》曰:“登字公和。不知何许人,无家属,于汲县北山土窟中得之。夏则编草为裳,冬则被发自覆。好读《易》、鼓琴,见者皆亲乐之。每所止,家辄给其衣服食饮;得,无辞让。”

《世语》曰:“毌丘俭反,康有力,且欲起兵应之;以问山涛,涛曰:‘不可。’俭亦已败。”

臣松之按:《本传》云“康以景元中坐事诛”,而干宝、孙盛、习凿齿诸书,皆云:正元二年,司马文王返自乐嘉,杀嵇康、吕安。盖缘《世语》云康欲举兵应毌丘俭,故谓破俭便应杀康也。其实不然。山涛为选官,欲举康自代,康书告绝,事之明审者也。按《涛行状》,涛始以景元二年除吏部郎耳。景元与正元相较七八年,以《涛行状》检之,如《本传》为审。又《钟会传》亦云会作司隶校尉时诛康;会作司隶,景元中也。干宝云:吕安兄巽,善于钟会,巽为相国掾,俱有宠于司马文王,故遂抵安罪。寻文王以景元四年钟、邓平蜀后,始授相国位;若巽为相国掾时陷安,焉得以破毌丘俭年杀嵇、吕?此又干宝之疏谬,自相违伐也。

康子绍,字延祖。少知名。山涛启以为秘书郎,称绍:“平简温敏,有文思;又晓音,当成济者。”帝曰:“绍如此,便可以为丞,不足复为郎也。”遂历显位。

《晋诸公赞》曰:“绍与山涛子简、弘农杨准,同好友善,而绍最有忠正之情。以侍中从惠帝北伐成都王。王师败绩,百官皆走;惟绍独以身捍卫,遂死于帝侧。故累见褒崇,追赠大尉,谥曰忠穆公。”

〔四〕《魏略》曰:“质字季重。以才学通博,为五官将及诸侯所礼爱;质亦善处其兄弟之间,若前世楼君卿之游五侯矣。及河北平定,(大将军)〔五官将〕为世子,质与刘桢等并在坐席。桢坐谴之际,质出为朝歌长。后迁元城令。其后大(将)军西征,太子南在孟津小城,与质书曰:‘季重无恙:途路虽局,官守有限;愿言之怀,良不可任!足下所治僻左,书问致简,益用增劳。每念昔日南皮之游,诚不可忘。既妙思六经,逍遥百氏;弹棋闲设,终以博弈;高谈娱心,哀筝顺耳;驰骛北场,旅食南馆;浮甘瓜于清泉,沉朱李于寒水。皦日既没,继以朗月;同乘并载,以游后园;舆轮徐动,宾从无声;清风夜起,悲笳微吟;乐往哀来,凄然伤怀。余顾而言,兹乐难常;足下之徒,咸以为然。今果分别,各在一方;元瑜长逝,化为异物。每一念至,何时可言!方今蕤宾纪辰,景风扇物;天气和暖,众果具繁;时驾而游,北遵河曲;从者鸣笳以启路,文学托乘于后车;节同时异,物是人非。我劳如何!今遣骑到邺,故使枉道相过。行矣,自爱!’二十三年,太子又与质书曰:‘岁月易得,别来行复四年。三年不见,《东山》犹叹其远;况乃过之,思何可支!虽书疏往返,未足解其劳结。昔年疾疫,亲故多罹其灾;徐、陈、应、刘,一时俱逝,痛何可言邪!昔日游处,行则同舆,止则接席,何尝须臾相失?每至觞酌流行,丝竹并奏;酒酣耳热,仰而赋诗。当此之时,忽然不自知乐也。谓百年己分,长共相保;何图数年之间,零落略尽,言之伤心!顷撰其遗文,都为一集;观其姓名,已为鬼录。追思昔游,犹在心目;而此诸子化为粪壤,可复道哉!观古今文人,类不护细行,鲜能以名节自立。而伟长独怀文抱质,恬淡寡欲,有箕山之志,可谓彬彬君子矣。著《中论》二十余篇,成一家之业;辞义典雅,足传于后。此子为不朽矣。德琏常斐然有述作意,才学足以著书;美志不遂,良可痛惜!间历观诸子之文,对之抆泪;既痛逝者,行自念也。孔璋章表殊健,微为繁富。公幹有逸气,但未遒耳;至其五言诗,妙绝当时。元瑜书记翩翩,致足乐也。仲宣独自善于辞赋,惜其体弱,不足起其文;至于所善,古人无以远过也。昔伯牙绝弦于钟期,仲尼覆醢于子路;愍知音之难遇,伤门人之莫逮也。诸子但为未及古人,自一时之俊也,今之存者已不逮矣。后生可畏,来者难诬,然吾与足下不及见也。行年已长大,所怀万端;时有所虑,至乃通夕不瞑。何时复类昔日!已成老翁,但未白头耳。光武言“年已三十,在军十年,所更非一”,吾德虽不及,年与之齐。以犬羊之质,服虎豹之文;无众星之明,假日月之光;动见观瞻,何时易邪?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。少壮真当努力,年一过往,何可攀援!古人思秉烛夜游,良有以也。顷何以自娱?颇复有所造述不?东望于邑,裁书叙心。’”

臣松之以本传虽略载太子此书,美辞多被删落,今故悉取《魏略》所述,以备其文。太子即王位,又与质书曰:“南皮之游,存者三人。烈祖龙飞,或将或侯;今惟吾子,栖迟下仕。从我游处,独不及门;瓶罄罍耻,能无怀愧?路不云远,今复相闻。”

初,曹真、曹休亦与质等俱在渤海游处。时休、真亦以宗亲并受爵封,出为列将;而质故为长吏,王顾质有望,故称二人以慰之。始,质为单家,少游遨贵戚间,盖不与乡里相沉浮。故虽已出官,本国犹不与之士名。及魏有天下,文帝征质,与车驾会洛阳。到,拜北中郎将,封列侯,使持节,督幽、并诸军事,治信都。太和中,入朝;质自以不为本郡所饶,谓司徒董昭曰:“我欲溺乡里耳!”昭曰:“君且止,我年八十,不能老为君溺攒也。”

《世语》曰:“魏王尝出征,世子及临淄侯植,并送路侧。植称述功德,发言有章;左右属目,王亦悦焉。世子怅然自失,吴质耳曰:‘王当行,流涕可也。’及辞,世子泣而拜,王及左右咸歔欷;于是皆以植辞多华,而诚心不及也。”

《质别传》曰:“帝尝召质及曹休欢会,命郭后出见质等。帝曰:‘卿仰谛视之。’其至亲如此。质黄初五年朝京师,诏上将军及特进以下,皆会质所,太官给供具。酒酣,质欲尽欢。时上将军曹真性肥,中领军朱铄性瘦;质召优,使说肥瘦。真负贵,耻见戏,怒谓质曰:‘卿欲以部曲将遇我邪?’骠骑将军曹洪、轻车将军王忠言:‘将军必欲使上将军服肥,即自宜为瘦。’真愈恚,拔刀瞋目,言:‘俳敢轻脱,吾斩尔!’遂骂坐。质按剑曰:‘曹子丹!汝非屠几上肉,吴质吞尔不摇喉,咀尔不摇牙,何敢恃势骄邪!’铄因起曰:‘陛下使吾等来乐卿耳,乃至此邪!’质顾叱之曰:‘朱铄,敢坏坐!’诸将军皆还坐。铄性急,愈恚,还,拔剑斩地。遂便罢也。及文帝崩,质思慕作诗曰:‘怆怆怀殷忧,殷忧不可居。徙倚不能坐,出入步踟蹰。念蒙圣主恩,荣爵与众殊。自谓永终身,志气甫当舒。何意中见弃,弃我归黄垆。茕茕靡所恃,泪下如连珠。随没无所益,身死名不书。慷慨自俛,庶几烈丈夫。’太和四年,入为侍中。时司空陈群录尚书事,帝初亲万机;质以辅弼大臣,安危之本,对帝盛称:‘骠骑将军司马懿,忠智至公,社稷之臣也;陈群从容之士,非国相之才,处重任而不亲事。’帝甚纳之。明日,有切诏以督责群,而天下以‘司空不如长文’,即群,言无实也。质其年夏卒。质先以怙威肆行,谥曰丑侯。质子应,仍上书论枉;至正元中乃改谥威侯。应字温舒,晋尚书。应子康,字子仲,知名于时,亦至大位。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