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评曰:王凌风节格尚,毌丘俭才识拔干,诸葛诞严毅威重,钟会精练策数:咸以显名,致兹荣任。而皆心大志迂,不虑祸难;变如发机,宗族涂地。岂不谬惑邪!邓艾矫然强壮,立功立事;然暗于防患,咎败旋至。岂远知乎诸葛恪而不能近自见,此盖古人所谓“目论”者也。

【原文】

评曰:王凌风节格尚〔1〕,毌丘俭才识拔干〔2〕,诸葛诞严毅威重,钟会精练策数〔3〕:咸以显名,致兹荣任。而皆心大志迂〔4〕,不虑祸难;变如发机,宗族涂地。岂不谬惑邪!邓艾矫然强壮,立功立事;然暗于防患,咎败旋至〔5〕。岂远知乎诸葛恪而不能近自见〔6〕,此盖古人所谓“目论”者也〔7〕。〔一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格尚:气度志向。

〔2〕拔干(gàn):突出。

〔3〕策数:策略心计。

〔4〕迂:不切实际。

〔5〕旋:很快。

〔6〕远知乎诸葛恪:指预料诸葛恪将有灾祸一事。

〔7〕目论:指对别人看得清清单而对自己却不能正确评价的言论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史记》曰:“越王无疆,与中国争强。当楚威王时,越北伐齐;齐威王使人说越王,越王不纳。齐使者曰:‘幸也,越之不亡也!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:目见毫毛,而不自见其睫也。今王知晋之失计,而不自知越之过,是目论也。’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