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钟会字士季,颍川长社人。太傅繇小子也。少敏惠夙成。中护军蒋济著论,谓“观其眸子,足以知人”。会年岁,繇遣见济。济甚异之,曰:“非常人也。”及壮,有才数技艺而博学;精练名理,以夜续昼。由是获声誉。正始中,以为秘书郎,迁尚书,中书侍郎。高贵乡公即尊位,赐爵关内侯。毌丘俭作乱,大将军司马景王东征;会从,典知密事。卫将军司马文王为大军后继。景王薨于许昌;文王总统军,会谋谟帷幄。时中诏敕尚书傅嘏:“以东南新定,权留卫将军屯许昌为内外之援,令嘏率诸军还。”会与嘏谋,使嘏表上“辄与卫将军俱发”,还到雒水南屯住。于是朝廷拜文王为大将军,辅政。会迁黄门侍郎,封东武亭侯,邑百户。

【原文】

钟会字士季,颍川长社人。太傅繇小子也。少敏惠夙成。〔一〕中护军蒋济著论,谓“观其眸子〔1〕,足以知人”。会年五岁,繇遣见济。济甚异之,曰:“非常人也。”及壮,有才数技艺而博学〔2〕;精练名理〔3〕,以夜续昼。由是获声誉。

正始中,以为秘书郎,迁尚书,中书侍郎。〔二〕高贵乡公即尊位,赐爵关内侯。

毌丘俭作乱,大将军司马景王东征;会从,典知密事。卫将军司马文王为大军后继。

景王薨于许昌;文王总统六军,会谋谟帷幄〔4〕。时中诏敕尚书傅嘏〔5〕:“以东南新定,权留卫将军屯许昌为内外之援〔6〕,令嘏率诸军还。”

会与嘏谋,使嘏表上“辄与卫将军俱发”,还到雒水南屯住〔7〕。于是朝廷拜文王为大将军,辅政。会迁黄门侍郎,封东武亭侯,邑三百户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眸子:瞳仁。

〔2〕才数:才干心计。技艺:这里指艺术、体育方面的才能。

〔3〕名理:魏晋时期出现的一门学问。它以讲究名称与实质的关系为出发点,目的在于为推行循名责实的政治,特别是官位与人才的很好配合,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解释。名理学重视逻辑思维和相互辩难的研究方法,与先秦的名家有密切关系。又叫刑名或形名学。它进一步发展后,就归本于道家而形成魏晋玄学。

〔4〕谋谟:出谋划策。帷幄:军营的帐幕。

〔5〕中诏:皇帝从宫廷发出的诏书。当时司马氏专权,常借皇帝的名义发布政令。这里说“中诏”,是表明出自皇帝曹髦的本意。

〔6〕卫将军:指司马昭。当时任卫将军。屯许昌为内外之援:这是曹髦的借口。实际上是不让司马昭回京执政。

〔7〕雒水:河流名。即洛水。在洛阳城南郊。司马昭率大军到这里驻扎,意在逼迫魏帝曹髦给自己军政大权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会为其母传曰:“夫人张氏,字昌蒲,太原兹氏人。太傅、定陵成侯之命妇也。世长吏、二千石。夫人少丧父母,充成侯家,修身正行,非礼不动,为上下所称述。贵妾孙氏,摄嫡专家;心害其贤,数谗毁无所不至。孙氏辨博有智巧,言足以饰非成过,然竟不能伤也。及妊娠,愈更嫉妒,乃置药食中;夫人中食,觉而吐之,瞑眩者数日。或曰:‘何不向公言之?’答曰:‘嫡庶相害,破家危国,古今以为鉴诚。假如公信我,众谁能明其事?彼以心度我,谓我必言,固将先我;事由彼发,顾不快耶!’遂称疾不见。孙氏果谓成侯曰:‘妾欲其得男,故饮以得男之药,反谓毒之!’成侯曰:‘得男药,佳事,暗于食中与人,非人情也。’遂讯侍者,具服,孙氏由是得罪,出。成侯问夫人何能不言,夫人言其故;成侯大惊,益以此贤之。黄初六年,生会,恩宠愈隆。成侯既出孙氏,更纳正嫡贾氏。”

臣松之按:钟繇于时老矣,而方纳正室。盖《礼》所云:宗子虽七十,无无主妇之义也。

《魏氏春秋》曰:“会母见宠于繇,繇为之出其夫人。卞太后以为言,文帝诏繇‘复之’。繇恚愤,将引鸩,弗获;餐椒致噤,帝乃止。”

〔二〕《世语》曰:“司马景王命中书令虞松作表,再呈,辄不可意,命松更定。以经时,松思竭,不能改,心苦之,形于颜色。会察其有忧,问松,松以实答。会取视,为定五字,松悦服。以呈景王,王曰:‘不当尔邪,谁所定也?’松曰:‘钟会。向亦欲启之,会公见问,不敢饕其能。’王曰:‘如此,可大用,可令来。’会问松王所能,松曰:‘博学明识,无所不贯。’会乃绝宾客,精思十日;平旦入见,至鼓二乃出。出后,王独拊手叹息曰:‘此真王佐材也!’松字叔茂,陈留人。九江太守边让外孙。松弱冠有才,从司马宣王征辽东,宣王命作檄;及破贼,作露布。松从还,宣王辟为掾,时年二十四;迁中书郎,遂至太守。松子濬,字显弘。晋廷尉。”

臣松之以为:钟会名公之子,声誉夙著,弱冠登朝,已历显位;景王为相,何容不悉?而方于定虞松表,然后乃蒙接引乎?设使先不相识,但见五字而便知可大用;虽圣人其犹病诸,而况景王哉?

上一篇:泰始元年,晋室践阼,诏曰:“昔太尉王凌谋废齐王,而王竟不足以守位。征西将军邓艾,矜功失节,实应大辟。然被书之日,罢遣人众,束手受罪;比于求生遂为恶者,诚复不同。今大赦得还,若无子孙者听使立后,令祭祀不绝。”年,议郎段灼上疏理艾曰:“艾心怀至忠而荷反逆之名,平定巴蜀而受夷灭之诛,臣窃悼之。惜哉,言艾之反也!艾性刚急,轻犯雅俗,不能协同朋类,故莫肯理之。臣敢言艾不反之状:昔姜维有断陇右之志,艾修治备守,积谷强兵。值岁凶旱,艾为区种:身被乌衣,手执耒耜,以率将士;上下相感,莫不尽力。艾持节守边,所统万数,而不难仆虏之劳、士民之役;非执节忠勤,孰能若此?故落门、段谷之战,以少击多,摧破强贼。先帝知其可任,委艾庙胜,授以长策。艾受命忘身,束马悬车,自投死地;勇气陵云,士众乘势;使刘禅君臣面缚,叉手屈膝。艾功名已成,当书之竹帛,传祚万世;老公,反欲何求!艾诚恃养育之恩,心不自疑;矫命承制,权安社稷。虽违常科,有合古义;原心定罪,本在可论。钟会忌艾威名,构成其事。忠而受诛,信而见疑;头悬马市,诸子并斩;见之者垂泣,闻之者叹息。陛下龙兴,阐弘大度;释诸嫌忌,受诛之家,不拘叙用。昔秦民怜白起之无罪,吴人伤子胥之冤酷,皆为立祠。今天下民人为艾悼心痛恨,亦犹是也。臣以为艾身首分离,捐弃草土;宜收尸丧,还其田宅。以平蜀之功,绍封其孙;使阖棺定谥,死无余恨。赦冤魂于黄泉,收信义于后世;葬人而天下慕其行,(埋)理魂而天下归其义。所为者寡,而悦者众矣。”年,诏曰:“艾有功勋,受罪不逃刑;而子孙为民隶,朕常愍之。其以嫡孙朗为郎中。”艾在西时,修治障塞,筑起城坞。泰始中,羌虏大叛,频杀刺史,凉州道断。吏民安全者,皆保艾所筑坞焉。艾州里时辈南阳州泰,亦好立功业;善用兵,官至征虏将军,假节,都督江南诸军事。景元年薨,追赠卫将军,谥曰壮侯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