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邓艾追姜维到阴平,简选精锐;欲从汉德阳入江由、左担道,诣绵竹〔1〕,趋成都,与诸葛绪共行。绪以本受节度邀姜维,西行非本诏;遂进军前向白水,与会合。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,径出江由。未至百里,章先破蜀伏兵三校〔2〕;艾使章先登。遂长驱而前。
会与绪军向剑阁。会欲专军势,密白绪畏懦不进;槛车征还,军悉属会。〔一〕进攻剑阁,不克,引退。蜀军保险拒守。
艾遂至绵竹,大战,斩诸葛瞻。维等闻瞻已破,率其众东入于巴〔3〕。会乃进军至涪,遣胡烈、田续、庞会等追维〔4〕。艾进军向成都;刘禅诣艾降,遣使敕维等令降于会。维至广汉郪县〔5〕,令兵悉放器仗,送节、传于胡烈〔6〕,便从东道诣会降。
会上言曰:“贼姜维、张翼、廖化、董厥等〔7〕,逃死遁走,欲趋成都。臣辄遣司马夏侯咸、护军胡烈等,经从剑阁,出新都、大渡截其前〔8〕;参军爰g 、将军句安等蹑其后;参军皇甫闿、将军王买等从涪南出冲其腹;臣据涪县为东西势援。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,擐甲厉兵〔9〕,塞川填谷,数百里中首尾相继;凭恃其众,方轨而西。臣敕咸、闿等,令分兵据势,广张罗网;南杜走吴之道,西塞成都之路,北绝越逸之径;四面云集,首尾并进,蹊路断绝,走伏无地。臣又手书申喻,开示生路;群寇困逼,知命穷数尽;解甲投戈,面缚委质;印绶万数,资器山积。昔舜舞干戚,有苗自服;牧野之师〔10〕,商旅倒戈〔11〕。有征无战,帝王之盛业。‘全国为上,破国次之;全军为上,破军次之’:用兵之令典〔12〕。陛下圣德,侔踪前代;翼辅忠明〔13〕,齐轨公旦〔14〕;‘仁育群生,义征不h〔15〕’;殊俗向化,无思不服;师不逾时,兵不血刃;万里同风,九州共贯。臣辄奉宣诏命,导扬恩化;复其社稷,安其闾伍;舍其赋调,弛其征役;训之德礼以移其风,示之轨仪以易其俗。百姓欣欣,人怀逸豫〔16〕;后来其苏〔17〕,义无以过。”
会于是禁检士众,不得钞略;虚己诱纳,以接蜀之群司,与维情好欢甚。〔二〕
十二月,诏曰:“会所向摧弊,前无强敌;缄制众城,网罗进逸。蜀之豪帅,面缚归命;谋无遗策,举无废功。凡所降诛,动以万计;全胜独克,有征无战。拓平西夏,方隅清晏。其以会为司徒,进封县侯,增邑万户;封子二人亭侯,邑各千户。”
【注释】
〔1〕德阳:即德阳亭。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。左担道:古道路名。自江由(今四川平武县东南的南坝镇)沿涪江南下的江边小道。道路窄狭,在涪江西岸,北来者只能以左肩担东西,故名。
〔2〕校:古代军队编制单位。一校在一千人左右。
〔3〕巴:这里指蜀汉的巴西郡,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。
〔4〕庞会:事见本书卷十八《庞德传》。
〔5〕广汉:郡名。当时蜀汉有广汉郡、东广汉郡。这里指后者,治所在郪(qī)县。郪:县名。县治在今四川三台县南郪江镇。
〔6〕传(zhuàn):官员的身份证件。
〔7〕董厥:传附本书卷三十五《诸葛亮传》。
〔8〕新都:县名。在今四川成都市新都区东。大渡:亭名。在今四川金堂县。
〔9〕擐(huàn):穿上。厉兵:磨利兵器。
〔10〕牧野:地名。在今河南淇县西南。周武王在这里大败商朝军队。
〔11〕旅:军队。
〔12〕令典:法典。以上四句,出自《孙子兵法·谋攻篇》。
〔13〕翼辅:指司马昭。
〔14〕齐轨公旦:与周公旦并驾齐驱。
〔15〕义征不h (huì):为维护道义而征伐不服从的人。这两句出自《汉书》卷五十七下《司马相如传》下。
〔16〕逸豫:安乐。
〔17〕后来其苏:这是《孟子·梁惠王》中的文句。“后”指商汤,意思是(他国人民盼望商汤拯救自己),商汤来了才能从死亡线上摆脱而复苏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按《百官名》:“绪入晋为太常、崇礼卫尉。子冲,廷尉。”荀绰《兖州记》曰:“冲子铨,字德林,玫字仁林:铨,兖州刺史;玫,侍中、御史中丞。”
〔二〕《世语》曰:“夏侯霸奔蜀,蜀朝问:‘司马公如何德?’霸曰:‘自当作家门。’‘京师俊士?’曰:‘有钟士季。其人管朝政,吴、蜀之忧也。’”
《汉晋春秋》曰:“初,夏侯霸降蜀,姜维问之曰:‘司马懿既得彼政,当复有征伐之志不?’霸曰:‘彼方营立家门,未遑外事。有钟士季者,其人虽少,终为吴、蜀之忧;然非非常之人,亦不能用也。’后十五年而会果灭蜀。”
按习凿齿此言,非出他书,故采用《世语》而附益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