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皓以覈年老,敕令草表;覈不敢。又敕作草文,停立待之。覈为文曰:“咨覈小臣,草芥凡庸;遭眷值圣,受恩特隆。越从朽壤,蝉蜕朝中;熙光紫闼,青琐是凭。毖挹清露,沐浴凯风;效无丝厘,负阙山崇。滋润含垢,恩贷累重;秽质被荣,局命得融。欲报罔极,委之皇穹;圣恩雨注,哀弃其尤。猥命草对,润被下愚。不敢违敕,惧速罪诛;冒承诏命,魂逝形留。”覈前后陈便宜,及贡荐良能,解释罪过,书百余上。皆有补益。文多,不悉载。天册元年,以微谴免。数岁卒。曜、覈所论事章疏,咸传于世也。

【原文】

皓以覈年老,敕令草表〔1〕;覈不敢。又敕作草文〔2〕,停立待之。覈为文曰:“咨覈小臣,草芥凡庸;遭眷值圣〔3〕,受恩特隆。越从朽壤,蝉蜕朝中〔4〕;熙光紫闼〔5〕,青琐是凭〔6〕。毖挹清露〔7〕,沐浴凯风〔8〕;效无丝厘,负阙山崇〔9〕。滋润含垢,恩贷累重〔10〕;秽质被荣,局命得融〔11〕。欲报罔极〔12〕,委之皇穹;圣恩雨注,哀弃其尤〔13〕。猥命草对〔14〕,润被下愚。不敢违敕,惧速罪诛〔15〕;冒承诏命,魂逝形留。”

覈前后陈便宜〔16〕,及贡荐良能,解释罪过〔17〕,书百余上。皆有补益。文多,不悉载。

天册元年,以微谴免〔18〕。数岁卒。曜、覈所论事章疏,咸传于世也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草表:指用便捷的草书字体书写所上的表章,而不必用工整的隶书字书写。当时的字体情况,参见本书卷二十一《刘劭传》裴注引卫恒《四体书势》。

〔2〕草文:用草书字体写的文句。

〔3〕眷:关怀。

〔4〕蝉蜕:蝉脱壳。比喻脱离卑微的平民身份。

〔5〕熙光:受到光辉照耀。紫闼:指皇宫。

〔6〕青琐:古代宫门上一种青色的连环状装饰花纹。这里指宫门。

〔7〕毖挹(bì yì):舀取涌出的。

〔8〕凯风:和风。

〔9〕负阙:罪责和过失。

〔10〕贷:宽恕。

〔11〕局命:短促的生命。融:长久。

〔12〕罔极:没有止境(的恩情)。

〔13〕尤:罪过。

〔14〕猥:谦词,指对方屈尊就卑。

〔15〕速:招致。

〔16〕便宜:有利和合适的(建议)。

〔17〕解释:开脱。

〔18〕以微谴免:因微小的谴责被免职。

上一篇:时仓廪无储,世俗滋侈。覈上疏曰:今寇虏充斥,征伐未已;居无积年之储,出无应敌之蓄:此乃有国者所宜深忧也。夫财谷所生,皆出于民;趋时务农,国之上急。而都下诸官,所掌别异,各自下调;不计民力,辄与近期。长吏畏罪,昼夜催民,委舍佃事,惶赴会日;定送到都,或蕴积不用,而徒使百姓消力失时。到秋收月,督其限入;夺其播殖之时,而责其今年之税;如有逋悬,则籍没财物;故家户贫困,衣食不足。宜暂息众役,专心农桑。古人称夫不耕,或受其饥;女不织,或受其寒。是以先王治国,惟农是务。军兴以来,已向百载。农人废南亩之务,女工停机杼之业。推此揆之,则蔬食而长饥,薄衣而履冰者,固不少矣!臣闻主之所求于民者,民之所望于主者。,谓求其为己劳也,求其为己死也。,谓饥者能食之,劳者能息之,有功者能赏之。民已致其事而主失其望者,则怨心生而功不建。今帑藏不实,民劳役猥;主之求已备,民之望未报。且饥者不待美馔而后饱,寒者不俟狐貉而后温;(为)滋味者口之奇,文绣者身之饰也。今事多而役繁,民贫而俗奢;百工作无用之器,妇人为绮靡之饰;不勤麻枲,并绣文黼黻;转相仿效,耻独无有。兵民之家,犹复逐俗;内无儋石之储,而出有绫绮之服。至于富贾商贩之家,重以金银,奢恣尤甚。天下未平,百姓不赡;宜生民之原,丰谷帛之业;而弃功于浮华之巧,妨日于侈靡之事;上无尊卑等级之差,下有耗财费力之损。今吏士之家,少无子女;多者,少者。通令户有女,万家则万人;人织绩岁束,则万束矣。使疆之内同心戮力,数年之间,布帛必积。恣民色,惟所服用;但禁绮绣,无益之饰。且美貌者不待华采以崇好,艳姿者不待文绮以致爱;采之饰,足以丽矣。若极粉黛,穷盛服,未必无丑妇;废华采,去文绣,未必无美人也。若实如论,有之无益废之无损者,何爱而不暂禁以充府藏之急乎?此救乏之上务,富国之本业也。使管、晏复生,无以易此。汉之文、景,承平继统,天下已定,方无虞;犹以雕文之伤农事,锦绣之害女红,开富国之利,杜饥寒之本。况今合分乖,豺狼充路,兵不离疆,甲不解带,而可以不广生财之原,充府藏之积哉!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